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0
理,而且若傷的是尋常使臣他還能說和,偏偏傷的是遼國皇子,遼國使臣該找他們麻煩才對,他要做主也該是為遼國使臣做主。“是?!北娙藨?。元清帝又朝周明世道:“既然對方是皇子,便由卿親自去探望一二,瞧瞧這位遼國皇子來我大魏是為何事?!?/br>本想說派人去護衛,但想想對方已經斷了腿,想來也沒有力氣再胡鬧。解決了兩國使臣紛爭,離除夕便越來越近。長安城的年味也越來越濃,小年一過,除了賣吃食食材的,各個鋪子陸續減少了開門時間,到了二十八,官員們終于休了假,不過到了元日大朝會還是得進宮來。除夕這日,一大清早,元清帝便調遣十七衛中的四衛,連同肅王派來的禁軍一營,對朱雀門中軸橫軸十字街道進行排查警戒。尤其中軸這條大道,五米部署一人,又用結串起來的紅布在街道兩邊圍起了長長的警戒線。因事關重大,士兵們從下午起便駐守在各自的位子上,兩個時辰一換,直到確保明日閱兵成功才能撤退。道路邊隨意擺放的物品全部命各家整理收走,清潔工們對兩條大道仔仔細細做了清掃。剩余禁軍則對臨街正對著朱雀門的兩坊進行了嚴密的審查,以防有人混入其中潛伏高樓之上放射冷箭影響閱兵,這兩坊雖鄰著皇城,但里頭住的平民百姓居多,達官貴人們多住在皇城東邊幾坊,加上半個月的宣傳,人人都知上頭圣人多么看重這次閱兵,是故排查進行的十分順利。善和坊里臨街對著朱雀門的最高建筑是一座佛塔,這塔有些來歷,乃當年藩鎮割據戰亂之時一高僧所建,在戰亂時收容了不少婦孺嬰孩,事故大魏建立后便沒有拆除,還對此高僧做了獎賞,后來有不少詩人為此塔賦詩。如今此塔歸興善寺管轄,派寺中僧人在此看守。一隊興武衛列隊而來,敲開塔外院門,隨著看守的僧人上塔排查。“寺內近期可有見過可疑之人?”一士兵環顧四周問道。守塔的是一個瞧著快到古稀的老僧,皺著眉表示聽不清,士兵提高音量問了好幾聲,他才慢吞吞搖搖頭:“并無?!?/br>士兵又問道:“可還有其他人?”一遍遍提高音量,喊到快要不耐煩時,老僧才又慢吞吞道:“還有貧僧的兩個弟子,歸家去了,明日才回來?!?/br>士兵被他磨得沒了脾氣,實在不想再跟他搭話,揮揮手讓他走了,很快去塔上排查的幾人回來,示意沒有問題,一行列隊離開。老僧瞧著一行走遠慢吞吞關上門,轉過身來蹣跚著朝塔內走去,走著走著,半握拳的手展開,手指間一枚精致小巧的金屬制物輕輕轉動。若皇后幾人瞧見定會大吃一驚,因為這赫然是一枚子彈!作者有話要說: 劉愿:成功留下(^-^)V!對日本使臣的描述來自舊唐書,對外國使臣的描述日本描寫的最詳細,至少派來的日本遣唐使長相應該是十分附和大唐審美的。【長安三年,其大臣朝臣真人來貢方物。朝臣真人者,猶中國戶部尚書,冠進德冠,其頂為花,分而四散,身服紫袍,以帛為腰帶。真人好讀經史,解屬文,容止溫雅。則天宴之于麟德殿,授司膳卿,放還本國?!?/br>第98章除夕閱兵在元日,在這之前是大魏一年最重要的除夕,宮里的除夕跟宮外不同,各皇室宗親上午就陸續進了宮,女眷們去拜見太后皇后,男人們也來見過元清帝,宮妃們的家人也被允許在這一天進宮相見,還有宮人們,從除夕到上元,每日都有固定時間分批面見家人。這一回宋杰已經認熟了人,加上之后專門對宋家做過調查,知道哪個是哪個,便沒有再讓太后出面,各自在各自宮里單獨見了,至于性格問題,進宮半年,會有變化也不稀奇,只要他控制住不太出格就行。而元清帝這一天幾乎從早上睜眼便忙碌了起來。凈面冠服完顧不上用早膳,先去各殿各門拈香,一圈過后去慈明殿與太后一道用膳。用完早膳便開始寫福字,連帶早早刻好的門神鐘馗像一道派人去送給眾大臣,包括劉和。一同送去的還有年終獎,以及他親手寫的年終考評,考評一事本是官員之間上層對下層,尤其吏部,專門負責此事,元清帝這一回卻親自為三品以上官員做了考評,考評的是這一年來官員們的所作所為。他吸取記賬法以及夏嬋幾人制定的課表和成績表的樣式,做了份官員年終考評單。單子打頭是一個表格,左側一豎行是相關官員負責的事務,上頭一橫行依次為極差、差、一般、合格、優秀、極優,如此一來,哪一項做得如何清楚分明。表格下面便是他親自寫下且蓋了章的評語,半年的聽心,元清帝對這些三品以上京官真正的為人處世已經了解的十分清楚,這些評語是他花了半個月陸續完成的,勾完表格直接寫上去就行。而年終獎的多少,便跟這考評有關,按照考評成績分發。在元清帝的設想中,往后會將這一項作為規章制度保留下來,今后每年年底都來一次。因這是頭一回,所以他沒有做的太夸張,原本還打算設置各式各樣的錦旗吹吹打打一同送過去,鑒于剛開始實行,先給諸臣一個機會。不過對官員的考評會在時報適當公開,尤其得到五個以上極優的幾位,用來刺激其他官員。忙忙碌碌轉眼到了申時,按規矩,元清帝該在大慶殿宴請所有宗親,算作家宴。這一回不比中秋,除了走不動的,所有在冊的宗親都來了,便是嬰孩也交由奶娘抱著,連“身懷六甲”還有半月就要臨盆的皇后也頂著個大肚子出席。因是除夕,加之今年發生的種種,元清帝心情極為不錯,對著眾人臉色和緩許多。一時觥籌交錯言笑晏晏。元清帝三杯酒開宴,按慣例賜宴,會有小太監們挨家挨戶去給大臣們送宴食。“朕叫你給肅王送去的可準備妥當了?”他招手叫夏恭側身過來。因明日清早要閱兵,皇叔便不來參加家宴了,在城外鎮守明日要檢閱的十萬禁軍,事關重大不得不謹慎些。夏恭俯身笑道:“陛下安心,已經都備好了,保管王爺到手都是熱乎的?!?/br>【疏忽誰也不敢疏忽這位?!?/br>元清帝便擺擺手叫他站回去了。因有了太后,今年的家宴食物豐盛了太多太多,為了這一回的宴會又費了許多心思,一道又一道不斷送上來,香味撲鼻。大殿中央梨園女伎們舞姿婀娜。元清帝朝皇后側了側身:“這也是春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