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5
。也不知作這一本花費了多少時日?”王汶不由贊道,反反復復看了幾遍,才放下手中書冊,去拿下一冊。然而當看清下一本模樣時,他不由驚咦出聲:“怎么又是一本?”的確,盒中擺的,跟他剛剛看的那本別無二致。不論是封面的題字,還是正文的紋飾,甚至連佛畫的線條都一筆不差,簡直就像憑空變出了兩本似得。王汶只是訝然片刻,突然明白過來,這恐怕是印出的吧?印信古自有之,如今士族之中,也有自雕閑章的雅事。他當然清楚印出來的圖章會是如何模樣,只是從未想過,連書都能如此來印。這真可謂別處心裁,神來之筆!興致勃勃把三冊一模一樣的經書翻了一遍,王汶才笑著取出了下面的書冊。這個倒不如來的精巧,用的也不是藏經紙,而是尋常麻紙。似乎是把數張紙粘在一次,反復折疊,并成一冊。書名則是。只是翻了幾頁,王汶便道:“這是姜太醫所著遺作?”姜太醫病死之事,他也早有耳聞,加之姜達被困洛陽,梁豐也有來信問詢。對于這家祖孫,王汶多少也有些惋惜,沒料到梁豐竟讓用此法,把姜太醫所寫的醫書也刻印成書,上面還標了不少句斷痕跡,顯然是不想錯漏原文。草草翻過一遍,王汶掩卷長嘆,對階下信使道:“這樣的書冊,做來怕是花銷不菲?你家郎君有心了。白露,領他下去,待我寫了書信,一并送回梁府吧?!?/br>除了書信,還要帶些良藥珍玩,子熙如此耗費心力,是該一謝。于此同時,拿到新書的,還有一人。禪房之中,老僧緩緩翻動面前兩冊一般無二的,久久不語。一旁侍立的念法早就看出了這書的端倪,不由道:“師父,這經書似乎是用印章之法印出來的。梁子熙何苦如此費時費力?”“費時費力?”老僧用手指輕輕拂過書上佛像,開口問道,“如今寺中抄寫一本經卷,能收多少布施?”“像這樣一卷,要有米五斛,錢兩萬吧?”念法答道。抄經也是寺里一項重大收益。不少虔誠婦人,會向僧人求經,已求經內愿力。這樣的經書,自然也不便宜。“若是佛子印出精美佛經,你會再到寺中求經嗎?”老僧淡淡問道。念法反應極快,悚然一驚:“他想賣佛經?!”“這樣一本經書,若是只要二、三十石米糧,定會有人趨之若鶩?!?/br>如今已經秋收,糧食一石不到八百文,二十石也不過兩萬錢。比起僧人謄抄的簡陋經書,這種處處精美,又出自佛子之手的印制經書,恐怕更受歡迎。念法脫口而出:“這怎么能行!”然而話一出口,他又閉上了嘴巴。這當然能行!本就出自梁豐之手,人家若是拿來販售,恐怕任誰都不能橫加指責。這是功德,亦是果報,只能由梁豐獨自享用??墒撬粢逃∑渌鸬淠??長此以往,寺中豈不是是要大受損失?!“寺里也要弄些匠人,刻印經書!”念法立刻道。能夠打敗刻印速度的,唯有刻印本身。只要寺里有了匠人,精心制作刻本,何愁斗不過梁子熙的心思?!老和尚卻搖了搖頭:“他行,你不行?!?/br>念法并不是愚笨之人,瞬時明白了師父話里的意思。梁豐有佛子的光環在身,不論印制什么,都不會讓人覺得心有不誠。相反,買到他府上的東西,只會讓那些虔誠信眾自以為得到了佛祖庇佑。君不見晉陽藏經紙,都萬金難求了嗎?而寺中則不同。人家要的就是僧人手抄的版本,也唯有手寫,方能蘊含愿力法力。若是刻印……難不成還要吹噓自己給經書開了光嗎?這簡直是先天軟肋,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就讓他如此把抄經的好處都撈了去嗎?”糾結半晌,念法還是忍不住問道。這可事關寺里的收益,輕忽不得。老僧沉默片刻,道:“你去梁府走一遭吧。帶上和,請梁施主代為印制。本寺愿出一百五十石米糧,換這兩冊經書各五十冊?!?/br>這兩本經是現今最熱門的抄錄名目,合計字數還不如多。不過一百五十石米糧,還是略少了些。念法遲疑一下:“梁子熙會肯嗎?”老僧笑笑:“梁施主自有定奪?!?/br>※沒想到送上兩本書,竟然會招來一個和尚。當聽到對方說要在他這里刻經,一百五十石糧食印兩本各五十冊書,并且預先支付五十石后,梁峰差點沒笑出聲來。這是來談定制批發業務了??!堆出妥帖微笑,梁峰道:“主持有心弘揚佛法,梁某怎敢推諉。不過刻板之后,并不是只能印五十冊,若是多出冊目呢?”念法含笑對答:“本寺愿奉五石糧秣,收取多出經卷?!?/br>這就是五十冊之外,多印的部分會適當漲價了?這價格可比預設的零售價便宜不少,而且如此一來,懷恩寺就能成為梁府經書的代銷點,有效避免他的刻本沖擊抄寫市場。這群和尚還真頗有商業頭腦。不過這個合作項目,對梁峰而言,也并非沒有好處。之前大概花費了二十多天才完成制版,養書坊這些匠人,一個月則要耗去十余石米糧。這兩部經書加起來,字數還不如多,刻板必然更少。加上紙墨損耗,一百五十石絕對是純賺,更別提后續的印刷增值。若是能把定制業務長期持續下來,光是這塊的收入,就足以養活書坊之中的匠人了。而且和尚們花了這么多錢糧,也不會廉價賣出經書,從另一方面也能讓他的主打產品保持身價。此時正是糧價最便宜的時候,梁峰怎么錯過這個打響名頭,快銷產品的好時機。“法師慷慨,倒顯得我有些慳吝?!绷悍逍Φ?,“不如這樣吧,我再贈貴寺五十本,由諸法師自行布施,也算全了懷恩寺的活人之功?!?/br>沒想到梁豐如此大方,念法心頭不由閃過一點愧疚,看來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也堆起了笑容:“梁施主才是心懷蒼生,小僧自愧不如?!?/br>兩人面上帶笑,各懷心思,敲定了這筆買賣。有了新的合作伙伴,刻印版的消息立刻飛速傳了出去。有王汶的熱情背書,又有懷恩寺的極力推薦,那些排不上隊買藏經紙的士族,立刻對這套印版產生了興趣。最后經書的價格定在了二十石米糧每冊,還包含木盒和附贈的一本。如此便宜的價格,簡直出乎眾人想象。高門就不用說了,二十石根本不值一提。而對于那些地方豪強和小士族而言,這點米糧也算不得什么。因此短短十數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