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9
人難以置信。別人眼前一花,他的殺招已然臨身,每一招都充滿玄奧,精微之處不下于寧道奇。 陰寒勁氣撲面而來,仿佛來自幽冥的死氣。夜刀連續晃動三下,卸開匕首勁力,刀鋒仍一往無前,直刺石之軒。 就在此時,石之軒前沖勢頭驀然止住,閃電似地向后退去,幾近于不可能。他后退未及一丈,雙手向前環抱,兩臂間飚出一股無可抵御的恐怖勁力,如同一道無形氣墻,以睥睨之勢壓向前方。 蘇夜見識過他這絕技,這次又有新的感覺。內勁奇妙到無法言說,兼有陰柔陽剛,冰寒灼熱等相反特質。毫無疑問,當對手以自己的理解應對時,氣勁性質立馬就會發生變化,譬如從狂攻的剛猛,化為拉扯的綿柔,讓人使錯內勁,難受的想要吐血。 這還好說,更難以應付的是,即使氣勁離體而出,也像是受到邪王cao控,可以隨意改變,跨越生死二氣的界限。 蘇夜衣袂飄動,恍若神仙中人,石之軒也不遑多讓。他臉容冷酷更勝冰雪,雙目邪芒大盛,在氣勁逼近蘇夜的一刻,自身急速跟上,一時間,居然分不清他更快還是內勁更快。 夜刀一往直前,直直劈進氣墻,瞬時勁風如刀。刀鋒前方,不住產生尖銳鳴響,就像有人不斷吹響銅哨,極為刺耳。氣墻分崩離析,化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真氣,分上下夾擊夜刀。每縷勁氣都在飛快旋轉,卸去刀勁,正是脫胎于天魔策的明證。 鳴響停止時,石之軒一拳擊中刀鋒。 氣墻被一刀破解,夜刀去勢也被遏制。她再次察覺不死印法的難纏,那就是很難擊中對手,無論刺向那個方向,邪王出神入化地調整真氣,將把長江大河般的流暢攻擊化解于無形。 因此,他以右拳硬碰夜刀,并未被刀鋒劃破皮膚,反而擊的夜刀向右晃去,蘇夜亦借勢下墜,穩穩踩在堅實的土地上。 常人前進后退,移左移右,體-內真氣都得發生相應流動,一旦流動不暢,速度自然大受影響,甚至傷及經脈。但石之軒完全突破了這限制,無論狹窄空間,還是寬曠空地,他閃避游移均神妙無方,與手上妙招配合無間。敵人武功若遜他一籌,根本沒有跟上他的機會。 蘇夜下落,他反而凌空倒翻,以頭下腳上的古怪姿勢俯沖而下,雙掌處于頭頂正下方,招數變換間絕無破綻,好像天生就該這樣接招一般。 又是一聲驚人巨響。 第一次算是石之軒刻意送出信號,這一次則是實打實的內勁碰撞。他練出的真氣實在太過詭異,只能以牙還牙。 刀勁仿佛燎原之火,在與刀意毫不搭界的細雪紛飛中,沖天而起。刀氣不再寒冷料峭,帶給對手烈火焚身的灼熱感覺,又輕飄飄的好像沒有實質?;鹧嫱掏麻g,刀身再度消失,變為烈火的一部分。 直到石之軒右掌即將碰上夜刀,他才驚覺刀尖位置,右手旋即下移,食指中指并攏,正正點中刀尖。這聲輕響被之前的巨響完美掩蓋,令寺外人全然不曾察覺。 寧道奇出手深合道門清靜無為的要旨,宋缺秉持“除刀之外,別無一物”的竅訣。石之軒則別出心裁,天才般把天魔策上的武功,與佛門手印結合起來,創造出這門處處違背常理的新絕學。 他招數不見得比宋缺更精妙,卻能輕松借力卸力,利用對手的內勁反制,猶在陰癸派的天魔大-法之上。蘇夜和他交手三招,只覺他虛實難測,強弱不定。氣墻前一刻還像厚實鐵墻,后一刻就空空蕩蕩,感覺極為怪異。 在令人眼花繚亂,難以理解的變幻中,敵人極易出現失誤,就像錯誤判斷天刀的倒霉之人,必定命喪當場。石之軒以指尖點刀尖,未能借到蘇夜的先天真氣,指尖卻是滑不留手,輕輕松松滑了開去。 他借此機會,再次翻了個筋斗,陡然向東橫移,須臾間越過十來丈距離,掠上不遠處的方丈禪房。這動作壓根不受人-體結構限制。他每次改變姿勢,都優美自在,由此可以看出他怎樣逃脫四大圣僧的圍攻。 然而,他踏上屋頂時,蘇夜人也到了。他落在屋檐之上,目視前方,只見一道黑色長虹電射而至,潮水一樣卷向自己。 第232章 徐子陵目睹西突厥國師云帥出手,領悟其中奧妙后,認為他身法天下無雙,快的猶如一縷輕煙,讓人無法捉摸亦無法追趕。石之軒卻已經超越了輕煙,自首次現身以來,在他人眼里,一直是個鬼魅般的存在。 但是,就算是他,也并非實質上的“天下無雙”。至少在此時此地,蘇夜絕不輸給他。他一動,她緊跟他的行動,來到這座外表普通,由磚石砌成的平房上。 所謂方丈禪房,當然是石之軒化身大德方丈時,每日起居休息的地方,外表十分簡單樸素。不過,無漏寺既是楊公寶庫的出口之一,禪房只怕沒有表面上那么平常。 夜刀閃爍,化作烏黑細雨,裹挾著越下越急的細小雪花,如同萬點黑光,卷向石之軒立足的房檐。一刀揮出,屋頂青瓦紛紛碎裂,被氣旋卷起,筆直拔向高空,又因為碎瓦上附著的力道迅速衰竭,從最高處紛落而下,活像下了一場由瓦片組成的雨。 無漏寺之中,無處不是石之軒可以落腳借力的地方。他想都不想,腳下繞出一道弧線,退向遠離屋檐的方向,同時凌空一掌拍出。掌中兼有正反兩股真力,劃出隱含玄奧至理的軌跡,只聽勁氣嗤嗤作響,正反真力不斷拉扯,每拉扯一次,夜刀化成的雨點便縮減一分,仿佛被魔功逐步壓制。 須臾間,雨點消失不見,刀鋒卻再次出現,仿佛縮丈成寸,點向石之軒肩頭。刀尖速度奇快,縮成了一點光芒,破空時居然毫無聲息。 石之軒眼中精芒連閃,變掌為爪,抓向光芒稍后的位置。那個位置正是夜刀刀身,雖然刀上力道集中于刀尖,但刀身乃是現實存在的東西。它正好缺少內勁防御,若被邪王一爪抓中,前刺之勢勢必受阻。 他這速度實在是迅疾無倫,所以蘇夜連變三次卦象,均被他展開幻魔身法,于千鈞一發時躲開或化解。 刀尖微微顫動,先天真氣當即回流。刀鋒向旁一側,挑向石之軒手爪。他早就有所準備,兩手施出神妙到難以形容的變化,挑逗似的,從不同方向撩撥夜刀,與寧道奇的鳥啄有幾分相似,性質卻完全不同。 砰的一聲,夜刀接下他一爪,從他雙手間退開。 兩人兔起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