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4
峰便躺回榻上,著奕延穿衣?,F在的官服還是寬大為主流,好在奕延身高足夠,穿上也不顯累贅,倒平添了幾分貴氣。也許找機會可以改良一下軍禮服?若是換上后世的軍服警服,就更養眼了。意yin夠了各式PLAY,把人放出了宮去。梁峰起來洗漱一番,又吃了個早膳,就到了上班……呃,上朝時間。穿著一身常服,他在鼓樂聲中,緩步走進了朝堂。剛剛平定幽州,少不了善后工作。而且還要以此為由開個恩科,取士填充新附州郡。因為此次朝會人來的不少,武將也多了數名。眾臣分班列座,開始日常例會。有事的出列匯報,沒事的也要擺出副肅然的面孔,以示工作態度端正。大勝之后,歌功頌德的內容肯定不會少,不過梁峰對于這些并不怎么在意。他可以吃過飯再來開會,下面群臣可不行。廢話還是少說點,別耽誤大家吃工作餐才是正理。有了這態度,朝會進行的還算順利。眼看各項事宜安排的差不多,梁峰正想宣布散會,誰知王裒驟然出班。御史臺現在事情不多,基本上就是各家士族互揪小辮子,打打嘴炮。這位老先生平日可不怎么露頭,只要出列,必然是有要事。立刻振作精神,梁峰做出了聽個壞消息的打算。誰料王裒一開口,他便覺不妙。“天子以家為國,家事不寧,國何以安?有云……”王裒的學問那是沒話說,一篇奏折寫得引經據典,文采飛揚。核心思想只有一個,趕緊結婚!不光冊立皇后,最好把三宮六院都給配齊了,讓朝臣們安心!距離上次群臣催婚,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原本還有借口,說什么天下未定?,F在幽州都平了,又去一大患,這事兒總該提上日程了吧?朝堂上,群臣的表情頓時豐富了起來。郗鑒微微頷首,目帶贊許。段欽眉頭微皺,似乎有些憂心。唯有中書令張賓端坐不動,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僧入定模樣。待王裒奏折讀完,御史臺其他人也坐不住了,紛紛出列附議。一時人聲四起。奕延雙手一緊,握住了笏板。他如何不知群臣的心思?天子后宮虛置,子嗣單薄,可不是件小事。若是換了旁人,說不定他也要跟著進言。然而主公,不是旁人??!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但是要用這份欲念,誤了國事,壞了主公的基業,卻也是他萬萬不想見到的。獨占天子,禍亂宮闈,足夠自己死上百次。他已經得了一年時間,是不是真該后退一步……心亂如麻。奕延并未抬頭,只是盯著手中笏板,似乎想把一切擠出腦海。這時,一個聲音,在御階之上響起。“愛卿一心為國,朕深感念。不過此事,還要從長計議……”“陛下!”王裒怎肯就讓天子敷衍過去,不由踏前一步,想要再諫。誰料座上人擺了擺手,止住了他的話頭。深吸了口氣,像是掙扎了片刻,最終吐出一句:“寡人有疾,不利子嗣。此事,再議?!?/br>此話一出口,整個朝堂都是一靜。王裒張口結舌,僵在了原地。他聽到了什么?天子自陳有疾?!這可是宮掖秘聞??!就算王裒都快七十了,也知道這種關于男人“行不行”的問題,絕不能亂講。自己竟然逼得天子說出這種話?這簡直是用笏板抽圣上的臉??!其他人想得則更多了。不利子嗣?這不是要人老命嗎!誰嫁女入宮,為的不是誕下皇嗣?若是能分了寵,更是對家族大有好處。但是一個不能人道的天子,就是另一碼事了。且不說生不出孩子,虛度年華,萬一因為這事惹來遷怒,更是得不償失!都是世家出身,誰家的女郎不金貴?拿來打水漂,太不值了!看來逼迫天子沒什么希望了,或者可以在太子身上做做文章?太子已經十五歲了嘛,總是要大婚的……甭管下面群臣怎么想,天子似乎有些掛不住面子,袍袖一揮,宣布退朝。御史臺那些出列的御史,各個面有菜色,咬牙切齒,簡直恨死自家頂頭上司了。旁人則心思各異,趕著回去私下傳播這驚天秘聞,哪有功夫搭理還僵在堂上的老者。唯有張賓撫了撫衣袍,起身走到王裒身邊,好生安慰了幾句。不知是不是害怕對方心疾爆發,栽倒在地。段欽也長嘆一聲,站起身來,目光自對面武將席列掃過。也罷,天子圣明,這點“小疾”,忍忍就過去了。不是還有太子嗎?眾人都趕著下班,朝堂中也顯得有些嘈雜。唯有一處,安靜的厲害。手中的笏板已經掉落在地,奕延盯了半晌,突然抬手,用大袖遮住了眼睛。那如槍似松的堅毅身形,亦微微顫抖起來。第362章新朝(5)退朝后,梁峰直接回了寢宮。然而沒盼來喜不自勝的某人,倒是太子先從弘文院趕了過來。崇文館如今已經改作國家圖書館,置學士,招賢納良,教授諸生。相當于前朝的國子學,唯高官、功臣之后方能入讀。其下三院中的弘文院則隸屬東宮,乃太子進學之所。如今太子年紀尚幼,并未入朝觀政。每日都在弘文院中讀書聽講,時不時還會被天子招來考校。不過今天,梁榮匆匆趕來可不是為了請安。“父皇,就算不愿立后,亦可采選宮人。何必如此……”梁榮滿面焦色,聲調都有些變了。朝堂上那番話傳的飛快,不多時就到了他耳中。梁榮是知道父親和奕將軍之間私情,可是哪能為個寵臣,連天子的聲名都不要了!不想立后,納些妃嬪不也無妨?難道那奕延還敢攔嗎?!外臣好打發,親兒子就得認認真真解釋了。梁峰輕嘆一聲:“不管立不立后,只要誕下皇嗣,便生禍患。國朝初立,容不得諸王相爭?!?/br>“可是開國之君,未必只有獨嗣???”梁榮忍不住辯道,“況且父皇春秋鼎盛,就算生了皇弟,亦可分封郡國,以固國本!”“分封?”梁峰一哂,“若無晉武廣封郡王,何來天下大亂?家有橫財,尚能引來子嗣爭搶,何況九五之位?莫說前朝,就是漢時,藩王也頻惹禍事。天下未定,怎能因為這點小事,壞我基業?”血淋淋的皇權之爭,自大一統王朝出現,便層出不絕。天下有多少開國雄主,但是真正稱“朝”傳世的,少之又少??ね?、權臣和外戚,足能讓辛辛苦苦培養的儲君無法繼位,導致國滅。而就算強撐了下來,開國奪嫡種下的惡果,亦可能延綿數代。比如李唐之玄武門,縱使李二開創了盛世,皇室中的廝殺也從未絕斷。大唐尚且如此,莫說別家。在朝堂上那番話,是為奕延不錯,卻也是為了國家的長久。梁峰比旁人更清楚,只要他碰了后宮女子,必然會冒出兒子。至于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