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找他問診?” 他和俞蓮舟心思相同,均以為十二連環塢有重要人物受傷得病,所以蘇夜急于尋求名醫。但她問完后,竟不再關心胡青牛,笑道:“請恕我言語輕狂。其實我對醫道也略知一二,難免容易懷疑人家的本事。既然胡先生行蹤不定,那就算了,有緣再見吧。楊舵主,取筆墨給我?!?/br> 她親自出言款待,俞蓮舟不便拒絕,遂留下吃了一頓晚飯。席間氣氛十分詭異,楊逍數次用言語試探,想打壓正教弟子的氣勢,都被他一一化解,流露出武當非凡的修心養性功夫。蘇夜冷眼旁觀,知道這種心性與武功息息相關,對張三豐更為佩服。 兩位客人離開之后,再無不速之客上門。她仍然留在紅葉渡,等了幾天,才等到從太湖回來的夏侯清。他剛回來,她便召來他和兩位信得過的塢主,告知他們自己即將遠行,數月即回,并親口說出此行路線。 自她建立十二連環塢以來,始終留在江南,還是第一次離開這么久,未免使人不安。但她有意培養獨當一面的副手,正是為了這一天。夏侯清年過四十,早已成家立業,比尋常幫眾沉穩的多,適合繼任龍頭的位置。 果不其然,他詫異之余,并不多問,很自然地接受了她的安排。 蘇夜收拾行裝,見官府對貢物的追查漸漸松懈下來,官兵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斷定這事再無后患,才動身北上。她渡過長江,暫時不去北方大都,反而朝著西北方向走,日夜兼程,不過用了七八天時間,便從江南晴暖之地,來到了清幽秀美的終南山。 昔年王重陽創全真教于終南山,盛極一時,但百多年過去,全真教早已風流云散。道士死的死,散的散,連重陽宮也被朝廷征為己用,成為祭祀禮拜之地。蘇夜深知重陽宮人才凋零,對它毫無興趣,繞過上山大路,來到終南后山,沿后山小路上山。 這條小路蜿蜒彎曲,地勢崎嶇,顯然是獵戶走出的土路。蘇夜也不嫌棄它簡陋,回想終南古墓的位置,在林中東繞西繞,不過半天時間,便找到了一條汩汩流動的溪流。 江南很少下雪,就算下雪,這時也早就化了。但終南山比南方更冷,白雪尚未完全化盡,溪水冰冷刺骨,探手進去,便有趕緊把手伸出來的沖動。 蘇夜站在溪邊,估摸了一下小溪和古墓的距離,認定自己記憶無誤,沿著溪水流動的方向,走向下游,過不多時便一躍而下,沉入水底。 王重陽曾為當年的天下第一高手,全真教托庇在他盛名之下,成為武林正道魁首。但他一死,門下弟子一代不如一代,到尹志平、李志常那一代,全都淪為普普通通的高手,談不上什么名氣。 然而,當世無人知道,重陽宮后山,有一座大饅頭般的古墓。古墓傳人世代隱居,不問世事,反而將前輩的武功傳了下來。 蘇夜來過古墓,知道古墓正門的“斷龍石”已經放下,想要出入,只能從水底走。幸虧她往來多次,得以從山上諸多溪流中辨出這條小溪。而且她玄功已成,不畏寒暑,溪水再冷也只當尋常。 小溪看似普通,水深卻不停上漲,最終漲到一人多高。蘇夜像在陸地上一樣,走在溪底松軟的泥土上,專心辨認方向,并閉氣以免窒息。 過了兩三刻鐘,她覺得自己已經進入了地下水域,又按照記憶中的方向,找出一條水下密道,進入密道后,地勢逐漸升高,水也淺了下去。她沒再走多久,就撲的一聲,從水上露出頭來,好奇地打量著多年后的古墓。 古墓黑暗幽深,原是王重陽放置抗金兵器物資的倉庫,其中沒有任何照明工具,通道錯綜復雜,布滿機關。她一邊運功蒸干衣服,一邊在沒水的地方停住,吐氣開聲,柔聲道:“神雕大俠故人前來拜望,求見古墓主人?!?/br> 既然故主后代還住在這里,她不愿失禮,因此主動開口求見。古墓穹頂低矮,房間又多,到處都是厚厚的巖石墻壁,本不應產生任何回聲。但她運功說話時,聲音竟然穿透了重重石壁,回蕩在整個古墓之中。 她連續說了三遍,便停下了,靜等對方反應。過不多時,只見前方遙遙一點燈火,逡巡而來。手持燈籠的人是個年老女子,面目柔和,想來年輕時必是一位美人。她并非獨自前來,手中竟還拉著一個黃衫女童,身后跟著四名仆婦,四名少女,腰間各懸長劍。 那名女童也就三四歲年紀,容貌如同明珠美玉,令人望而稱奇。四名少女都各有風姿,卻無法與這小女孩相比。 蘇夜凝視著她們,只見那老婦走到離她三丈處,問道:“小姑娘,你說你是楊祖師的故人?” 其實,她的確是神雕大俠楊過的故人,但那已經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了。任誰見了她的年紀,都不會相信她認識楊過。她心知自己說的不周全,連忙彌補道:“是故人的后人?!?/br> 楊過昔年交游滿天下,三教九流無不為友,有個把故人之子之女,那絕不稀奇。而且蘇夜容貌明麗綽約,又客客氣氣,主動開口求見,怎么都不像心懷惡意之人。老婦看了她幾眼,已然對她心生好感,淡淡道:“老身姓楊,不知姑娘怎么稱呼,和楊祖師有什么淵源?是誰告訴你古墓入口所在?” 蘇夜自報姓名后,便開始亂編故事,胡謅“祖師”姓陸名無雙,是神雕大俠的結義meimei。她對楊過和小龍女知之甚詳,又見過古墓派的武功,為了取信于人,甚至還耍了一套美女拳法。 那老婦名為楊幽,是這一代的古墓派傳人。每代傳人若無子女,便需要收養孤兒,將本派武功傳下去。自從楊過和小龍女成婚之后,派中的規矩便被一律廢除。然而,連年兵戎戰禍,古墓傳人又都生性淡泊,竟然繼續隱居深山,自此在江湖上銷聲匿跡。 這些少女都是楊幽抱回來的孤兒,等她們長大成人,便去留自便。 蘇夜與她攀談一陣,覺得對方通情達理,很好說話,便直言自己的來意,笑道:“婆婆,我武功已經有了小成。但俗話說,百尺竿頭,難做寸進,只有博采眾家之長,才有進步可能,所以不得不周游四海,向各派高手請教。我貿然拜訪,是想看看古墓中是否還有人住著,順便請求一觀神雕大俠的玄鐵劍法和黯然*掌?!?/br> 楊過歸隱古墓后,將生平所學一一謄寫清楚,記錄成冊。他一生所學極為駁雜,從全真劍法到蛤蟆功無所不包,甚至還有打狗棒法。古墓弟子雖不用竹棒,卻將打狗棒法珍重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