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理由來造反,想取而代之。少年一笑:“朕說了,待我先去擊退吳東蠻子再清算不遲,誰想造反,有種盡管來?!?/br>“……這這……那陛下親征,京中誰人監國?”少年沉思,明亮地眼眸掃來掃去,掃到云潤生時,云潤生嚇一跳,連忙擺手,有模有樣道:“陛下,在下是方外之人,不問紅塵事?!?/br>“噗?!鄙倌赕倚Γ骸半抻{親征,命云真人隨行左右,真人可應允?”云潤生微笑,“陛下之令,莫敢不從?!?/br>“哈哈哈……”少年最后點兵點將,讓準備退休頤養天年的老相爺監國。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快指定了近衛軍統領,隨行官員,提萬全為大內總管,未嫁的公主一切照舊,皇子中,除了有封地的,唯獨剩下最小的七皇子被新皇放出來,待遇和往常一樣。只是從皇子變成了皇弟。第二日。新皇登基,昭告天下。國難當前,賦稅可免。叮囑百姓勿要忘了秋收冬藏。百姓們奔走相告,歡呼雀躍又忐忑不安,新皇終于登基了,不知道是個什么樣的皇帝?是先皇的哪個兒子還是兄弟?新皇有沒有先皇厲害?新皇能不能結束戰爭,能不能奪回丟失的疆土,能不能讓他們過上從前的好日子。當下免除的賦稅并不能讓每一個百姓安心。就在百姓們迷糊觀望時,登基大典的當日,沿海傳來捷報,東瀛水師已全面潰散,一位孫姓猛士立下首功,不但擊敗敵軍水師,還生擒了上千俘虜,不日便會上京獻俘。新皇當即便下了一道圣旨,封孫姓猛士為威武將軍,坐鎮明州。一時間,滿朝文武喜極而泣,累了這么多日,終于迎來一個好消息,而且恰恰就在新皇的登基大典時!真是吉兆??!人心無不振奮,百姓們如吃了一顆定心丸。“太好了太好了!我慶國還是有救!”“咱們偌大的慶國,當然少不了能人將士!”“新皇有福??!新皇乃慶國之福!”“新皇一登基,沿海強敵便潰敗,不愧是真龍天子!”忽然間,頭頂的晴空傳來異樣。新皇登基這一日,京城萬千的百姓都親眼見證,他們頭頂上的青天,一條傳說中才有的火鳳驟然出現,華麗登場,一路輕鳴呼嘯,繞著京城盤旋飛舞,那火鳳一身金紅羽翼,拖曳著百丈長的尾巴,所過之處留下蜿蜒的紅光,京城的整片天空都是火紅火紅一片,映亮了每一個人的臉龐,火熱了每一個人的心跳。“鳳凰!鳳凰!乃祥瑞!”“鳳凰于飛,擇良木而棲……”“天兆,這是祥兆??!陛下乃真龍天子!”萬千百姓拜倒在地,仰天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翻江倒海的聲音從宮外傳進宮內,登基大典上,仰天看著火鳳起舞的少年天子露出滿眸動容的笑意。朝堂下,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無不敬服,紛紛跪倒,自此祥瑞一出,還有幾人敢妄言新皇之威!人群后,一直靜靜注視少年天子的男人滿臉無奈的縱容。你要去看大好河山,我便陪你一起走遍。你要稱王稱霸當大佬,我照樣為你吶喊助威歡呼起舞。你要做真龍,我便為鳳,永遠伴隨左右。男人的念頭才閃過,火鳳翩翩起舞的天空霎時間出現一條水藍的巨龍,那巨龍足有百丈長,其威武不可估量,那巨龍一聲龍嘯,山河震動,郎朗晴空細雨漂浮而下。跪成一片的百姓和官員,無一人敢妄動起身,個個都激動地渾身顫栗。是恐懼,還是興奮!是興奮??!這是他們慶國的新皇!他們慶國的真龍天子!龍鳳呈祥,天佑大慶——被貶為庶人的太子殿下,此時在侍衛的看守下傻傻仰望著天空那龍鳳呈祥的盛事和百姓們如潮水般的呼聲,心中最后一點妄想隨之煙消云散。火鳳與水龍交相輝映,在天空嬉鬧飛舞。天空之下,少年天子靜靜仰望。人群后,黑衣男人滿臉含笑。忽然間,隔著遠遠的二人目光流轉,相視一笑。第61章旺夫之相宏恩三十三年秋,十月二十二日,先皇駕崩,傳位于第三皇子宋毓秀。十月二十八,新皇登基大殿當日,天現吉兆,龍鳳呈祥,舉世皆驚。那一日,新皇的名字被老百姓牢牢的記在了心里,那一日,新皇御駕親征,只佩戴一千騎便直入潛江。新皇登基的第二日,整個京城的老百姓再次因新帝而歡呼沸騰。只因為一夜之間,家家戶戶的枯樹返春,老枝開花,田地里,已收割的莊稼竟再次碩果累累!老百姓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相信這是新皇帶來的奇跡。這是萬象更新的大吉兆!家家戶戶歡聲笑語,忙碌于田地里今年第二次的大豐收。盡管先皇的國喪尚未結束,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們還在披麻戴孝,可這些人眼睜睜瞧著神仙戲法似的奇事,臉上的笑容再也繃不住,淚水還是要流,可嘴角卻扭曲的咧開,拉扯出奇丑無比又難以克制地笑容。老皇叔倚老賣老,直接稱病退出了守靈,告別欲言又止的老相爺,老皇叔轉身便急吼吼地沖回去,嘴里迫不及待催促小廝:“走走走,趕緊回家看看我的花花朵朵?!?/br>皇宮內所有在秋日里逐漸蕭條發黃枯萎的植物一夜之間全部返春,御花園更是姹紫嫣紅一片,連先皇停靈的宮殿前是紅花點點。一個早晨接連不斷的有人傳來喜訊,道是田地里已經收割完成的莊稼竟再次結滿果實。老百姓們全都蜂擁而出,背著籮筐扛著扁擔興高采烈地去收割糧食。一個接一個的喜訊勾的眾人心頭癢癢,哭的心思都淡了。恨不得立刻沖去各家的田地里瞧一瞧,見識見識新皇吉兆后所出現的神跡。最后,連老相爺都耐不住,偷偷去了最近的皇莊,眼見幾乎壓彎枝頭的高粱,老相爺激動地嘴唇哆嗦:“陛下,真乃天佑之主!萬民之福!”本來許多認可宋毓秀稱帝的官員和皇室心里頭壓力大,無不擔心宋毓秀坐不穩這個位置。期望武功高強地新皇去了邊關后能力挽狂瀾擊退吳東賊子,如此才可以震懾立威,讓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打消妄想。誰會想到新皇登基,眨眼間就讓京城百姓,文武百官皇親國戚們通通拜服,登基大典上的龍鳳呈祥實在是震懾人心,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吉兆,戲文中也不敢這般寫,那火鳳的華麗,那巨龍的威武,至今還在眾人心中回味,多少文人雅士一夜之間留下數之不盡的詩詞歌賦丹青畫卷,國喪期間,本是空落的酒樓茶館再次人滿為患,低調行事的書生們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