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7
復如初,無需忌憚她、陳公公、譙縱等人的聯手圍攻。 桓玄取走了空間里的所有財物,沒給她留下哪怕一文錢。她仔細翻查了一遍,才確認這個令人無奈的事實。剎那間,她想起了過去被她拿走的很多金銀寶物,還有金銀的原來主人。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她除了搖搖頭表示遺憾,再也無話可說。 另外,她以前用的小巧暗器機關、巧奪天工的機匣軟索、各有用處的□□解藥、幾件不符合她身材卻很好用的軟甲等物品,同樣一件不剩。由于藥瓶大多沒有標清名字,桓玄十有*不敢輕易使用。但他拿走后放在什么地方,她也無從得知。 她只是覺得遺憾,既替自己,也替桓玄。這時她檢查完所有東西,才赫然發現,桓玄也許是帶上了她所有防身用的行頭,卻因事出倉促,沒有使用哪怕一件的機會。她不會再去大司馬府,翻箱倒柜地找回它們。換句話說,它們會屬于大司馬府的下一任主人。 蘇夜查看過后,長長嘆了口氣,把箱子重新歸門別類,一一整理清楚,才有了滿足的感覺?;感虿环判母衅鸵?,把放回空間,就放在盛書的木匣上。如今它也不會再見天日,而是和其他同伴一樣,安安穩穩地待在匣子里。 龍紋玉佩消失之謎,自此告一段落?;感松退蜻^的唯一一次交道,也以悲劇告終。他的人生徹底終結,但不少與他有關的人還活著,仍要作出下一步決策。 彌勒教和朝廷水師退離泗水,暫時解除荒人迫在眉睫的危機。江文清的船隊返回邊荒集后,蘇夜二話沒說就去找她,向她表功,提醒她是自己殺了桓玄。 一言以蔽之,蘇夜是“我殺了桓玄么么噠”,屠奉三是“我靠怎么會這樣”。至于江文清,她之前像所有人那樣,發自內心地感到震驚,不敢相信坐擁萬千雄師的桓玄就這么死了,此時卻故意不做表示,不屑一顧地說,還有兩湖幫的聶天還。 事實上,她的冷淡同樣源于震驚。自從父親死后,她沒一天不想殺死桓玄。尤其桓玄離棄江海流的舉動當中,還包含著過去埋下的禍根。但她了解大江幫殘存的力量,并不奢望能夠得償所愿。即便蘇夜答應了她,劉裕答應了她,乃至謝玄都答應了她,她內心深處,也始終覺得這是一個無法完成的夢想。 結果桓玄不但死了,還死得快到極點,竟和竺法慶在同一天殞命。她既覺心滿意足,又覺如在夢中,缺乏手刃仇敵的充實感。 “你的武功很好,即便面對屠奉三,也有一拼的能力,”蘇夜淡淡道,“但你想親手殺死桓玄,實在是……” 這已是她們重逢后的第五天。她的傷勢大有起色,所以出關和江文清長談。直到這時,她才知悉這位新任大江幫主的真實想法,不由搖頭表示反對。 江文清仍做男裝打扮,顯得英姿颯爽。由于她不再用功法改變氣質,削弱女性特征,從英氣勃勃中,透出一股嫵媚綽約的迷人風情。她坐在蘇夜對面,眼睛眨都不眨,緊緊盯著她,聞言方苦笑道:“我知道。只是……” 蘇夜笑道:“只是事情發生得太快,你一時接受不了?” 江文清道:“不錯。眾所周知,桓玄野心勃勃,試圖成為第二個桓溫。當年若非謝安、王導從中作梗,桓溫已逼晉帝完成了禪讓之禮。我一直以為……” 蘇夜笑道:“你一直以為他會活到最后,與劉裕共逐天子寶座?” 由于四下無人,江文清說話亦十分大膽。她遲疑一下,嘆道:“不,哪怕到了你殺他的前一天,我也覺得他比劉裕更可能取勝。我相信劉裕,愿意以性命相托??苫感嵲谑请y以戰勝的對手。每當我計算雙方間的實力差距,便感到十分無奈?!?/br> 蘇夜微微一笑,淡然道:“不止是你,大多數人都看好桓玄……對了,你就不好奇我怎么殺死他的嗎?” 江文清搖頭道:“你若愿意說,我不問,你也會說。何況他死都死了,怎么死的并不重要。只要你是公開動手,而非暗中刺殺,此事便沒有挽救的余地?!?/br> 蘇夜笑道:“很好。你的下一個目標既是聶天還,那我有可能也一樣。你先告訴我,他和兩湖幫的人馬,現在正在做什么?” ☆、第五百零五章 蘇夜為玉佩奔波勞碌,忙得不可開交。同一時間,其他人也并非無所事事。實際上,最近發生了一件大事,當場把司馬道子變成驚弓之鳥。 劉裕得知楚無瑕將進宮邀寵后,把消息告訴了來催促他辦事的任青媞。這乃是司馬道子拋棄逍遙教的明證。任青媞見大事不妙,遂傳訊給正在宮中的曼妙夫人,要她下手弒君,以免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曼妙夫人依約動手,將司馬曜殺死在深宮之內,造成震驚朝野的效果。司馬道子驚怒交加,卻找不到她的蹤跡。 眾所周知,當年曼妙入宮,是通過他的推薦。這樁事實一旦曝露,再結合他平時的野心、曼妙的妖女身份,任誰都會懷疑是他命她殺死親哥哥,圖謀皇位的。 最重要的是,任青媞心狠手辣,做事不擇手段。她定會尋找他的敵人,以曼妙夫人為籌碼,換取他身敗名裂,回報他把逍遙教棄之如敝履的態度。 只要曼妙夫人活著,他便絕對不安全。他焦頭爛額之際,忽聽桓玄暴斃,荊州軍群龍無首,不禁驚上加驚。這些情緒中,雖有五分喜悅,剩下五分卻是純粹的驚駭。他畢竟是個聰明人,不得不考慮蘇夜意猶未盡,回建康找他的可能性?;感疾粩成硗?,縱然他和陳公公聯手,又有多少勝算? 他既擔心身家性命,又得像桓沖病歿時那樣,殫精竭慮思考新的大司馬人選,尋找對他最有利的方案,無論白天黑夜,臉上始終難見笑容。 平心而論,他想安排親信繼承大司馬之位,一舉解決心腹大患,譬如說他兒子司馬元顯。但是,除非太陽從西邊升起,往東邊落下,他的妄想才有可能成真。他也好,建康諸多高門名族也好,均把目光放在兩個人身上。 其一是統領江陵軍的荊州刺史殷仲堪,其二是桓玄的從兄桓修。 殷仲堪和桓家頗有交情,向來懼怕桓玄的能力與威勢。前些日子,桓玄威脅王恭,索要王淡真作妾,已經得罪了殷家上下。他們不出一聲,只因懼大于怒,認為不值得為一個尚未訂婚的未來媳婦,得罪錙銖必較的桓玄而已。 如今桓玄已死,殷仲堪大為輕松,心思亦蠢蠢欲動,打算找王恭重提這樁婚事,忘記自己袖手旁觀的尷尬過往。 桓修則是桓家第二號人物,深得桓玄信賴?;感⑵湔{來江陵,暫且負責對付屠奉三,上至軍務大事,下至私人隱秘,都肯放心交給他辦。他表面上不動聲色,其實也有成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