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3
。“奕將軍此次又立大功??!”崔稷早就聽說了劉聰被殺之事。這甚至比擊退匈奴大軍還要令人振奮!也足能擋回那些居心叵測之人。如此戰果,即便是司馬越親來,也挑不出錯處!“崔太守過獎?!鞭妊庸傲斯笆?。敘過禮后,兩人一起走進了步入正堂,仔仔細細交接了手頭的雜務。戰后就要從軍事專為民政,冬耕尚未結束,這次抽調出來的屯兵,還要再做安排。“不過此次殺了劉聰,不知偽漢那邊會如何反應?奕將軍怕是還要在上黨停些日子?!眲⒙敭吘故莿Y的親子,崔稷可要比奕延想的周全,叮囑道。奕延不覺得劉淵是那種會為兒子傾盡全力復仇之人。匈奴人多經戰事,喪子不足為奇。相反并州有效的擊退了匈奴大軍,并且斬殺主帥,才值得警惕。若是不出意料,換個數月安穩還是不成問題的。等到夏收有了糧草新兵,主公就不懼這區區匈奴了。見奕延渾不在意,崔稷笑著搖了搖頭:“對了,榮公子這幾日也在府中等候消息。若是奕將軍有空,不妨去見見他?!?/br>聞言,奕延眉峰一挑,倒是未曾反對。畢竟他來上黨之前,主公也是吩咐過的,讓他好好照看梁榮。見奕延默認,崔稷也松了口氣。如今主公身邊這些文武,有意無意都在于梁榮拉近關系,唯有奕延特立獨行,不怎么搭理這位未來的“儲君”。要知道奕延還教過梁榮箭術呢,算得上授業恩師了!不管怎么說,崔稷都是梁榮的蒙師,還是希望他跟主公身邊最親近的心腹戰將搞好關系的。正巧這次上黨之戰讓梁榮產生了興趣,若是能趁著機會指點一下他的兵法,可是事半功倍。還有人比奕延這個親歷者更適合的先生嗎?只是即便有崔稷在旁推波助瀾,奕延真正見到梁榮,也是在兩日之后了。第235章指教上黨的太守府不比高門華宅,冬日景致實在平平。后院的樹葉差不多都落光了,站在院內不但蕭瑟,還頗有些寒意。不過梁榮不懼這點寒冷,穿著裲襠衫,系著袖口,精神抖擻的站在院中練箭。這兩日大捷,崇文館放了假,府衙又有頗多事務需要處理,容不得他添亂。梁榮便乖乖留在了后院。按理說,他該好好讀書,完成每日的課業才對??墒沁@幾天,就連阿父給的都有些讀不進了,梁榮整日回想著在后衙看到的那些。有一目了然的沙盤擺在面前,設伏誘敵,陣前廝殺,乃至后路的糧草運輸都清楚明白,簡直就像親眼看了一場大戰似得,讓他如何靜下心來?于是往常三日一次的箭術練習,變成了一日一次。他真恨不得自己也能張弓跨馬,隨大軍征戰一番!單手握弓,梁榮深深吸了口氣,猛地拉開弓弦。練箭已經兩載,他的非但姿勢端正,拉弓的動作也極為果決。然而箭羽射出,卻沒落在靶上,而是擦著木靶飛到了后面的草叢中。眉頭都皺了起來,梁榮十分不甘的再次搭箭,想要再試一輪。然而身后傳來了聲響:“別射了,弓力不對?!?/br>聽到這聲音,梁榮一驚回頭:“奕……奕師傅!”他沒叫“將軍”,而是改叫了“師傅”,無形中,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奕延是教過梁榮箭術,但是這個場合叫來,更有些求教的意思。奕延也不見外,接過梁榮手中的弓,拉了一下弦:“你剛剛換的弓?”梁榮面上一紅:“正是?!?/br>他練箭的時間不短,自覺該從孩童的小弓換成普通軟弓了,才著人尋來的。“力有強弱,你臂力不足,用這弓只會帶偏姿勢。等你能拎起半石重物,再改這弓吧?!鞭妊哟钌霞?,隨意一撥弦,那箭就穩穩落在了靶心,看的梁榮又是一陣心神激蕩。梁榮其實一直知道奕延很厲害,早年在梁府時,兩人不知多少次共處一室。不過那時他的心思還都放在阿父身上,未曾切身體會到奕延的強大。這次上黨一戰,讓他的偏見都消了七八。反而生出了幾分欽佩之意。奕延也沒料到梁榮會這么乖,把弓還了回去:“這些日子,你在上黨可還安穩?若是覺得親兵好用,可以留在身邊?!?/br>梁榮接過弓,眨了眨眼:“親兵?這些人不是阿父派來的?”不是阿父惦念他,才派人來守著嗎?奕延哪能猜到梁榮那點小小心思:“這些都是我的親兵。主公把你托付給我,我自然要護你周全?!?/br>聽到這話,梁榮心底不知是個什么滋味。阿父真的很信任面前這人,否則也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而這人竟然派親兵來保護自己?親兵都是軍中精銳,就算是奕延這種級別的將領,也不可能擁有太多親兵。一個要上戰場的將帥,可比他這個待在后方城池中避險的孩童,更需要親兵保護。搖了搖頭,梁榮低聲道:“我不知那是你的親兵。我在太守府很好,還請奕師傅收會親兵吧?!?/br>這下奕延也聽出不對了,看了看這越長越像主公的小家伙,他難得放柔了語氣:“無妨,我還要在上黨待些時候,等臨走時,會向主公請命?!?/br>梁榮應了一聲,兩人就這么沉默了下來。看梁榮那副略顯沮喪的樣子,奕延在心底嘆了口氣,又開口道:“聽崔太守說,這些天你也聽了不少戰況?”這可是梁榮一直想著的事情,他不由打起精神:“敵軍主帥,真的是你一箭射死的?”“沒錯?!鞭妊拥?。“可是那主帥沒有穿明光鎧嗎?還是說你射到了他的面門?”梁榮趕忙追問。“用的三石弓,破了胸甲?!鞭妊哟鸬臉O簡單。梁榮的雙眼睜得老大,深深吸了口氣:“真的能破甲?”“李將軍當年能以箭入石,入甲自然不難?!鞭妊与y得說了個李廣的典故。誰料梁榮也聽得懂,目中好奇更濃幾分:“那敵將未帶親兵嗎?還是說你沖了他面前?”“是設伏。潰兵之后,我帶隊圍堵,把他逼入了陷阱?!?/br>“他們萬一沒從哪條道逃呢?埋伏豈不白費了?”“兵潰心亂,容不得多想。只要追的得當,總能把獵物逼入死角?!?/br>“那要如何讓他們兵潰呢?”“……”面對這一刻不停的追問,奕延也有些無語。他并不喜歡在旁人面前夸耀武勛,但是這問東問西的模樣,還真讓他想起了當年的自己。當年他在主公眼中,是否也是這副模樣?折了一根樹枝,奕延信手在地上畫起了草圖:“兩軍相聚不足三里,只要在這里攔住敵軍主力,擋上兩刻,隨后用騎兵沖陣……”梁榮也沒料到,這個冷面將軍竟然畫圖給他講解起戰事來。然而這對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