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1
如果這一切是真的,他要怎么辦?他……他仿佛也只能接受。元清帝看著眼前的畫面,有些哭笑不得,心里嘆了一聲,捏起皇叔的下巴,將人拉近湊上去給了一個安撫的吻。皇叔不在的日子里,他翻開那本龍陽大全又仔細研究了幾遍,這一回多少有了經驗,這種事一竅通便處處通,很快掌握了精髓。于是吻著吻著就不免用起了學的新手段。然而這對肅王來說不亞于晴天霹靂,驀然愣住,怎么會?元元怎么會這些?!怎么會變得這么熟練?!難道……腦海里不由浮現起元元召幸他人的畫面,元元與他人相擁,與他人親吻,甚至……想著,整個人如墜冰窖,覺得整顆心都要涼了。被眼前畫面雷到失去興致放開人的元清帝:……總覺得皇叔不需要他,自己就能完成一段感情。作者有話要說: 皇叔:想哭。元清帝:腦補是病,得治。第85章真相┃反思。元清帝覺得他大概有些明白皇后口中說的電視劇電影在未來為什么會極受歡迎了,別說,看著皇叔想象的這些畫面,雖然叫他無語,但這樣以旁觀角度的畫面瞧著,還真有些意趣。不過眼下不是最佳觀看的時候,眼瞅著皇叔臉色都變了,看他的目光簡直像是在看負心漢,只好擺出無奈的表情提醒道:“皇叔可記得宋杰送給我的生辰賀禮,那本書?”肅王已經不知道發散到哪里去的思維頓時被拉了回來,回想了一下,亂七八糟的念頭立時煙消云散,涼下去的心瞬間回溫:“記得?!痹瓉砣绱?,原來是因為這個,這一想通,先是一喜,隨即又懊惱起來,面帶歉意,“對不住,是我忘了,我以為……”【怎么能朝元元發脾氣……】元清帝心里搖了搖頭,皇叔面對他習慣放低姿態這一點恐怕短時間內是改不過來了,面上板起臉故作不快:“以為什么?以為我幸了別人?還是以為我后悔了?難道朕在皇叔心中竟是這樣的人?”皇叔這種胡亂給他加戲的習慣必須得改一改,他可不想莫名其妙就成了夏嬋嘴里的渣男。肅王忙道:“自然不是,我怎么會這樣想陛下,只是許久不見陛下,心中太過歡喜,念頭一時沒有轉過來,是我不好,任陛下處置?!?/br>任他處置……元清帝聞言挑了下眉,目光不由上下掃了皇叔一眼,不過看看玻璃窗外的天色,將念頭壓了下去,正經道:“朕現在想不到要如何處置你,暫且先記著,等朕什么時候想到了再告訴你?!?/br>肅王見他并非真的生氣,松了口氣,這會聽著元清帝的語氣,也辨出了一絲意思來,喉頭動了動,笑道:“臣隨時恭候陛下宣召,任由陛下處、置?!?/br>最后兩個字輕咬,低啞的嗓音透出曖昧的意味。“行了?!痹宓圯p咳一聲,擺擺手,“皇叔一路勞頓,先去梳洗,等梳洗過再談?!彼哉J沒有白日宣yin的喜好。肅王低低笑了一聲,忽的低頭在元清帝唇上印下一吻,舌尖挑開他的唇瓣,迅速繞過一圈,勾到那柔軟的舌尖攪動了兩下就收了回來,干脆利落地起身,還回味般舔了舔唇,眼帶笑意:“如此勞煩陛下等候,臣沐浴更衣,去去就來?!?/br>沐浴更衣四個字從他嘴里說出來,別有意味。元清帝壓住蠢蠢欲動的心,故作嫌棄的揮揮手,肅王輕笑著去了。肅王沐浴的間隙,元清帝則去前殿見了犯事的周張二人,未免夜長夢多,盡早審理了最好。以他的聽心術,幾乎不費力氣就將真相審了出來,別說幕后之人,連兩人的生平都知曉的一清二楚,譬如這位周老爺提前送走了私生子這件事。而事情的真相出乎意料卻又在意料之中。意料之中的,主謀確實是周老爺,是他故意蠱惑的張老爺,甚至當地官員士紳與高晏之間的矛盾,也有他在后面暗地鼓動。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周老爺背后牽扯到的、他視為靠山的朝臣,竟是吏部尚書!元清帝聽到周老爺的心聲,難以置信,饒是以他臨泰山崩塌而不改色的自制力,都險些失態。吏部尚書劉和,是元清帝頗為倚重的一位大臣,劉和是元清帝出生后第三年的榜眼,考中時不到而立,之后十年下放治民績效極好,連太傅對其都多有稱贊,元清帝親政后,親自提拔任命他為吏部侍郎,等前任吏部尚書致仕后,又將他提了上來。在元清帝印象中,劉和品行高尚,作風嚴謹,不論是為人還是為事都極剛正不阿,胸襟氣度也非一般人能比,又頗有才華,曾是元清帝心中的未來內閣人選。說曾是因為當時他還沒有得到聽心術,對太傅雖信任,卻不是百分百完全信任,并不希望讓太傅一人獨大,還想著分權牽制一事,等有了聽心術,知道了太傅的真實想法,分權一事便暫時緩一緩。所以他實在難以相信周老爺背后的人竟會是劉和。自得到聽心術后,元清帝唯一主動且刻意針對的便是這些朝臣,經過半年的篩選,他自認已經看清了每一個人,今日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若是下面那些臣子也就罷了,畢竟他跟這些人也沒有過多接觸,且這些人畏懼于他,幾乎幾個照面就露出了真面目,那些有異心混日子的已經在這半年中被他不著痕跡調走。像劉和這般的重臣,他幾乎是一對一刻意相處誘導過的,卻沒有發覺絲毫不對勁。這對元清帝來說,確實是一大挫敗,也是極大的失誤。別說周老爺做的事劉和不知道,這不可能。先不說以肅王的手段都沒有查出周老爺和劉和有關,若兩人單純只是相識,為何要藏著掖著?再者,即便兩人相交只是他們個人知曉的事,如今周老爺出事,劉和為何不進宮來向他說明?不管是求情還是撇開自己,于情于理他都該來找他才是,不管不問這不是劉和的作風。吏部乃六部之首,掌管官員考核,尤其四品以下官員,元清帝多是依照吏部遞來的考核評判,若劉和有異心,這其中還不知有多少人和事牽扯其中,一旦徹查,恐怕朝堂上下都得震動。元清帝雖心中震怒,但為了不打草驚蛇,只能生生忍住,不表露分毫,劉和目的不明,還有其中牽扯到的,此事需得從長計議。理智雖這樣想,但心里的怒意半晌壓不下去,幾乎要將手中的鉛筆捏碎,他和太傅如此信任劉和,卻沒想到真相卻是這般,叫他如何不怒。等揮手吩咐將人押走,回到紫宸殿,深深反思起來。不得不說,這半年來他確實太過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