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不知道自己媳婦在哪呢,韓母什么都沒問出來,直道被韓明珠忽悠了o(╯□╰)o) 母女兩又聊了好一陣,韓母這才心情愉悅地出了宮,與韓父說起陛下,也滿是贊嘆。至此,韓父對陛下也順眼多了,在朝堂上也多是順著陛下。劉衍感嘆,這討好岳母還真是聯絡感情的好方法??! 韓母走后,韓明珠看著天色還早,便準備去小憩一會。 換衣服時,看到韓母給的生子秘方。這才發現,上面不僅有平日里夫妻雙方的膳食方子,兩夫妻間房事,上面也有交代該如何行事,才能更快懷孕,那姿勢還畫的栩栩如生。韓明珠臉一紅,這都快趕上出嫁時,娘親給的壓箱底本子了。()難為情地直接塞了再枕頭底下,便睡了過去。 這天晚上,劉衍心情甚好,正想與明珠來一番時。手一錯,摸到枕頭底下似乎有什么,拿出一看。韓明珠見狀,欲搶回來,劉衍手一臺,看了個仔細。想起今天下午似乎聽到岳母大人說,給明珠送了什么生子秘方,看來這秘方挺不錯。 看著韓明珠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明珠,我們可不能辜負岳母大人一番心意,你說對不對?依朕看來,這上面說的似乎有些道理,嗯,這個姿勢我們還未曾試過,今天來試試?!闭f著,傾著身子,朝韓明珠壓過去^_^。 ☆、第十五章 三月,天氣暖和不少。萬眾矚目之下,春闈開始了。 前朝,春闈大多都安排在二月。二月里,盛京還下著雪呢。就算是春天了,還是冷的恨不得多穿幾件。特別是對一些南方學子來說,在這么冷的天里,連考七天,許多身體稍微不太好的人,還沒考完這就不行了。 因此,大啟朝開國皇帝將春闈時間推遲了一個月,改到稍微暖和點的三月。廣大學子們果然積極響應,皆表示陛下真是體諒他們。 會試過后,經過幾位考官批閱,選出了一些優秀的試卷,劉衍也看了其中的幾份。待看到這些人中,果然有周語仙看中的人時,劉衍沉默了。有心想在名次上做些改動,又覺得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周家,就把這些人才拒之門外,大不了,就把人打發到偏遠地方,熬個幾年。等收拾了周家,再招回來好了。O(∩_∩)O 因此,放榜之時,周語仙看到的排名與前世一般無二。這讓她信心大增。 還好自己這只小蝴蝶,沒有把已知的未來扇沒了,不然哭都沒地哭去(韓明珠:被我這只大蝴蝶扇沒了。叉腰笑~( ̄▽ ̄~)~)。 會試放榜后,接踵而來的便是殿試。劉衍對這幾位,被周語仙親睞有加的學子也十分好奇。尤其是秦計,由會試試卷來看,此人下筆一氣呵成,更是妙語連珠,博學多才,所學之廣,連大學士曾志航都自嘆不如。劉衍對他好奇極了。 殿上,在王逑禮的指示下,劉衍看向秦計。 今日殿試,題目是劉衍親自出的,便是提出自身對稅法的一些看法。只見此人下筆如有神,看起神色,頗為自信。仿佛對此次的題目,胸有成竹。再觀此人,面相忠厚,眼中偶有精光閃過。劉衍越發覺得秦計此人的不俗。 各學子交卷后,劉衍看了秦計的試卷,不由得連喊幾聲“妙!妙!妙!”原來這秦計的試卷,不像其他人,對稅法只是打打擦邊球。這份紙卷,與其說是對稅法的看法,不如說是秦計直接提出了稅法該如何改革。這讓劉衍心動不已。 其后劉衍特意點了幾位學子,一一詢問。尤其是秦計,更是著重考校了他一番。秦計談吐不凡,對朝政各方面都頗有見地。劉衍見此,越發滿意了。當場欽點其為頭名狀元,在隨后的宮宴上更是對其頗為贊賞,言中之意,頗有想讓秦計主持稅法改革之事。 宮宴過后,養心殿。 韓明珠見陛下今日這么高興,也由衷地為他高興。 劉衍一身酒氣地湊過來,想親親韓明珠。韓明珠嫌棄地皺皺眉,“陛下,酒多傷身,就算再怎么高興,也不該喝這么多??!”這滿身上下的酒氣,看起來真是喝的不少。示意一旁的雪媛等人,扶住陛下往浴池走。 劉衍雖然喝的,但是架不住酒量好啊,人還是很清醒的,當然不介意韓明珠跟自己一起洗個鴛鴦浴什么的。韓明珠可沒給他這個機會,到了門口,就吩咐王逑禮帶著內侍伺候陛下洗浴。 劉衍有點小失望,不過今日心情好,下次再洗也一樣^_^。 待劉衍一身清爽的走出來,韓明珠已經端著醒酒湯等著他了。皺著眉喝了口醒酒湯,劉衍的心情還是非常好,“明珠,你不知道,那秦計真是個人才。今日殿試的題目,是對大啟朝的稅法提出些看法。其他人都是打打擦邊球,說些似是而非的話。這秦計卻直接給朕提出了稅法該如何改革,更是取了個名字,稱其為兩稅法。朕看了,真是太秒了!” 韓明珠知道,這次的殿試讓劉衍發現了更加適合大啟朝的稅法,從而進行了一場稅法改革。沒想到,提出稅法的居然是秦計。難怪前世,這秦計就直接進入了戶部,為新稅法的推行,做了不小的努力。只是,這秦計,后來把持朝政,風評可不怎樣。自己要不要提醒陛下呢?(ー`ー) 把醒酒湯一口喝完,放下碗,舒口氣,劉衍不等韓明珠回應繼續說道:“朕看了這兩稅法,秦計已經設想地非常完整,待實地考察后再試著小范圍推行一段時間。這兩稅法就可以應用到全大啟,這對我朝來說,真是一大幸事啊。秦計這般人才,放到翰林院真是屈才了。朕想著,是不是破格調入戶部,讓他直接負責稅法改革。明珠,你覺得怎樣?”劉衍著實欣賞這個秦計,急切地需要找個人分享分享。 韓明珠沉思,斟酌地道:“陛下,據臣妾所知,這秦狀元出身寒門。家里世代為佃農,能上京趕考也是舉家之力了。要是直接負責稅法改制,到時,朝臣反對,這秦家毫無根基的。要是秦狀元暗地里投靠了誰,到時候,陛下失去一個人才事小,影響到新稅法的推行,倒是得不償失了?!睒尨虺鲱^鳥的道理,古今通用。雖然前世秦計在推行稅法之時,寧折不彎??傻搅撕髞?,可不是這樣了。貪財,家中奢華無度。更是極度攬權,朝中幾乎聽不到反對他的聲音,此人城府極深,能力不俗,若是任其發展,這大啟朝到時候姓什么都不知道了。還是先磨練磨練的好。 劉衍聽了這話,挺有道理的。雖然極為欣賞秦計此人,但是他的出身,以及資歷,的確是個問題。這大啟朝自官制改革以來,這狀元還沒有不入翰林院的。畢竟,由學子變成一名有品級的官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磥?,自己想重用這秦計,還須得等等?!斑@話也不錯,雖然有朕給他做保,但難保,秦計不會被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