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0
劉裕無力干涉,她則是沒興趣這樣做。因此,她選擇了袖手旁觀。這是她的想法和做法。至于劉裕,看待問題的角度顯然和她不同。 他一聽就明白,此事有弊有利。好處無非是曼妙夫人失去影響力,任青媞的勢力進一步縮水。壞處的嚴重程度,卻要遠遠超過好處。 倘若楚無瑕有本事cao縱司馬曜,使其惟命是從,乃至把彌勒教當作國教,竺法慶當作國師,他將迎來滅頂之災。在這一點上,他和任青媞竟是禍福與共。 初始的驚訝過去,他忽然想起,蘇夜曾多次表露對付竺法慶的心意。謝玄、燕飛、江文清三人,均從側面證實了這件事。事態遠未到最壞的地步,究竟如何發展,還要看雙方爭奪天地雙佩的結果。 這個想法令他一陣輕松。但他必須考慮蘇夜落敗過后,竺法慶氣焰更盛,親自抵達邊荒,對付集內群雄的最壞局面。他也必須警告任青媞,讓她想辦法阻止楚無瑕,盡可能地抵擋彌勒教的南下之勢。 他無法像信任謝玄那樣,信任對面這個奇怪的小姑娘。由于事關重大,他雙眉時而皺起,時而松開,看起來簡直有點滑稽。他想了好一會兒,方問道:“你有多少把握?” 蘇夜聳肩道:“沒打過怎么知道?你放心吧,就算我輸了,不還有燕飛嗎?輪不到你和竺法慶單打獨斗。你還有什么心事,也可以告訴我。我樂意幫人解決問題?!?/br> 劉裕無視了她語氣中的自信,也不想迎合她的話,一起開個玩笑。他移開目光,移向不遠處的窗戶,看著窗外景致,居然不由自主地嘆了口氣,才緩緩道:“幸好你沒把曼妙和楚無瑕之事告知玄帥?!?/br> 第四百八十三章 劉裕肚子里的苦水,如同日夜奔流的江水,怎么倒都倒不完。幸好他從不怨天尤人,能承受最重大的打擊,也能迅速恢復正常,才免去他朋友變成情感樹洞的命運。 他的生活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職場,一是情場。最近,他在職場上很不走運,被上司忌憚而非欣賞,找不到出頭機會,而感情方面更是一塌糊涂,就像走在漆黑不見五指的小巷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全是一片長夜般的黑暗。 北府兵、彌勒教、司馬道子、孫恩和桓玄,僅是他肩頭壓力的一部分。 當日,他傷重不支,倒地昏迷,被王恭之女王淡真所救。事后兩人一見鐘情,陷入秘密熱戀。不幸的是,王恭為了應付司馬道子,想把王淡真許配給荊州刺史殷仲堪的兒子,順便拉近和桓玄一方的關系。 王淡真討厭政治婚姻,更不喜歡高門的腐朽風氣,遂向劉裕求救。劉裕一時沖動,試圖帶她私奔到邊荒,卻在見面當夜,被謝玄臨時截住。 謝玄安撫了他,說出心中的殷切期盼,為他詳細剖析利害,使他逐漸恢復理智,以大局為重,答應暫時放棄王淡真,解救南方即將出現的無邊亂局。 幸好,謝玄理解他的苦楚,并未要求他們不顧一切地犧牲。他親自出面,警告王恭,暫緩他與殷家聯姻的計劃,所以王淡真既未訂婚,也沒出嫁,仍然可能和劉裕結成姻緣。 但事情絕對沒有這么簡單,否則劉裕也不需要攜美私奔了。高門寒門差別之大,好比蘇夜和溫柔的武功差距,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形成一道無可彌合的裂隙。 劉裕其實出身于破落士族,并非真正的寒微門第??上г诮蹈唛T看來,兩者之間并無差別。即使他當上北府兵大統領,率軍蕩平四海,權傾朝野,仍無資格躋身世家大族,不可能同他們締結婚姻。何況他以北府兵副將之身,覬覦王謝兩家的嬌貴美女,簡直是罪無可恕,會被當成對諸多名門的褻瀆,引發巨大風波。 這是積重難返的偏見,更是南晉各種矛盾的根源。劉??v有通天徹地之能,也無力在短時間內扭轉現狀。 當然,每種風氣都存在例外。這個難題的例外,叫作“登基為帝”。天子寶座至高無上,足以令最勢利的人刮目相看。他想留住王淡真,光明正大地娶她為妻,就要完成這樁不現實的任務。 謝玄給了他信心,卻沒給他指出通往成功的坦途?,F在他自身難保,處境艱難,連任青媞都敢來威脅他?;实蹆勺?,真是從何提起。他只得耐心等待,見招拆招,盡力掙扎出一條生路,以免辜負了謝玄和王淡真的期待。 這些苦惱淹沒了他的心靈。他忙碌時還好,一旦閑下來,立刻感受到說不盡的焦灼和痛苦。他想找人談一談王淡真,又怕秘密泄露出去,給自己帶來滔天大禍。 蘇夜顯然不會多嘴,是個合適的傾訴對象。但這畢竟是私密之事,很難隨意說出口。她和他的關系,尚未達到讓他托付機密的地步。于是他趕緊改口,換了個話題,想把內心的紛亂情緒掩蓋過去。 感激云云,既是托詞,亦是他真心實意的想法。他答應與任青媞合作,各取所需,自始至終瞞著謝玄,因為謝玄極有可能接受不了,立刻展開行動,把曼妙夫人趕出后宮。他衡量利弊后,不得已而為之,也因此產生極深的愧疚之情。 結果,江凌虛竟知道楚無瑕的動向,轉告給蘇夜,差點泄露天機。蘇夜當初避而不談,僅是覺得沒必要多談。橫豎她決定和彌勒教為敵,何苦讓謝玄多添心事。直到此時,她才得知任青媞再度搭上了主角團隊,而劉裕準備借曼妙之力,改善在北府兵內的境況。她回想起來,也不由替他慶幸。 她一邊回答,一邊猜測他到底在頭疼什么,為何不肯痛快說出來??伤俾斆?,也想不到他心里糾結不清的,居然是感情問題。如果他把心一橫,向她訴說這個煩惱,那她肯定會幫忙。怎奈他顧慮太多,思前想后,最終還是放棄了。 與此同時,蘇夜也有所隱瞞,并沒把每件事都開誠布公,尤其避開了和他利害攸關的部分。他做夢都想不到,她到邊荒集找江文清時,已經達成了一個協議。 江海流之死,下手者是聶天還,幕后主謀則是桓玄。這兩人結盟過后,堪稱氣勢如虹,與建康的司馬道子形成對峙之勢。謝玄本人都說,他一死,桓玄必定起兵造反,完成桓溫的野心。 桓玄氣勢正盛,即將達到巔峰。劉裕朝不保夕,在劉牢之的懷疑眼光下勉強求存。雙方對比十分鮮明,幾乎失去了比較的意義。江文清固然看好劉裕,支持劉裕,卻明白這是一條坎坷崎嶇的復仇路,隨時可能失敗。 蘇夜看準她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