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安靜地處理掉一批人之后,余燼選用了和聶不渡大體一致的法子:帶小孩回來培養。但不像聶不渡的強行掠奪,余燼選擇的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浪兒,亦或是從人販子手里買下的孩子。把他們帶回魔教,讓莫淵給他們講解七百八十律,將忠誠滲入骨血,讓莫隨教他們武功,將他們培養成堅不可摧的一股力量。這些事情都是莫淵莫隨去辦的,因此孩子們都沒有見過余燼,卻都已經將“余燼”這二字刻入骨髓。第84章第七十五章葉泊舟的身世又一年除夕,清晨,余燼結束了一整晚的繁忙之后推開門,冷空氣中夾雜著細碎的雪花迎面而來,吹去了一臉的疲倦。他凝視著滿地的白良久,吩咐跟在身后的黎袂:“叫人去做一盤餃子?!?/br>“是?!崩桉强粗叩姆较?,低聲應道。一路穿過干枯的梨林,他踩著沉穩的腳步一路來到了熟悉的小院。緩緩推開門,屋內熟悉的一切落入眼簾。桌椅上一絲灰塵都沒有,每天都有人來打掃,就好像這里一直都有人居住一樣。“我回來了?!彼p聲說著,拉來一把椅子坐下,以一個很放松的姿勢,然后拿起桌上葉泊舟的手記翻看了起來。等黎袂端著餃子過來的時候就見他已經睡著了,手撐著頭,另一只手還捏著紙頁,雪白的青絲傾瀉下來,柔順的散落在地上。他睡的很安靜,眉頭沒有像平日睡著時那樣微微皺起,嘴角也輕輕上翹著。黎袂小心翼翼的關上門,站在門口看了他很久很久。然后,他靜靜的退了出去,將門關好,到后院把餃子輕輕的放在了葉泊舟的石碑前。“新年快樂,五師叔?!彼p聲說。直起身子剛要離開,視線中竟出現了一個修長挺拔的身影。余燼披著著墨色大氅,發絲隨風輕揚,正面無表情的看著他。“你……你醒了?!?/br>“嗯?!庇酄a微微一點頭,大步走來,“今晚年夜飯不必叫我?!?/br>黎袂咬了咬嘴唇,想說些什么,最后還是忍住了,只道了句好。等他走遠,余燼才開口:“下雪了,你冷嗎?我知道你最怕冷的?!?/br>“魔教的餃子做的不錯,比下弦門好多了,你嘗嘗?!?/br>“師父,有時候我真的會想,若你能再回我一句,我便是被人凌遲至死也不會覺得遺憾了?!?/br>他輕輕的呵出一口氣,道:“我……想你了?!?/br>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若沒有放肆用過情,斷不會了解如今的相思寂寞之苦。晚上的時候,整個魔教都在熱熱鬧鬧的吃年夜飯,看煙火,只有教主一人,獨自默立于魔教某角落干枯的梨花林中,任他飛雪滿肩頭,巍然不動。于他而言,是極致之寂寞,也是極致之安穩。三個月后,魔教內部基本安穩下來。想造反的要么被莫隨不動聲色的處理掉了,要么就已經認清了形勢,徹底乖順下來。余燼這一回的動作,來的快去的也快,短短三個月就徹底平息了下來,卻已經將魔教結構進行了變革性的調整。此時的魔教已經不是他剛接手時候的那個魔教了。現在各分舵已經不再歸左右護法總管,而是一切動向直接上報給教主,另外設人專門負責監察,防止分舵背地里有動作。這些專人也直接歸教主管,武功高強,卻沒有一官半職,避免有人拉幫結派。而為了保證七百八十律的施行,余燼下了命令,每一個教眾都有舉報的權利,若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犯了違法的錯誤都可以進行檢舉,經過嚴密核實,最后對被舉報之人進行處置。而舉報人無論舉報得真假,都可以獲得報酬。一時間人心惶惶,沒有人敢不按規矩辦事,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誰給舉報了。但這種做法也不無缺點,一是會讓許多人為了報酬信手捏造是非,隨意舉報,增加余燼等人的工作量,二是太費錢。莫淵之前也提過這個問題,余燼卻堅定的認為這件事情必須要這么辦,但不必持續太久,三個月之后就可以撤掉了。果然,三個月后,即便已經沒有了檢舉制度,人嚴格遵守律法的習慣也已經養成了。此時魔教上上下下一派嚴整利落,狀態堪比天子軍隊。閑下來的時候,余燼開始準備整理聶不渡的其他東西。然后在書房頂部柜子上發現了一個小盒子,位置放的很隱秘。余燼一頓,抬手拿了下來。盒子上已經落滿了灰塵,余燼拿出帕子擦拭干凈,打開,發現里頭不過幾張紙。展開,竟是一封信。余燼隨意地掃了兩行,立刻就移不開視線了。坐下,讀完,余燼放下信紙,陷入沉思。那是一封信。寫信的人是易懷之。信的內容是有關葉泊舟的身世。按他信中的說法,葉泊舟曾經的確是易家的人。很多年前,易家老爺還年輕的時候被迫娶了個夫人,但他本人對這個悍婦并無好感,卻愛上了另一個女子。這個女子,就是葉泊舟的母親,曾經在一個青樓里做清倌。易老爺被她深深的迷住了,將人帶回家的時候人都已經懷孕三個月了,便不顧一切的要娶她。但正妻地位已經被占,且這女子身份低賤,便也只能做個小妾。易家老爺當年之所以能夠發家還是因為他正妻家順手幫的忙,因此在很多時候便十分軟弱,不敢違抗正妻。哪怕正妻嫉妒葉泊舟的母親,對她進行各種刁難折磨,他都不敢反抗。終于,在葉泊舟剛生下來滿月的時候,葉泊舟的母親不堪折磨,帶著葉泊舟離開了易家。一路逃竄,她最終在一個山村住了下來,有一個山野莽漢見她一個弱女子還帶著小兒可憐得很,便時常幫襯著,兩人關系越來越好,導致葉泊舟直接認為那個莽漢是自己的父親。但易老爺的正妻心腸歹毒,懷恨在心,多年以來從來沒有放棄過對母子二人的尋找,終于,在葉泊舟五歲的那一年,她的人找到了他們,將葉泊舟的母親和莽漢都就地斬殺。而剛好此時有一個下弦門的長老路過,順手救了葉泊舟,也將他帶回了下弦門。而易家,在多年后正妻的不孕之癥也終于治好,生下了易家的“第一個”兒子易懷之。如果照此說來,易懷之和葉泊舟還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不過,不是一母所生,竟然能生的如此相似,也有那么一點匪夷所思。余燼折好信紙,原封不動的放回盒子里,不禁想到,看樣子葉泊舟的身世聶不渡在兩年前就知道了,那他為何不告訴自己?但他沒有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