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8
    梁子熙圖謀幽州呢?”衛cao像是想清楚了其中關竅,微微一笑,“若非如此,他何必用代郡做餌?如果梁子熙當真有意幽州,必定要同王浚惡戰一場。到時出面抵御段氏鮮卑的,還會是誰?”拓跋猗盧這才反應過來。確實,代郡只是個引子。要引出兩州不合,為其后謀劃。他們現在是站在并州一邊的,兩州真的打起來,梁子熙少不得還要用拓跋部的兵馬。而若真的打下了幽州,梁子熙能看顧過來嗎?必然還會分給拓跋部極大的地盤,說不定到時拓跋三部都能合在一起!那才是拓跋氏興起的關鍵!“輔相果真智計無雙!”拓跋猗盧哈哈一笑,“心中有底,事情就好辦了!那就先發兵代郡,把咱們地盤占住了再說!”至于其他,就要看并州方面的反應了。※梁峰此刻,正坐在旁人家中。晉陽郭氏相請,就連他這個刺史,也不便拒絕。在上黨之役后,晉陽僅剩的這些高門,似乎終于把他放在了眼里。這也不奇怪。雖然嫡宗大多逃出了并州,但是留在這里的高門疏宗,仍舊數量不少。畢竟這么多年的田宅,不是說放就能放下的。而之前梁峰遭朝廷忌憚,與裴盾相爭,又舉行什么制科,很是讓這些高門放心不下?,F在有了上黨一戰,倒是讓他們對著新任刺史有了興趣。可不是誰都能打敗匈奴,還殺了劉淵愛子的。當年司馬騰也未做到的事情,這梁子熙來晉陽短短幾月,就辦了出來,如何不讓這些士族升起結交之心。要知道河東可是被匈奴占去了,偌大的裴氏、衛氏,不是投敵就是出逃。這樣的情形,難免讓高門生出兔死狐悲之感。其他人可以想辦法南遷,但是他們這些留下來看守門戶的,就沒有那么多選擇了。王氏向來同劉淵交好,心中如何想,旁人根本猜不透。郭氏卻不愿輕輕松松舍棄自家門楣。那些寒門庶族投靠匈奴,還能換個高位。他們這些本就累世公卿的大族,若是投了劉淵,勢必要對匈奴卑躬屈膝。哪家高門不是養了大批胡奴,誰肯向自家奴仆稱臣?所以冒出一個能撐起并州之人,再怎么看不過眼,也要結交一二。這不,郭氏留守的疏宗之主郭通,便邀請了梁峰過府飲宴,明面上是為家母賀壽。郭家女眷信佛者甚多,請梁峰這個佛子前來,實在是名正言順。只是私下里談論的,可不是什么佛法經義。“聽聞王茂深病重……唉~此去顛沛流離,著實不易?!碧蒙现魅溯p聲嘆道。王汶生病的消息,梁峰早就知道,但是郭通現在說這話,可不是單單問詢。而是在打探他和晉陽王氏如今的關系。“王常侍已經病了兩月,我也多次遣人探望。只是兗州路遠,消息不暢,讓人憂心?!绷悍逡矓[出一副惋惜模樣。他跟王七娘的婚事告吹之后,兩人的關系確實冷了段時間。但是即便不結親,梁峰也不會把問題推在王汶頭上。后來趁王汶生病,又開始了信件來往。只是對方的情況確實不怎么妙,估計是憂憤過度,生出的心病。實在非藥石可醫。見梁峰跟王汶還有聯系,郭通點了點頭:“生在這亂世,只能隨波逐流。聽聞瑯琊王奉命出鎮建鄴,瑯琊王氏也有隨行。若是江南有了庇所,說不得又要有大批士族南渡?!?/br>聞言,梁峰心頭一震?,樼鹜跛抉R睿鎮建鄴,這豈不是東晉王朝的發端?“王與馬公天下”他還是知道的,說的便是東晉之事。出身瑯琊王氏的王衍,現在已經跟司馬越勾勾搭搭,到了王導時期,更是促成了士族和皇權并立的格局,傳唱千年。然而心底驚訝,梁峰卻故意反而道:“郭侍郎也要南渡?”郭通訝然失笑:“若是連我也南渡,晉陽家業又當如何?”話里的意思倒是分明。他一個疏宗,走是走不脫的,終歸還是要守在家中。但是嫡宗的去向,就難說了。看來士族南逃已經是大勢所趨。這些人倒是從未考慮過被他們放棄的故土,會變成如何模樣。不過這些,并不是梁峰需要在意的。事實上,高門逃的越多,他越好治理州郡。不過想可以這么想,話卻不能這么說,梁峰嘆道:“等到剿滅偽帝之后,洛陽便能花出心思對付匈奴。偽漢只是癬疥之疾,悉心應對,總有大亂消弭的時日?!?/br>“正是如此?!惫ㄊ终J同的頷首,“此次我約使君前來,想說的也是大亂后的治平。并州已經三年未曾考評了,記得使君正是當時最后一批。如今六郡恢復泰半,也是重啟九品考評的時候了?!?/br>梁峰聞言眉峰一動。這是想來分權了嗎?中正官向來由世家高門,而且是現任官員兼任,致仕者不能為中正官。王汶就是前任并州大中正,但是出逃之后,他辭了官職,中正一職自然也就卸任。等于說并州已無中正官。若是放在平日,朝廷必然會重新指派一個中正??墒乾F在各州都兵荒馬亂,誰還惦記選賢之事?這事便耽擱了下來。而郭通想要的,正是大中正之職!郭氏是晉陽僅次于王氏的高門,甚至比孫氏還要強盛數分。在諸家嫡宗盡皆出逃的情況下,郭通確實有資格角逐一下中正之位。而有了選賢的權利后,并州的人士安排,特別是士族的選拔品評,也就掌控在了手中。這可是莫大權利,足以讓郭通這樣的人都為之垂涎。只是他想要,梁峰就能輕易給出嗎?“若是能重啟考評,自是最好不過??墒侨缃癫⒅莞唛T十不存一,就算品評,大多也是庶族。更何況……”梁峰斂去了面上笑容,“并州兵危,只論賢德,恐不足以守土安民?!?/br>郭通眉峰一挑:“梁刺史此言,可是要放棄九品,唯才是舉?”這話說的可有些重了。唯才是舉是當年魏武的選賢之法,但是得罪世家太過,致使魏文帝登基之后便改制,施行九品官人法。梁峰若是敢說出唯才是舉,整個并州高門,都要與他為敵!梁峰不動聲色道:“郭侍郎言重。并州諸令、長,哪個不是士族出身?只是選官,必須德才兼備,否則不但誤了自家性命,也會害城池淪落敵手。中正之官,必須慎之又慎?!?/br>這話四平八穩,挑不出錯來,然而郭通還是聽出了弦外之音。并州各州郡的官員,需要德才兼備,但是推薦給朝廷的賢良呢?恐怕未必。若是想要成為中正官,就必須在人事推舉和任命上進行一定的妥協,至少要交出并州的人事權才行。這條件苛刻嗎?其實換了郭通自己當并州刺史,也不會樂見手下出現庸碌之人。這梁子熙根基薄弱,有掌權之心不足為奇。而并州的安定,是一切的大前提,若是因為任用庸才出了問題,吃虧的不還是自己?只是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