分卷閱讀600
子劉氏一起歸隱會稽。所以,這是謝妙容的父母最后一次在建康跟她相聚。當然也不是永遠不見了,至少三五年之內是不能夠跟謝妙容相見了。因為他們年紀已經大了,去了會稽當然不能輕易返回建康。再說了,謝妙容知道父親為了大齊又cao心了十來年,須發皆白了,他想要歸隱山林,自己這個女兒怎么能讓他在會稽和建康之間奔波呢。但是呢,她現在的身份是大齊皇后,要去看望父母去會稽也是要大費周章的。 故而,她格外珍視和母親父親相聚的機會。 對于母親說的那矯枉過正的話,謝妙容呢只贊同一部分。畢竟大齊是新建立的王朝,所謂的新朝新氣象,各方面都在改革。以前的王謝大族等高門士族的門閥制度,堵塞了寒門學子的進身之路。這是必須要被改革的。蕭弘呢又是一個改革的強硬派,執政的作風就是大開大闔。他這樣稍微用力一猛,就給人矯枉過正之嫌。 但是,她相信他大方向是不會錯的,他的執政經驗當然是遠比她這個光有執政知識的人豐富,所以,皇帝應該干的事情就交給他,謝妙容只管搞自己的經濟和教育,還有引進當世世界各國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就行了。 高足家具,及其對應的起坐方式如今已經在大齊普及開來,現在謝妙容隨便去大齊的普通百姓家里,他們坐得就是凳子椅子,睡得也是木架子床。他們再也不會席地而坐,也不會認為坐在凳子上就是無禮。 還有謝妙容辦的女校遍及了大齊的國土,許多有志于學的女子進入學校學習,學成后就成為教師,開始開設私塾教授女學生。短短十來年間,因為女子文化水平的提高,她們的求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伴隨著經濟地位的提高,自然社會地位也得到了少許提高。謝妙容甚至建議蕭弘,再等幾年,就讓女子也一樣可以參加科舉,成為朝廷錄用的有才之士。 她還大力地推廣精耕細作,提高糧食產量,還有她的謝氏宜家木器店賺的錢還用來制造海船,派人去南洋,去東洋,這些海外做買賣,賣出大齊的特產,引進大齊需要的東西。其實,現在的小打小唱,只不過是為了最終建造起船隊,行駛到美洲。美洲有謝妙容想要的兩樣東西,玉米和土豆。要是能夠引進這兩樣農作物,那么大齊的農民們餓肚子的就會少得多。土豆和玉米這兩樣農作物易于栽種,而且畝產量高,比起小麥和稻谷更容易讓農民們獲得豐收。 所以,謝妙容和蕭弘兩人實在是互補性極強的一對帝后。一個抓政治,一個抓經濟和教育。大齊在他們兩人手里,那是以眼睛可以看到的速度,變得日漸強盛。 此時,她勸慰劉氏,說:“阿母放心,我也會看人的,若是三郎挑的那有才學的寒門之士我看不上,那我也不會同意的。在我的眼里,可沒有什么寒門,高門,我只要那配我家十二娘的郎君人品好,喜歡十二娘,對她一心一意,就像是阿父對阿母一樣。您看,我阿父不是高門之后嗎,可他的人品才學冠蓋天下,有幾個男子能比得上她。阿母,您能嫁給阿父,天底下不知道多少女人羨慕您呢?!?/br> 這一些話說得劉氏笑起來,接下來倒也言笑晏晏跟謝妙容說些別的話了。 吃完了飯,謝莊和劉氏要出宮了,謝妙容就帶著自己所有的孩子們來見他們,讓他們能跟孩子們說笑一陣兒。 謝妙容的長女永壽公主謝青鳳帶著弟弟,太子十三郎蕭卓,越王十四郎蕭正,淮王十五郎蕭德,以及謝妙容后面生的兒子,十歲的安王十六郎蕭法,還有meimei,七歲的安定公主蕭秀姿一起向外祖父和外祖母行禮。 謝莊和劉氏看到眼前這些謝妙容的孩子們各個都容貌秀雅,舉止有據,不禁十分高興,紛紛對他們夸贊個不停。 皇帝蕭弘在岳父和岳母要出宮,歸隱會稽之際,也過來了,祝他們一路順風。并說,合適的時候他會帶著妻子還有孩子們去會稽看望他們,希望他們保重身體。 劉氏就說好在她的兩個雙胞胎兒子以及他們的媳婦都要跟著去會稽,這讓他們覺得不那么孤單。 謝妙容的兩個弟弟十六郎謝志和十七郎謝武都已經娶妻生子。原先,謝莊為宰相時,他們也在朝廷里為官,為大齊效力,如今謝莊致仕歸隱,他們也就索性辭官,跟著父母一起去會稽了。對于兩個弟弟這樣的盡孝的行為,謝妙容當然是十分支持和大加贊賞。 “阿父,阿母,雖然十六郎和十七郎他們一家人在你們身邊陪伴你們,這讓女兒覺得心安,但是女兒還是每兩年就會到會稽來探望你們?!?/br> 這是她跟蕭弘商量好的,她必須要這么做,因為父母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會去了,她常年不能在他們身邊陪伴他們,但是每兩年去看望他們一次還是可以的,雖然去的時候有點兒費事,但這絕不是不去看望父母的理由。 蕭弘就說,到時候他陪她一起去,頂多他們輕車簡從,不要擺那么大的儀仗。再過兩年,皇太子蕭卓也有十四歲了,到時候就讓太子監國,他就陪著謝妙容一起去探望岳父和岳母。 “好,好?!眲⑹虾椭x莊一起笑道。 眾人又說了好一會兒話,謝莊夫妻才帶著其余的女兒女婿們出了宮。 謝妙容和蕭弘,還有他們的兒女則是將他們送出了宮。 送走了父母姐妹弟弟等人,謝妙容和蕭弘一起回太極殿,路上兩人就說起了女兒永壽公主的及笄禮,還有她及笄后,都會有些什么人愿意尚主,以及蕭弘心里可有什么好人選沒有。 蕭弘就說到有一個人不錯,不但模樣俊朗,而且才高八斗,現如今做著淮王的伴讀和老師之一。 她這么一說,謝妙容立即知道這人是誰了,實在是這個人的確非常出色。他就是來自蜀州的十六歲少年李言,這個人出自寒門,去年在蕭弘即位為帝后舉行的頭一次科舉中,成為三甲之一。當時,朝廷正好在給王爺們選擇伴讀,淮王蕭德仰慕李言的才學和風儀,就懇求父皇蕭弘能讓李言作為他的伴讀兼老師。 蕭弘準了,于是李言就成為了淮王的伴讀和老師之一。 李言比淮王只不過大四歲,但是才學驚人,其實,蕭弘覺得給了淮王做伴讀真是可惜了,所以還是給李言加了個官銜,讓他成為淮王的老師之一。 淮王蕭德是蕭弘和周良娣所生的兒子,自打小在謝妙容身邊長大。他長得美風儀,是蕭弘的兒子里面最像他的,而且這個人醉心文學,十分內秀。跟他和謝妙容生的幾個兒子都不一樣,那些兒子們要硬朗得多,更加喜歡舞刀弄劍和騎射。只有這一個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