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所得到的氣運便會反饋回去。這些外來者有著鮮明的特點,有的知曉未來,有的熟知陛下的喜好,也有的行為標新立異,與本時空格格不入,當然,換了個人,也許會性情大變也說不定。 大啟朝在開國之時,師尊以整個大啟朝的山川河流,布置了一個陣法。以國都盛京為陣眼,以劉氏世代直系血脈為陣心。陣心吸取陣法的力量,反輔整個大啟朝。以達到兩者皆生生不息的效果。陣心需人品正直,反輔回大陣的自然是浩然正氣。陣心若是心志不堅,則容易使外來者入侵本朝。吸取大陣的力量,這就是大啟朝的氣運。個人的氣運若是斷絕,則像陛下一般輕則病痛入體,重則死于非命。若是大啟朝的氣運斷絕,這對全國的百姓來說可是個大災難。 陛下劉衍本是一身正氣,心志堅定,難得的是一心為民,且知人善任,仁厚節儉。但是在姻緣方面太過波折! 說到這里,國師大人意味深長的看了眼韓明珠。 歷來大啟朝皇帝皆是專情之人,后宮清凈。唯有陛下情關失守,雖有摯愛之人,卻是雙方誤會重重,陛下心情郁結。這些外來者便趁此機會,攻略陛下,吸取陛下的氣運。長久以往,大陣得不到補充,便會失去效用,那么整個大啟朝的氣運不再生生不息。那給百姓帶來的又是一場災難??! 韓明珠若有所思。姻緣方面???陛下的美人緣不錯啊。先是德妃這個大才女,又是淑妃這個天下第一美人,相比大啟朝前幾位皇帝,確實花心了點。人多是非就多,陛下后院失火,所以悲劇了?還有,這與摯愛之人誤會重重?突然想起來自己與皇上之間的破事。 國師大人嘆口氣,端起茶來喝了一口。 韓明珠若有所思,“國師,那為什么說現在只有本宮能救陛下了呢?” 國師大人繼續解答,“都說夫妻一體,皇后娘娘和陛下乃是天作之和。陛下有的氣運,娘娘您也有。這緣分乃天定,要不是你們的姻緣早注定,本座也不會支持皇上與你成婚?!眹鴰煴梢暤目粗@對夫妻,本是天定的姻緣,奈何相愛容易相守難啊,天作之合能作成這樣也是少見了。早知道他們夫妻這么能作,他也不會一閉關就是十年啊摔。內心不平的國師大人外表仍是冷漠臉。 韓明珠覺得國師大人有些強詞奪理。誰人不知,陛下下旨冊封之時,其中一個理由,便是國師大人為二人推算過是天作之合。當初與陛下成婚之時,雖說是夫妻,但是自己是把陛下當成長輩來看待的?。。?!陛下比韓明珠大了整整十二歲,更是時常與韓父商討軍國大事。雖說父親時常帶著自己與陛下碰面,但是年紀過小的韓明珠真沒把陛下當夫君看待過。 國師大人看著韓明珠這個表情就知道她還是不相信。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也不想多說。 “天機不可泄露?!眹鴰煷笕艘馕渡铋L地說道?!胺蚱抟惑w,皇上的氣運早就與皇后連在一起?,F在皇上氣運將斷,這能救陛下的也只有皇后娘娘了。該怎么做,陛下在昏迷前都已經了解。娘娘只需記得,您與陛下是夫妻啊?!眹鴰熡行┖掼F不成鋼。 “本宮盡量!”韓明珠有些尷尬,轉頭看了看床上的陛下,原來陛下在昏迷前都知道了。走到床邊,輕輕地幫他拂過臉邊的發絲,沒發覺自己的動作有多溫柔?!翱墒潜菹卢F在這個情況,我要怎么與共享氣運???”毫無知覺,這個怎么辦? “我可以送你們回到過去!”國師大人輕描淡寫的拋出這句話。 韓明珠有些吃驚,國師大人已經乏力通天了嗎??那不是有兩個韓明珠??有兩個皇上?? “把你們的意識送回到過去的身體里面,連你們的身體一起送回去,本座還沒有這個能力?!眹鴰煷笕撕攘丝诓?,繼續說道?!艾F下是承平二十三年,本座送娘娘您與陛下回到承平十年也是極限了。娘娘您要做的事很簡單,配合陛下的安排,隔絕外來者對大啟朝的影響。早點誕下下位皇帝,大啟朝的氣運便會生生不息。還有,要記住,有關未來十年之事,不可隨意透漏。當然,您和陛下是大啟朝命定之人,規則所定,就算您想說,別人也是聽不懂的!” 韓明珠更是尷尬,以前從未想過這個問題。就算朝臣再怎么努力上奏,畢竟這偌大的后宮,所有的嬪妃都沒有孩子,大家都以為是陛下的問題?,F在看來,原來是大啟朝氣運受到影響?“那什么時候送我們回去?” “本座已經都準備好了,當然是越快越好,陛下這個情況也等不多少時間。就今晚吧! 國師大人終于放下茶杯。招來王逑禮,吩咐他把陛下扶起放在寢殿的空地中央。 韓明珠這才發現,原來整個寢殿的桌椅等都已經搬到邊上,中間留出一塊空地。王逑禮帶著宮人把陛下扶到空地中央后,國師大人示意韓明珠也走到中央。兩人面對面坐著。 王逑禮讓宮人們推出寢殿,自己留著防止出什么意外。 國師大人則在整個寢殿走動著,嘴里念念有詞。整個人帶著不知的韻味,行云流水般繞中間的兩個人畫著什么。隨著國師大人的動作,整個寢殿中央越來越來亮,地上也正形成某種紋路。隨著紋路的完整,國師大人隨地而坐,如墨般的長發由下往上,慢慢變白。突然,陛下全身抽搐,噴出一大口血。站在旁邊的王逑禮大喊著:“陛下?。?!”國師大人心里也道不好,陛下這是氣機已絕,大概是失敗了,還好皇后娘娘成功地回去了。 在亮光中間的韓明珠絲毫不覺,滿心期望回到過去。。。 ☆、第三章 韓明珠出生于前首輔韓家,韓家祖籍江南,傳承上千年。歷經幾朝而不衰,乃世代耕讀之家。其父韓修曄聰慧異常,難得的是不驕不躁,性格沉穩。才華橫溢,七歲開始下場科考。由童生一步步到殿試,皇上欽點其為頭名狀元,三元及第,震驚朝野。殿試后,入翰林院任修撰。后入戶部歷練,提出稅法改革,進內閣。先皇過世時,欽點其為首輔大臣,同時指導當時只有十五歲的陛下。其實先皇再世時,便常入上書房為各皇子講解民生國情以及稅法等,是名副其實的帝師。(大啟朝沿用前朝官員制度,設六部。只是撤了丞相一職,另設內閣,選四位才德兼備的大臣共同分擔丞相一職。) 可惜年事已高,在陛下與韓明珠大婚后兩年,幾次請辭。陛下見其確實年過花甲,韓明珠也時常擔憂其父的身體,便準其致仕,但仍特許其可上朝議事。但韓修曄深知韓家樹大根深,認為陛下心里已是開始介懷,從此閉門謝客,只帶老妻時常游山玩水。 韓修曄殿試之后便在家中主持下,娶了同為江南望族謝氏族長之女謝婉箏。夫妻二人育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