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7
明姚翠花存在過的,不過是一個小土包,和他們腦子里面為數不多的記憶。 姚翠花走了,日子還得繼續。 甄珠看著越來越沉默寡言的甄剛,提議帶他出去走走,散散心。 甄剛搖頭拒絕了。 他的老思想里面,婆婆爺爺就該帶孫子。孩子還小,沈丹丹和甄磊都有工作,他離不得。 甄珠只能陪著甄剛在a省住下。 辛庚揉了揉自己的太陽xue,一個頭兩個大。 他之所以選擇換崗位,不過是想要多陪陪老婆孩子。 誰知道,卻是隔得越來越遠。 孤枕難眠的滋味,誰試過誰知道??! 時間是治療一切傷痛的良藥。 當小豆子不再找老祖宗,甄剛看著孩子們的時候偶爾會露出笑臉,甄珠不再像快被風吹走的紙片人……窗外已經響起了蛙聲蟲鳴。 甄珠整整一年都沒有正經工作過了,白飛卻難得的沒有催促。 就在白飛以為甄珠還要再養一段時間的傷,默許了甄珠一個長假的時候。 這妞居然不領情,悶不吭聲的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這部電影和甄珠接拍的任何一部片子都不相同。商業片女王甄珠自己獨立制作的第一部片子,居然是文藝片。說出來,很多人只怕都不會相信。 可這部名字叫做的電影,卻是不折不扣的文藝風格。 電影的主題一般來說只有三個:愛情,親情,友情。 這部電影就是講的親情,甄珠心里的親情。 或者說,這完完全全就是甄珠為了紀念姚翠花,特別定制的作品。 影片講述了居住在鄉村的老人阿依,在一個暑假突然迎來了不速之客——來自城里的外孫。 當一個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回到鄉下,和衰老的外婆生活,可以說,無疑就是一場災難。 從大城市回到游戲機、電池都沒得賣的鄉下生活,讓孩子心生不滿。 孩子每天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外婆只是愧疚不已。 阿依和孩子思想上的分歧讓他們之間的相處充滿了矛盾。年齡的差距,認知的差距,讓他們的相處橫生枝節。 老人家默默包容著孫子的一切,漸漸的,孩子也體會到外婆的良苦用心,適應并喜歡上了鄉下生活。 只看到內容簡介,白飛就知道甄珠選這部片子的主要原因。 也正是這個原因,打動了甘寧。 夏天還沒有開始的時候,這部片子在姚家村開拍了。 班子是強大的。 甄珠負責主要劇情、監制和投資,陸念慈負責編劇,徐伯之負責拍攝,甘寧出演外婆阿依,化妝師是白飛…… 甄珠第一次躲到幕后,把甘寧推到臺前。 如果說出去,這種cao作,還不知道驚呆多少人--甘寧息影多年后的復出之作,居然是這樣一部小成本的電影。 的確,拍攝地甄珠就選在姚家村,成本能不小嗎? 除了節約成本以外,更多的原因則是:小橋流水小荷塘,籬笆小院大青山,都是甄珠最愛的風景。 沒有什么地方,比這里更能展現甄珠的親情。 沒有開機儀式,沒有任何宣傳,這部紀念親情的電影就這么簡簡單單的開始了。 甘寧頂著一頭花白的齊耳短發,扮演著孤苦伶仃的守著自己的小院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阿依。 一畝三分地,是她的全部。 她唯一的女兒為愛出走,已經很多年沒有回來了。 阿依每天都要穿過村子里面狹長的石板路到小橋邊看一眼。 她的女兒就是從這里離開的家。 一天,三短一長的敲門聲打破了阿依的平靜。 一個素味平生的陌生男人,在阿依的院子前,把一個孩子托付給了她,并告訴她,“她的女兒回不來了”。 祖孫倆的生活就此開始。 一向傲嬌愛美的甘寧,第一次沒有變得美美噠,而是為了貼近角色,把自己弄得老了十歲,丑了一倍。 只是隨著年紀的變化,閱歷的增加,甘寧已經不那么介意外在了。 小演員出身演藝世家,雖然才七歲,已經是個小戲骨了,祖孫倆從陌生到熟悉,從針鋒相對到溫情盡顯,倆個人演起來也算是水到渠成。 到了殺青的時候,甘寧和小演員高磊已經成了忘年交。 沒有太多的配角,也沒有復雜的劇情,最簡單的片子,卻用了甄珠最多的心力。 以至于拍完以后,甄珠又病了一場。 徐伯之皺著眉頭,在小星星的安排下,把甄珠送去了y省。 辛庚看到骨瘦如柴的甄珠,第一次對著她發了火。 然后? 自然是認命的負責照顧甄珠,并監督她每天運動。 ☆、第415章最佳新人 甄珠病了,后期制作全都被徐伯之和甘寧大包大攬了過去。更新最快 等到甄珠病愈,片子已經剪輯得七七八八了。 甄珠提出了自己的唯一要求,片子里面插曲,由她來唱。 甄珠的歌喉,全國皆知。 既然她愿意獻聲,甘寧和徐伯之沒有不同意的道理。 九九重陽節的時候,這部小成本電影上映了。 甄珠、甘寧、徐伯之、陸念慈,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圍脖上推了一下,就算是宣傳了。 真是有夠不走心的! 可偏偏很多人就吃這一套。 上映第一天,就迎來了影評界的一邊倒。 有人說:甄珠拉來一幫大牌坐鎮,并演唱主題曲,甘寧主演,陸念慈編劇,徐伯之掌鏡并剪輯……華麗的陣容卻沒有讓影片變質褪色。甘寧仿佛脫胎換骨,演出一個平凡但偉大的外婆角色,絕不欺場,每個細節都拿捏到位,值得再奪一次影后。 還有人說:年度吸淚大片,剩下半年不可能有另外一個片子能讓人如此飚淚了。各部門在這個電影里配合出極佳的化學反應,一看片尾字幕嚇一跳,本以為是小成本的柔情之作,結果從攝影到剪接到音樂,全是大卡司,然而這些大卡司在這個片里完全不得瑟,誰也不出挑,所有部門都渾然天成,太不容易了。 還有某導演這么評價:很輕的影片,很重的生活。影片傳遞的社會意義要大于電影質量本身。 也有觀眾說:不造作,不刻意,娓娓道來,比某些匠氣十足的煽情電影好多了。做藝術的敢不敢真誠一點,就好像這樣。 甄珠只想著自己心中的親情,壓根沒有想過成本,更沒有想過投資收益,卻意外的得到了更多。 當下半年頒獎禮上,甄珠本著幫助甘寧再摘影后桂冠的心參加頒獎禮,沒想到自己也拿著最佳新人導演獎, 當燈光打到甄珠身上的時候,甄珠真有一些方。 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