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到之后剩有余糧,等到經驗豐富了之后,畝地的產量更是節節攀升,加上海外的三季稻已經研制出來,對于吃這個方面,溫樂早已經可以不必擔心了。就算是被大軍壓陣圍城,憑借這些糧倉里的糧食,賦春人可以吃的飽飽的跟他們耗上一整年不成問題,加上郡城內實際上也有安全地域的耕地,解決了百姓的口糧,那許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賦春的鹽、糧、財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這種感覺確實是相當不錯,而衙門里許多因此無事可做的部門也并不空閑,海運、鮮花、油脂、蔬果什么都需要人為管理。僅僅是當初一個玩樂一般建立起來的養殖場,如今也發展到了相當可觀的規模。事在人為,就連養殖場里的糞便在經過發酵之后都成了可以賣錢的東西,沒有什么比這玩意兒更適合用于養地,賦春城的百姓每年冬季來買糞便已經不是稀奇事兒了,同理這種養殖業在各個郡縣也普及開來,算是為縣城又增加了一份進項。溫樂尤其討厭和手底下的人猜猜度度,他索性就開出朝廷給崗職規定的俸祿雙倍給官吏,若是犯了事兒不管是誰都往死里折騰,如此一來,許多人倒看在高昂的薪俸的份兒上謹慎了許多,而民間許多人也因為被官吏的薪俸刺激到,從而在學堂內加倍努力的讀書。這樣很好,至少在短時間內賦春是在穩步上升的,并沒有出現什么傷眼的簍子。外島上的兵營,如今已經需要兩個島嶼來容納,另外還需要第三個島嶼用來實戰演練。從一開始的幾千人規模,慢慢的演變至如今,溫潤在其中投注了相當大的心力。這些壯丁大多是在西北方向,邊關這些地方招募來的,天生就比賦春人要壯實一些,一個個力大如牛,隨意可以扛起沉重的貨物。他們大多都比較老實,年紀也在二十歲左右,一簽就簽署二十年的賣身契,每年每人都能拿到十兩銀子,這在很多地方來說,簡直是一個高到不可思議的價格。溫潤給他們的訓練除了叢林實戰以外,偶爾還會專門組織隊伍去剿匪,洋面上的水匪總是春風吹又生,受災的都是沿岸的百姓以及往來的船只。賦春沿岸,溫樂做海運,都會偶爾受到這些人的威脅,于是剿匪并且摸到匪巢繳獲賊贓這回事就成了溫潤還算是比較支持的額外業務。匪巢里一般都堆的是真金實銀,每次的收獲都相當可觀,加上匪船以及某些剛入行的兵丁繳獲,豐厚的收成是如今負責帶領島嶼軍營的溫煉相當熱衷的。溫煉如今習武已經相當有成,一拳能打死牛,就是對打仗謀略仍舊是沒長進,讓溫樂很是放心不下。他到了這個年紀,又不是溫樂他們這種特殊情況,照理說應該要娶妻了,但這皮小子卻好像完全沒有要成家的概念。溫樂跟他提過娶妻的事情,他倒是沒有特殊的意見,只是好像并沒有喜歡的女孩兒,賦春這地方的姑娘溫樂基本上沒有相當滿意的,所以每次韋氏給溫樂看親事的時候,溫樂都用溫煉的條件跟媒婆帶來的姑娘畫像匹配。看著自家弟弟雄赳赳氣昂昂耍槍傻笑時的模樣,溫樂便時常為此憂慮嘆息。又是兩個月,諫親王的信件沒有到。直到十月份,溫潤也再沒有等到諫親王每兩月必然送到的信,結合了不久前去臨安聽聞到的諫親王重得皇帝寵幸,又握十萬兵權的消息,兄弟兩人越發憂心了起來。第一批刺客是在不久之后就到的。睡到午夜時分,侯府圍墻的電網忽然報警,諸人趕到的時候,總共抓到了七個人,兩個已經被電的焦黑,都保持著手抓電網掛在墻上的姿勢,等到被電流麻痹想要松手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另外五個都是摔倒院墻外頭被電的人事不知的,他們大概逃得要幣前兩個迅速一些。這是侯府內的電網第一次起作用,將所有人都給嚇得不輕,一直到忍冬帶人關閉了電網的能源后,還是沒人敢去把掛在電網上的兩個焦焦脆脆的人給放下來,他們最后是被人用棍子凄慘的扒拉下來的,死的一點尊嚴也沒有。在那五個人還未醒來沒有言行拷問的時候,第二撥刺客又來了,他們好像沒有和前一波通氣,這回又全軍覆沒在鐵網上。無往不利的城墻讓溫潤對溫樂很是側目,溫樂一邊裝無辜一邊監工侍衛們將鐵網上燒焦的黏在上面的皮rou給刮下來。兄弟兩個都很明白,這是山雨欲來了。這些刺客都是死士,恢復神智后還未睜開眼就咬舌自盡了,根本問不出更多的東西。賦春城開始戒嚴。56、第五十六章每日都有大量的外城居民挑著農副特產進城來販賣,緊鎖大門這種事情是行不通的。不過好就好在每日來來往往村民們都有些臉熟了,遇上了不熟悉的外鄉人許多都能一眼發現不對勁。不過溫樂吩咐的戒嚴并非是讓人無法進城,而是在發現可疑的人后立刻就要留心他們的行動,最好能派人跟從,找到窩點,再一具端滅。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壞主意,但除了直接殺到京城取了皇帝的性命,再沒有一個方法能比這樣解決更好了。溫潤很愧疚,于是他更加努力的試圖去改變現狀。一開始知道這些變故的人只有隸屬溫樂和溫潤一手管轄的手下,韋氏是不知情的,等到第三波刺客折損后,韋氏終于得到了消息,卻被態度強硬的溫潤強行送上了去海外的商船,連帶著溫道庸一起離開,避避風頭。第三波刺客不知道怎么的避過了鐵網的威赫,但進了侯府以后還是被機關打敗了,雖然侍衛們在最快時間內就卸掉了活口的下巴,但他們終究是有備而來的,用舌頭弄破了包裹毒藥的蠟丸,最終還是死了。自那之后,有那么一段時間,賦春風平浪靜。好像那些刺殺從未發生過一般,十月初,便是皇帝四十歲的壽辰。這是個大生日,且對皇帝來說是三喜臨門,其一他終于有了一個活得好好的兒子,且這個兒子據說還聰明伶俐精怪可愛,其二是他到了不惑之年,對朝野內政的掌握也比剛登基時強了許多,不用事事依附著諫郡王來下決定了,而其三……冊封太子的圣旨并未讓多少人感到意外。皇帝壽辰的第二天,那位“生來好命”的皇子殿下便擁有了全天下第三高的顯赫身份,不過朝堂內的風向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