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3
…那孩子……是我……的……” 陸文顕仿佛已經失去了意識,但是他仍舊模糊不清地說著,那聲音似是從嗓子最深處發出來,沙啞難辨,卻也能讓人窺之一二。 陸瑛聽到外面傳來陸老太太的聲音,他的手不由自主地就壓在了陸文顕的口鼻上,直到陸文顕那雙眼睛變成了死灰色。 陸文顕說的話是真的? 如果他沒有想錯,陸文顕早就與許氏有了首尾,那么顧瑯華就是他們所生?這件事傳開會怎么樣?顧瑯華要怎么留在顧家,陸老太太也不可能要這樣一個孫女。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陸文顕臨死之前卻還想著要害人。 陸瑛不禁曬然一笑,他輕輕地推開了窗子,天還沒有完全亮起來。 一個人死的太快,也是福氣。 他這樣親手捂死生父的人,又能得到什么好下場?他閉上眼睛,就能看到陸文顕在盯著他。 不知道為什么,他就是喜歡顧瑯華那如沐春風般的笑容,她眼睛里流露的關懷,真真切切,沒有摻雜任何的東西,他從來沒想過,還會有一個人就這樣純粹的望著他。 如此的溫暖,將他心頭沉積的冰雪一片片融化了。 他還不知道什么是所謂的愛意,但是他知道他等待的就是這份關懷和陪伴。 如果他們就是沒有緣分在一起呢? 或許沒有了這份溫暖,最終他也會變成陸文顕那樣的人。 陸瑛撇開臉,桌邊的瓷盤映照著他儒雅的面孔,陸瑛整理氣息,讓自己變得謹慎而莊重,然后大步走了出去。 …… 京城,皇宮。 內侍快速地在大殿里穿梭著,吩咐宮人,“快,將簾子放下來?!?/br> 四面的簾子落地,大殿里立即昏暗下來。 一只中間被挖了空洞的屏風快速地被挪到了中央。 終于一切準備停當,宮人輕手輕腳地退了下去。 皇帝穿著一身常服,走到了墻面前,然后揮了揮手。 內侍應了一聲,立即吩咐,“上去吧?!?/br> 手執燭臺的女官步步上前,站在了那屏風的后面,然后將燭臺捧起來,燭光順著屏風的小孔,投射到墻面上。 倒立的燭火影子立即出現在皇帝眼前。 皇帝頓時笑起來,揮揮手,“你的臉挪一挪,我怎么看不到你的臉?!?/br> 女官不知怎么做才好,不停地挪動著燭臺。 皇帝皺起眉頭,“我讓你往前挪?!?/br> 女官不敢怠慢,卻手忙腳亂中,讓一串蠟油淌下來,隨即她嚇得松手,燭臺也掉落在地,女官跪下來告饒。 燭火沒有了,皇帝也是去了興致,揮了揮手,立即就有內侍上前將女官拉了下去。 簾子重新被拉開,大殿里的光照的皇帝瞇起了眼睛,臉上也出現幾分煩躁的神情,他將手里的放下來。 皇帝開始在大殿里踱步,“你說他們是怎么發現的?” 司天監的董禮忙上前,“墨子及其弟子都熟知天文、算學又多次經過了例證才有此書……” 眼見著董禮又要經過一番老生常談,皇帝揮了揮手,“聽說西夏有一塊琉璃,比大齊工匠燒制出來的要清透,放在屋子里卻能透過它看到屋外的景象,是不是真的?” 董禮捋了捋下頜的胡須,“琉璃出大食諸國,應該是西夏從大食國貿易來的?!?/br> 皇帝興沖沖,“如果我們與西夏和談成了,重新開設榷場,那些東西也就能源源不斷地到齊地,”說著揮了揮手,“就像太祖說的那樣,那些蠻夷,雖然自稱為帝,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國,今天還有說不定明天就沒了,但是這些人整日里像螞蟻一樣擾亂邊疆,弄得朕不勝其煩,如果能和談,大齊也省了國力去應對?!?/br> 皇帝袖子一甩,坐在龍椅上,“沈昌吉卻將差事給朕辦砸了,讓那個西夏人逃出大牢,如今西夏那邊送了國書派了使臣來大齊,” 董禮立即彎下腰,不敢再說話。 沈昌吉是皇上身邊的人,就算犯了錯也要皇上來處理。 董禮低聲道:“皇上,微臣以為此事也并非沒有挽救的余地?!?/br> 龍椅上的皇帝目光深沉,“愛卿有什么良策?” 董禮不敢怠慢,“微臣以為,兩國和談乃是大事,既然西夏已經派出使者,也許……并不會真的在意樞銘之事……” 皇帝冷笑一聲,眼睛中迸射出冰冷的光。 大殿里死一般的沉靜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皇帝道:“他們當然不在意,他們趁機救走了樞銘,已經得了便宜,在和談上已經占了先機,如今少了一個交換條件,不知道還會提出什么新要求逼大齊答應?!?/br> 皇帝瞇起眼睛,“如果再談下去,恐有失大齊的威儀?!?/br> 董禮低聲道:“那如果是太后一定要和談呢?無論談出什么結果,皇上都可以掌控,文武百官就算有什么微詞,也要怪在太后身上?!?/br> 皇帝目光一閃。 董禮道:“無論怎么做,主動權都在皇上手里?!?/br> …………………… 今天第二更,晚一點來三更。 請大家繼續投票吧~ 求月票,求打賞,求推薦票,求留言。 ☆、193.第193章 局面 皇帝站起身向董禮走過去,董禮低著頭不敢再說話。 “你收了沈昌吉多少的好處?” 皇帝威儀的聲音從背后傳來,董禮嚇得立即跪在地上,“微臣不敢?!?/br> 皇帝冷笑,“你們是長了本事,一個去江浙假公濟私,用朕的皇城司去對付鄉紳,卻丟了西夏的俘虜,一個收受賄賂替他說好話,你們還有什么不敢做的?” 董禮一頭磕在地上,“微臣……微臣只是覺得……沈大人雖然有錯,卻對皇上忠心耿耿?!?/br> 皇帝怒不可揭,“他對朕忠心,就該照朕的吩咐去做,”說著指向桌案上那厚厚一摞奏折,“那些都是彈劾他的奏折?!?/br> 董禮半晌才道:“沈大人這些年得罪了太多的朝廷官員,現在出了事,自然是要被彈劾……” 董禮的話跟沈昌吉遞上來的奏折不謀而合,沈昌吉雖然有錯,那些文武百官也是想要借著這個機會除掉沈昌吉。 皇帝覺得心頭的舊傷疤被人揭起來,當年他要重用皇城司,朝廷里的那些老御史就上奏折百般阻擾,后來不管他要做什么,那些人都會站在太后那邊抬出先皇來壓他。 說什么他改依照先皇遺訓整飭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