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6
下令整改,咱們恐怕還不知道在哪里謀生?!?/br>這話一出一旁的店主們紛紛贊同。他們這條小吃街當初要重新規劃三市時圣上特意點出來建立的,專門將各種小吃攤子集中到一起,雖然不像從前那樣在路邊自在擺攤,但至少有了鋪面,且還不用他們掏錢。一開始大家不能理解,以往大家都是各自劃分區域分開來,這是默認的規則,同樣的吃食聚在一起還如何做買賣,雖說有吉祥百貨小吃城的例子,但小吃城里的吃食都是不重樣的。然而事實證明圣上果然圣明,小吃鋪子聚在一起非但沒有讓他們的收入減少,反而增多。他們這才后知后覺反應過來,原來這就好像吉祥百貨的鋪面,所有鋪子聚在一起,反而比分散開來更受百姓歡迎。如今來三市的百姓們若要吃飯,要么去吉祥百貨的小吃城,要么就是選擇他們小吃街。加上有了外送,即便最熱的夏季或是最冷的冬季都有源源不斷的訂單,不愁斷了生計。他們這些店家無不得意當初的選擇,那些不看好沒報名的現在沒有一個不懊悔的。“張三兩口子可有福了,你們這些年幫著青娘,等她回來,肯定念著你們的恩?!庇腥肆w慕道。老張笑容憨厚:“不求不求,青娘自己過得好就行?!?/br>老張婆娘也笑瞇瞇道:“我們當初送青娘去醫學院,也不是為了求什么回報,只要她自己過得好就成?!?/br>她這說的是實話,都說小姑子難處,但她跟青娘的關系卻極好,可惜青娘所遇非人,當時他們看青娘郁郁寡歡,才提出讓她去婦科院。其實去婦科院還是她先提出來的,他們那時在東市西頭擺攤,她聽食客提到了婦科院,才想著讓青娘去試試,有事做說不定就會好起來,沒想到青娘還真在學醫上有天賦,很快被調去了醫學院,更有了今日的造化。他們如今不缺吃不缺穿,并不惦記青娘那點錢,她家三子一女,長子在自行車行上工,待遇可不少,再攢兩年,只怕連娶妻的錢都不用他們掏了。二子隨了他爹,往后家里這鋪面是要交給他的,女兒已經說好了人家,更不愁,剩下幼子青娘臨走前說了,等她拿了軍功回來,就可以推薦幼子去長安學院,這可比什么都強。“哎呀,你家青娘走了,往后可不知該托誰去買藥了?!庇腥撕鋈灰慌哪X袋道,“我還想著托你找你家青娘幫我買些寶塔糖,我家小寶又鬧肚子了,跟他說了無數回讓他先洗手再吃東西就是不聽?!?/br>“是啊是啊,我這幾日上火,還想著買些黃連上清丸?!庇腥烁胶?。這些年太醫院研究出來不少成藥,一些小病不用他們找大夫拿方子抓藥,直接對癥買藥就行,省了麻煩也省了錢。婦人笑道:“沒事,青娘臨走前跟我們交代了,要買藥可以去找她一位學姐,她就在隔壁常樂坊的衛生所?!?/br>因為醫學生買藥有折扣,所以常常會有人來托他們讓青娘幫忙買藥,大家都是街坊鄰居,幫一幫也無妨,只不過不能太多,青娘說了有限量,若是超過必須說清去路,還會有責罰。眾人頓時又是一陣羨慕。有人已經在心里琢磨,要不要等醫學院招生的時候送自家孩子去報名。作者有話要說: 寶塔糖是打蟲藥,八零到九零這個年齡段的同學應該知道。第166章銀票連知曉一星半點的百姓們都對大魏禁軍信心十足,元清帝就更不擔心了,隨著大使館建立商路開通,他對周邊各國的戰力水平已經多少有了數,他敢說如今沒有哪個國家能與大魏一敵。除了應用了現代練兵方法,當初造出來的鳥銃火銃火炮等,這幾年一直在不斷改良。劉愿那里雖然只有文史知識,但在這些文史資料中,總會有關于槍炮的記載,哪怕沒有詳細制作方法,但總有提及,元清帝讓他先將這些兌換了出來,交給了槍炮營去研究。現在的槍炮早不是當初的基礎版本,不管是鳥銃還是火銃,全部改名叫了槍,大炮也做了改良,有專門攻城的,有專門給船上用的等等,更不提其它各種火器。再加上這些年大魏禁軍一直在實戰訓練,從未懈怠。元清帝對這一戰信心十足。至于匈奴會不會趁機礙事,他絲毫不擔心,這幾年閱兵大魏展示出來的戰力,早就讓他們不敢造次,又通過經濟和文化逐步侵入,就算他如今不管不顧直接開戰,也不怵任何人。他毫不介意向各國展露自己的野心,他們即便明白也不敢反抗,像高麗交趾等小國,早就表達了臣服之心,自動請旨上奏要成為大魏屬國。如今遼國和匈奴,在經濟上完全依靠大魏,一旦他打定主意要切斷與兩國的經濟往來,兩國百姓只怕會最先跳出來怨聲載道。不過大魏自稱禮儀之邦,這次出兵自然是有光明正大的理由。就在一個半月前,遼帝薨逝,皇長子許王被指認弒君謀反,被遼太子當場格殺,遼國雖套用了漢制,但更多還是講究強者為尊成王敗寇,許王已死,又有所謂證據,加上遼帝薨逝,太子乃正位,除了許王手下,沒有人再多事為其平反。然而就在遼太子打算繼位之時,皇長孫拿出一紙詔書,表示遼帝想傳位的是他而非自己的父親,請遼太子直接成為太上皇。因遼帝在世時確實不喜太子更看重皇長孫,又有圣旨在冊,朝臣們動搖起來,但偏偏按照順位規章,太子才是首位。于是兩方開始了拉鋸。而就在這時,被遣去邊關的楚王伺機發難了,打著要幫太子和皇長孫調解、認為他們父子之所以反目成仇是有小人jian臣作亂的旗號,帶兵攻向了東京遼陽府。遼太子和皇長孫雖早有防備,但他們萬萬沒想到楚王城府竟有這般深,握有三十萬親軍不說,且迅速擊潰邊關禁軍,整頓合一,帶領五十萬兵馬一路攻向京都。遼太子和皇長孫不得不暫時握手言和,隨后通過大使館傳信給大魏,尋求支持。所以大魏出兵有名,至于屆時結局究竟會如何,就得看肅王的手段了,這些年元清帝送去大遼的探子不是白送的,現在正是需要他們出力的時候。元清帝沒打過仗,兵書看得再多也只是紙上談兵,所以打仗的事交給肅王和眾將士,他只負責做好協調就行,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做到什么都擅長,他需要擅長的是識人善用,讓所有人各司其職。雖說不擔心此戰的結果,但刀劍無眼,軍隊出發前,他還是為皇叔做了各種保障,這些年從長樂那里得來的丹藥大半都給了他,還有研制出來最先進的防彈防護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