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
實是有幾分喜愛的,不然也不會這么多年,周氏才只生了一個孩子,姜氏卻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 孟氏選擇了隱忍,既保全了他的顏面,周全了他與幾位兄弟的關系,又適當的給了他們一個警醒,還替他留住了姜氏,全心全意的都在為他考慮,讓他如何能不動容。 “若是所有人都像你一樣明事理就好了,婉寧?!?/br> 楚沅抱著孟氏說道。 孟氏卻依舊對這件事避而不談,笑著打岔。 “君上您過來就是特地說這些我聽不懂的事嗎?那您可趕緊回去吧,我還要給綿綿挑她的喜服樣式呢,不然怕婚期前趕不出來了?!?/br> 除了孟氏,這天底下還有幾個人敢說讓他趕緊回去?還有誰會不挽留他反而讓他走? 楚沅大笑,攬著她道:“我和你一起挑,給我們綿綿選身最漂亮的?!?/br> 這一挑他就沒再從鳳棲宮出來,晚上跟楚瑤和孟氏一起用過飯之后,就歇在了鳳棲宮里,接下來的幾個月直到楚瑤出嫁前,都沒再去兩個妾室那里一步。 這既是對孟氏的補償,也是對姜氏的懲罰。 姜氏往常還敢裝個頭疼腦熱的把人騙過來,這幾個月卻是老老實實的,半分歪心思都不敢有,生怕惹怒了孟氏,又提起當初的嫁妝之事。 ………………………… 七月二十七,天氣燥熱,守在城門口的官兵沒有陰涼可躲,幾乎要熱暈過去。 昏昏沉沉間,聽到城樓上的人大聲喊:“大人,大人!騎兵……有騎兵過來了!” 城門下的小將一聽,一個激靈清醒過來。 “什么?什么騎兵?” 說著爬上樓去,順著兵丁所指的方向看去。 只見遠處一隊黑壓壓的人馬正向京城而來,這些人穿著清一色的玄色衣裳,騎著高頭大馬,一眼望去遙遙看不見盡頭,少說也有近千人。 竟然……竟然真的是騎兵! 天吶!這些人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他們是怎么從邊境到這里的? 前面那些關隘的守城官兵都死了嗎? 小將嚇得差點兒尿了褲子,用力扶著城垛才沒有癱倒在地上。 “關……關城門!稟報君上!敵軍來襲了!” 他說著便要去敲一旁的鑼鼓,卻被那兵丁攔了下來。 “大人,他們好像沒有要攻打的意思?!?/br> 那隊騎兵雖然披掛嚴整,但并沒有疾馳而來,而是不緊不慢的向前走著,不然他們也不會沒聽到動靜,直到現在才發現。 小將再次向那隊騎兵看去,越看越覺得奇怪。 這隊人馬隊伍整齊,紀律嚴明,遠遠看去便有一股肅殺之氣,一看就是經過嚴格的訓練的。 但是他們每隔幾人之間便拉著一架馬車,車上擺滿了大大小小的箱籠,看上去倒像是在押送什么東西。 似乎有點兒像商隊,又有點兒像鏢局的鏢車。 總之不管什么…… “先關城門,報給君上再說!” 萬一是敵軍使詐,等走到近前再強攻怎么辦? 兵丁聽令,立刻拔腿像楚宮跑去。 等他走了之后,小將仍舊在原地觀察那隊騎兵,待騎兵再走進一些,他忽然驚訝的啊了一聲。 “怎么了?大人?” 旁邊有人問道。 小將用力的眨了眨眼,指著那隊兵馬。 “你看看他們的箱籠上是不是都系了紅綢?” 兵丁瞇著眼睛看去,半晌后點了點頭:“是!真是紅綢!” “這怎么看上去……有點兒像是嫁妝?” 難道是哪戶人家把女兒嫁到了京城,派了人馬來送嫁? 那也不可能??!誰家嫁個女兒這么大陣勢?萬一被人懷疑謀反怎么辦! “大人,會不會是……魏國使臣帶著聘禮來迎親了???” “瞎說!” 小將斥責道:“魏國使臣入城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初六,怎么會輕易更改?就算改了也會跟咱們打招呼的。再說了,這若是魏國的隊伍,那定然會有魏國的旗幟的,你看這隊人馬哪有?” 兵丁仔細看去,果然沒有。 那這隊人馬到底是什么來頭?來干什么的?怎么走了這么半天還沒看到頭?這都已經有兩千人左右了吧? 城墻上的人戰戰兢兢,等城中幾位大將聞訊趕來,楚沅也親自登上了城墻時,那隊黑壓壓的人馬已經在距離城墻一射之地的地方停下,足有三千余眾! 楚沅面色陰沉,讓一旁的將士喊話。 “爾等何人?為何來我楚京門下!” 為首的男人劍眉星目,身形偉岸,勒著韁繩看著城墻上的人,揚聲答道:“寧安寨寨主穆成?!?/br> 緊接著,跟在他身后的男人一個個站了出來。 “二寨主穆淵?!?/br> “南牛頭何大錘?!?/br> “北虎翼王大山?!?/br> “西獅鷲許明義” “東花豹周達?!?/br> 幾人齊聲:“為珍月公主送嫁!” 話音落,三千眾隨之高喊:“為珍月公主送嫁!” 聲勢浩大,喊聲震天,即便是在城墻之上,亦感受到了那高亢的聲音所帶來的震撼。 為珍月公主送嫁…… 為珍月公主…… 送嫁?! ☆、寧安 這是怎么回事? 城墻上眾人面面相覷,最終全都看向了楚沅。 楚沅跟其他人一樣一臉莫名,根本不知道楚瑤什么時候跟寧安寨有了關系。 寧安寨,位于燕國邊境的一個山寨,亦是一個土匪窩子。 這處山寨始建于四年前,起初人們并沒有把他放在心上,只當是跟這亂世中的其他山寨一樣,不過是占山為王,打劫一些路過的富商罷了。 還有人嘲笑這個山寨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寧安:寧,安寧,安,平安。 一點兒也不威武霸氣,起不到半點兒震懾作用,反倒有些娘娘腔。 而寧安寨所處的位置又是一處楚燕兩國商賈必經之地,一直以來被各個匪寨頻繁爭奪,跟寧安這兩個字半點兒不沾邊兒。 想在這樣一個地方過寧靜安穩的日子,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所以當時周圍幾個山寨對這伙新冒出來的同行十分不以為意,以為隨隨便便就能把他們滅掉。 結果就是這個名字有些酸氣的山寨,半年內蕩平周圍十三座匪窩,將附近十余座山頭全部收入囊中。 那些魚rou鄉鄰,不分老弱婦孺見人就搶,犯下無數命案的土匪都被剿殺了個干凈。 那些劫富濟貧,僅僅是因世道混亂而不得不落草為寇的,則逃過一劫,被寧安寨收到麾下。 至此,寧安寨成為燕國邊境一霸,這才被燕國的官員們重視起來。 但他們不偷不搶,既不為難百姓,亦不給官府添亂,只是在山上住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