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3
打幾個城回來就算完事。接著就揮師東進,回到建康,讓小皇帝加九錫,接著禪代稱帝。所以,我想,到今年的年底我就該回來了?!?/br> 阮明月抱著他脖子撒嬌:“我會很想郎君的,咱們的孩兒也是?!?/br> “家里有阿姨,還有家家,她們會幫著你穩穩當當地生下孩子的,別擔心。還有啊,為夫本來要讓你高興一下的,也是蕭家那兩兄弟運氣好,讓他們跑了……” “哦?那是……” 桓密就把讓阮獻抓蕭倫兩兄弟,結果卻被他們跑了的事情對阮明月說了。 阮明月聽完,便也抱怨了阮獻幾句,接著夸贊桓密這個做丈夫的心里有自己?;该芄我还嗡亲?,說:“為了你,我可是接連得罪了謝家和蕭家,這下可是只能硬著頭皮往上爬了……” “那郎君你怕嗎?”阮明月問。 “哼,有什么怕的?將來我要把他們兩家都踩到腳下。你且等著吧?!被该茏煊驳?。 其實,他內心里可是有點兒后悔聽信了阮明月的話,現如今把自己弄到這樣一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地步呢。不過,沒有辦法,事情已經弄到這個地步了,有什么苦果也能自己吞了。 —— 阿石回到建康時,已經過了元月晦日,進入二月,在這之前,蕭家那些留在陳家村的奴仆們在半個多月前回到了蕭府,他們帶給了蕭家人關于蕭弘的消息。在這之前,蕭弘父母一直都在擔心他,畢竟在正月初五那一日蕭弘出去打獵就再也沒回來,也沒有給家里什么信兒。至于謝府那邊,謝妙容雖然派了阿石出去,讓他找到蕭弘就護送蕭弘去安全的地方,可是阿石一去也沒有信兒,謝妙容猜測,大概阿石應該是找到了蕭弘,并且送他去徐州了,不然也不會這么久都沒有信兒回來??墒?,沒有見到阿石,沒有確切的信兒,誰也不能徹底放下心。 直到阿石二月初三回到了謝府,見到了謝妙容,稟告了她關于他護送蕭弘平安到達徐州,而且見到了蕭倫,兩兄弟如今都安全了,謝妙容才真正的將一直提起的心放下了。 夸贊并重賞了阿石,謝妙容讓阿石下去休息。阿石出去之前把蕭弘托他轉告謝妙容的話也說了,而且還給了謝妙容一封蕭弘親手寫的信,這才笑著下去休息了。 這還是謝妙容頭一次收到蕭弘寫的信呢,展開信紙,見上頭寫著滿滿的一篇隱隱約約的思念之語,以及他說他的心始終朝著建康方向,若是朝局好轉,他就要回建康來等語。 謝妙容唇角上翹,她提筆給他回信,讓他一切勿念,她會等他。信寫完,她寫下日期,把信封好,和他的來信一起放在一起,鎖到了書案下的屜子里面。 她想,等到過一陣兒,風聲不那么緊了,再托人送到徐州去吧。 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朝局的確有變化,但卻說不上好,而是桓翌果真上表要求北伐,收復祖宗失地,他要求豫州和徐州方向的兵都配合他北伐,并且他還要調動中央的軍隊。 小皇帝當然是答應了,桓翌說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在四月里,桓翌帶著自己的兩萬多荊州精兵,又調動了中央的五萬多軍隊,加起來差不多八萬大軍,去征伐燕國。 其長子桓朗和四子桓密都隨軍,而次子桓溪果然留在建康,代理朝政。 六月里,桓翌大軍和燕**隊戰于黃墟,燕軍敗北。 不過燕**隊初敗之后,燕國皇帝拿出了虎牢以西的土地請求秦國幫忙擊退景國大軍。秦國皇帝符藩答應了,派出了三萬援軍救援燕國。在這個當口,桓翌率領的景國大軍由水路運來的糧草又出了問題,石門水道被堵塞,大軍的糧草跟不上。 九月里,燕國的大軍開始反擊,先是徹底斷了桓翌大軍的糧道,接著又設伏,令桓翌派來馳援石門的軍隊被伏擊,一下子就損失了一萬多兵士。接著秦國的援軍也到了,趁著桓翌大軍失敗追擊景**隊?;敢畋谎鄧能婈牶颓貒脑妸A擊,大敗,又損失了四萬多兵士,而且這一戰中,桓翌被流箭所傷,不得已,他只能帶領殘兵退守山陽。 在山陽城,桓翌一病不起,纏.綿病榻之際,他仍舊不忘向皇帝請求加九錫。只是這樣的奏章到了朝廷里,卻被謝安和王濤等人一會兒以格式不對,一會兒以措辭不符合規矩為由給拖著。 因為桓翌大軍意外敗北,讓朝廷里替代他處理朝政的桓家二公子桓溪處于被動,無法威逼王濤和謝安,小皇帝曹桂當然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桓翌妄圖在死前加九錫的愿望就落空了。 進入十一月,桓翌竟然病逝于山陽。 桓翌一死,駐守山陽的那部分剩下的三萬多殘兵自然就由其同行出征的長子桓朗領導。 臨死之前,桓翌交代兒子,讓他必須要照顧好他的母親以及兄弟們,還有族人,并要他把在建康的桓家族人全部接到荊州去。 桓朗答應了。等到桓翌病逝后,他就跟其弟一起商量接下來該怎么辦? 桓密建議,先要求朝廷讓桓朗承襲王爵,接著回荊州去,將荊州那十幾萬的士兵的統兵權接收到手里。接著以為其父治喪的理由,讓在建康的桓家族人到荊州來,這樣一來,無論是皇室曹家還算是王家,謝家等家族都無法拿桓家族人來要挾他們了。 要是桓家族人都到了荊州的話,他們再下一步就綢繆如何制造混亂,拿下建康,徹底將皇帝趕下臺,然后桓朗登位。 兩人商量好了,桓朗就果然向皇帝上表要求承襲楚王爵,并讓朝廷護送桓家人去荊州為其父送葬服喪。 謝安等人考慮到荊州那邊還有桓氏家族控制的十來萬兵士,要是不答應桓朗所求,怕那邊先就會亂起來。畢竟景國這一次北伐失敗,死了不少士兵,要是動亂再起,怕秦國和燕國勾結南下,對建康不利,所以答應了桓朗所求,讓桓朗承了楚王的王爵,同時也同意了以南康大長公主為首的桓家人回荊州去。 桓朗便以楚王的身份帶領殘兵回荊州,順利的接管了荊州那十幾萬兵士的統兵權。 建康城里桓溪見此情況知道大勢已去,他在朝廷里哪里能再繼續替其亡父主持朝政,不得已,他只能后退一步,將手中權力交給謝安和王濤。好在,桓溪手上依然有兩萬多荊州的精兵,而控制禁軍的是他亡父的下屬袁嶸,所以桓家暫時安全。只不過,因為桓溪跟其大哥桓朗不對付,桓朗又承繼了王位,他自然是不能去荊州。思來想去,他決定向謝家和王家示弱,并且投靠了曹煥。 就在南康大長公主等人要去荊州時,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