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元清帝無言,得益于梁才人幾人的心聲,他如今已經完全能聽懂他說的這些話的意思,接受完大遼使臣的拜賀,當即就讓去一邊換它國了。不過心中的警惕稍稍放下了些,只要此人有求于他,便是他穿成大遼皇帝他也不懼,怕的就是他如同王五那般,無法受他桎梏,甚至與大魏為敵。接著一國又一國,挨個受了禮,元清帝也顧不上這位遼國皇子,帶領眾臣前往朱雀門城樓,再者還有邵巖,他肯定會想辦法解決。文武百官外加各國使臣,浩浩蕩蕩上了城樓,以朱雀門為中心按照官職朝兩側一字排開。元清帝自然立在最中心,夏恭早早命人準備了御座,他坐上去放眼便是寬闊的朱雀大道。這會大道兩側擠滿了來看熱鬧的百姓,按照護衛的吩咐各自帶了小凳,在劃分好的區域坐好,這會看到元清帝出現,紛紛歡呼起來。靠近城樓的一片皆是錦衣軟椅,甚至還有吃著點心喝著茶的,丫鬟下人伺候在旁,仿佛是來郊游。元清帝瞧著蹙了蹙眉,招來夏恭,毫不避諱諸官:“這些都是哪家人?”夏恭朝下看了眼,湊過來低聲道:“回避下,這兩塊是專劃出來給宗親和各官員家的?!?/br>元清帝擺擺手表示知道,并沒有多說什么,只瞧了御座下的官員宗親一眼,諸人齊刷刷低下了頭。他面無表情道:“開始吧?!?/br>“是?!绷浩桨脖纫酝魏我淮味家Ь吹男辛艘欢Y,然后帶著小太監去到一邊,沖天點燃了信號煙。隨著煙火在空中炸開,城門下一排鼓聲齊齊敲響。鼓聲如雷,旋律肅穆而壯闊,伴隨著越來越急的鼓聲,一列隊伍從遠處而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萬人一心,太山可撼!惟忠與義,氣沖斗牛!”一聲聲慷慨激昂,原本兩道嘈雜的百姓齊刷刷安靜了下來,瞪大雙眼看著越走越近的隊伍。數千人列隊分批而來,穿著一模一樣的衣衫,邁著整整齊齊的步伐,最前頭的手持刀和盾牌,緊跟著是槍劍戟,一隊又一隊。踩著鼓點唱著戰歌氣勢如虹。別說百姓,便是城樓上的百官也看的呆愣在原地,半晌說不出話來,各國使臣更是驚訝不已。韓倬瞧著,不得不承認,先不提這些官兵上了戰場如何,單是這份氣勢,先贏了三分,目光在士兵的走姿和列隊上逡巡著,心里對大魏的認知再次有了翻轉。不過光憑氣勢還不夠,雖然他是主和派,并不贊成與大魏開戰,但他并不認為真正打起來,大遼會輸給大魏,若非陛下為了制衡內部各族,早在大魏與匈奴開戰時,便出兵趁機將大魏拿下,到了那個時候,便是那位被稱為戰神的肅親王也救援不急。再者,他不信大魏皇帝會不忌憚這位肅親王,主弱臣強,肅親王領著大魏三分之二的兵馬,要造反只是一句話的事。何況肅親王也姓魏,他相信這對叔侄必定會有兵戎相見的一天。大遼崇尚強者,他對這位肅親王取代大魏皇帝樂見其成,不過之前在東市所見所聞叫他對大魏皇帝改觀了不少,大魏皇帝在百姓中的名聲也越來越盛,若肅親王有反心,勢必會有動作。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狹隘了,兩人的關系并非如他猜想的這般劍拔弩張,否則大魏皇帝不會叫肅親王負責閱兵,更容忍肅親王訓練出這樣的禁軍,不過如此一來,卻不是大遼樂意見到的。想著不由皺起了眉。而等看到接下來的情形,他的眉頭就皺的更緊了。士兵們越走越近,終于來到了城門前,踏入橫豎交叉路口的瞬間,齊齊朝著元清帝拜下,高聲唱喝:“為天子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第100章列隊而來的士兵在城墻下對著元清帝三拜,一聲聲軍號如驚雷,氣勢驚人,前一隊拜完立刻朝兩側散開,動作迅速而有序,仿佛刻印一般整齊。“立正!”隊伍里似是領頭的士兵一聲高喝,所有士兵刷的一聲齊齊站直。“刺!”一聲令下,散開四排的士兵持著刀槍劍戟齊刷刷朝前跨步,擺出擊殺的姿勢,氣勢如虹。“殺!”“殺??!”“殺?。?!”喊殺聲響徹整個街道,震耳發聵,所有人都被震住,瞪大眼睛瞧著這些訓練有素的士兵,現場一片安靜,針落可聞。連首輔周宗夔都略顯激動,這一刻仿佛回到了他所在的游戲世界,看到了那些天府兒郎。元清帝自己也受到了震撼,不過因著嘈雜的心聲,他很快就從震撼中回過神,忍著頭痛給了梁平安一個眼神。梁平安會意,朝后頭的小太監一招手,小太監上前來,從懷里掏出看管了一上午的東西,小心翼翼地交到了梁平安手中。這是一個銅制的圓筒狀物什,放在現代幾乎人人都認得出來——望遠鏡。既然弄出了玻璃,望遠鏡這種東西當然不能錯過,別說望遠鏡,眼鏡顯微鏡等等都在嘗試研究中,要研究出成果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眼下拿出來的這個望遠鏡只是單筒,雙筒還在研制中,不過應付這些從未見過的使臣足夠了。梁平安將圓筒抽長,自己拿起來看了看,確保無誤之后,來到各國使臣的隊伍中,將望遠鏡遞給遼國使者石堅:“此乃我大魏工匠研制之物,名喚望遠鏡,又名千里眼,可令人見目不能見之物,觀數尺外景致如在眼前,諸位大人可傳來一觀?!?/br>眾使臣將信將疑,石堅接過來按著梁平安的動作將望遠鏡舉到眼前,單目瞧去,整個人嚇了一跳,險些沒有拿穩。他這一瞧過去,恰巧對上了一張人臉,是坐在大道兩側的百姓,正伸長脖子瞧著朱雀門前的士兵,明知看的不是他,但透過手里的圓筒,卻仿佛直直看著他一般。這種沖擊,叫他如何不受驚嚇。石堅的模樣引來了其他使臣的好奇心,連劉愿眼中都異彩連連,厲害啊,這連望遠鏡都搞出來了,他隱約記得世界上第一架望遠鏡是十七世紀初發明的,這一回足足早了六百年。等傳到他手里,他前后仔細看了看,心里連聲嘖嘆古代匠人的技術,如果依他先前的猜測,掉落在大魏的穿越者不止一個人的話,按照這樣的發展下去,只怕不出百年這個世界就能迎來蒸汽時代。對他來說望遠鏡不是什么稀罕物什,重點看的反倒是外形做工,拿起來隨意比了比,便交給了韓倬。韓倬接過來望遠鏡的時候心情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