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7
狼狽而返!看著殘破不堪,被徹底打掉了士氣的前鋒軍,段疾陸眷心中也燃起了怒火。并州之戰,才剛剛開始,誰勝誰負,還難講的很呢!當晚,幽州兵馬分成了兩路,一路鎮守上艾,另一路,縱馬向樂平國腹地馳去!作者有話要說: 看到有人問段氏鮮卑,呃,人家當然都姓段?。ㄎ姑炙坪跏且糇g,所以有好多寫法,這邊就按晉書來吧第264章三線“上艾守住了,敵軍開始分兵!”當軍情飛傳到刺史府時,不少人都松了口氣。第一戰的目標,算是達成了。幽州兵馬過多,絕不能任其深入。首先要在陘道口砍上一刀,促其分兵才行。有了后路的顧慮,前軍沒法打的太過自如,這才能達成誘敵深入,又不至于失去主動的效果。梁峰的表情卻沒有輕松多少:“命令張和嚴陣以待,務必把敵軍拖在樂平國!”上艾的勝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冷兵器時代,克制騎兵的最有效手段,從來都是弩陣。漢時是如此打的,唐時也是。到了宋朝,更是把寨堡弓弩作戰發揮到了極致。這就意味著大批量的后勤補給和壓倒性的軍工體系。說直白點,就是綜合國力的比拼。在沒有同等規模的騎兵之前,并州兵想要抵御幽州鐵騎,只能靠這樣的打法。上艾和霹靂營,正是一次頗為極端的嘗試。只是弩弓配置和霹靂砲升級,就不知花了多少本錢。那個大鐵球,也是幾次嘗試之后,方才做出的改良。現在的工業水準,無論如何也造不出火炮。但是任何遠程武器的根本原理,都是想辦法提供動能,發射彈丸。按照這個思路,改良投石機才是最簡單的方法。而新型霹靂砲投入實踐已經超過兩年,荷載、射程和拋射角度的精確化,都有了長足發展,才讓后世的陣地炮戰有了可能。上艾會勝,不足為奇。重要的是勝利之后的下一步安排。寨堡模式是抵御騎兵的法寶,這點沒錯,但是有個同樣致命的問題。這種打法是屬于防御性的,根本無法制造有效殺傷。而騎兵的機動力太強,步兵野外作戰始終是處于被動的,一旦對方放棄攻城,就到了真正麻煩的時候。想分勝負,終歸還是要靠大集團作戰,在正面戰場擊垮敵人。張和、令狐況和剛剛升任將軍的田堙都是不錯的將才,但是領導這種規模的戰斗,終究欠了些能力。他們現在能做的,只把敵軍拖在樂平,讓王浚不得不增兵,加強后軍力量。當比重達到一定程度時,由奕延切入腹心,一擊致勝。不過這樣的作戰計劃,對于并州而言,還是存在一定威脅性的。一旦哪個環節出了岔子,這場仗的損耗就會成為一個驚人的數字。太原的安定,也會受到嚴重威脅。不知冀州情況如何了。只盼著王浚能夠認識到并州的威脅性,繼續從冀州抽掉兵力。也只有這樣,才能放松對于奕延的鉗制,讓他的兵馬發揮最大優勢。這一仗,還有的熬。※幽并硝煙四起,豫州戰局堪危,然而匈奴漢國境內,卻是一片鼓樂喧天。御史大夫奉旨,郊迎一支遠道而來的殘軍。在輔佐偽帝司馬穎不成,大營又被茍晞擊破后,王彌并未在荊州、豫州多待,干脆利落投了匈奴漢國。王彌出身東萊,世家兩千石,雖然門第比不上太原、瑯琊王氏,卻算得上名門之后。年幼時他曾在洛陽游歷,與身為質子的劉淵交往甚密?,F在打了敗仗,無處可去,自然要擇一新主。不出預料,劉淵對于他的到來極為熱情,非但派來了御史大夫相迎,還送來書信,說要掃榻洗爵,敬待將軍。打了一年多仗,從擁兵十萬到現在麾下不足兩萬殘兵,王彌也是吃了些苦頭的。如今劉淵放下身姿,熱情相迎,讓他心中極為得意。不過再怎么自得,王彌也是出身士族,基本的禮節還是懂的。當日就進了平陽宮,叩見漢國天子。劉淵也是下足了本錢,還未等他行禮完畢,就親自下了御榻,以手相扶:“寡人本謂將軍如周公,今方知乃吾孔明、仲華也。烈祖有云,吾之有將軍,如魚之有水!”這話可是劉備當年對諸葛亮所言,成就了蜀漢千古佳話。饒是王彌心性狠辣,剛愎自用,也被感動的面上動容。如此你謙我讓,兩人倒也有了幾分君臣相得的味道。賜座之后,劉淵又要封王彌為司隸校尉,加侍中。自知對漢國尚無功勛可言,王彌連忙推卻:“陛下待我甚厚,微臣怎能無功受之?如今晉國內亂,茍道將率兵攻東海王,正是大好機會!不如讓微臣領兵,奪下荊、豫、兗、青四州!”王彌說這話,是頗有些底氣的。他的家底在青州,又在荊州、豫州打過一年半載的仗,對這幾州熟悉異常。若是能奪下,他在漢國的地位就無人能動了。劉淵卻輕輕一笑:“將軍兵威,寡人自知曉。不過此刻晉國大亂,若遇外敵,說不定會止戈相抗。不如趁其自相廝殺,轉攻他處!”王彌一愣,立刻反應了過來:“陛下可是要伐西都?”這說的,自然是長安。當初劉曜攻下馮翊郡,已經打開了通往雍州的道路。如今鎮守長安的,正是司馬越的弟弟司馬模。若是能打下長安,關中沃土就要淪入漢國之手。這可是一大塊地盤??!更何況,雍州還有數十萬羌、氐散居,當能為匈奴所用!劉淵欣然頷首:“正是長安!待奪下雍州,再取司、豫,當如探囊取物!”這才是劉淵定好的計劃。司馬越和茍晞已經反目,不死不休。幽州王彭祖又率兵南下,打起了并州的主意。不論誰勝誰敗,這都是兩虎相爭的事情。他何不坐山觀虎斗,等到兩敗俱傷,再討便宜呢?所以現在最好的目標,就是雍州和長安。只要得了關中,司州的弘農、上洛兩郡便如若無人。一口氣打到洛陽,亦無不可?,F在王彌也來投他,豈不是天助?既然是劉淵的命令,新投的王彌怎么說也不會拒絕,一口應了下來。這下,司隸校尉的差遣就到了手中,連帶弟弟王璋,族弟王桑也各有賞賜。還有一人,也得了厚賞。那便是石勒。在兵敗冀州之后,石勒左思右想,最終還是投了王彌,與他一同前往平陽。這也是石勒手下兵力太少,無可奈何之舉。不過在冀州所向披靡的戰績,很是讓王彌滿意,也在劉淵面前大大夸口。結果石勒也領了五千兵,成為王彌部中前鋒。當日領兵數萬,人人皆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