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
,但最重要的卻是兵勢。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圣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br>殿內一片寂靜,只余少年清雅的聲音如冷冽的泉水般,安然響起,“天地人三勢皆備,便可一戰?!笔捄Z氣清談卻斷然說道。“若選擇不戰呢?”嚴慕辰不自覺地略略前傾身體,開口問道。“不戰自然是要修養生息,但卻不可不戒備。應派人在邊關探查燕國與齊國的情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兵馬也應不斷習練,夫軍無習練,百不當一;習而用之,一可當百。故古人曰:‘不教而戰,是謂棄之?!衷唬骸迫私堂衿吣?,亦可以即戎矣?!粍t即戎之不可不教,教之以禮義,誨之以忠信,誡之以典刑,威之以賞罰,故人知勸,然后習之,或陳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卻之,別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萬人,可教三軍,然后教練而敵可勝矣?!?/br>“如此說來,你這‘不戰’也是為了‘戰’而準備的?!壁鲇H王微笑著開口說道。“所以說戰或不戰應該是有一個時間限制,在一段時間內的不戰,并不代表以后不會戰,所以陛下的問題并非是兩者之間的選擇,而是什么時候該戰?!笔捄⑽⒁恍?,一時忘了洪公公的告誡,抬起頭直視著嚴慕辰認真地說道。第一次清楚地看到少年的長相,嚴慕辰這才發現,他這位新科解元居然還有一副如此出色的容貌。蕭寒的回答出乎眾人的意料,然而一些聰慧的卻知道,這個答案最和圣上的心思,無論是休養生息還是養兵蓄銳,最后都是要戰的。臥虎側塌,豈容他人窺視,燕齊兩國的挑釁嚴慕辰絕對會讓他們付出代價。“若朕想現在發兵,就像剛才的兩位舉子所說,到時北西兩地發生動亂該如何是好?”嚴慕辰雖然滿意蕭寒的答案,卻依舊想知道少年還會不會有其他的驚人之語,“萬全之策,發兵之前應先攻打北西兩地,此舉若謀劃得當,不僅不會犧牲兵源,也可在與燕奇兩國開戰前,以北西之戰磨練出一批悍勇之兵。西戎之性,勇悍好利,或城居,或野處,米糧少,金貝多,故人勇戰斗,難敗。自磧石以西,諸戎種繁,地廣形險,俗負強很,故人多不臣。當候之以外釁,伺之以內亂,則可破矣?!?/br>西戎各族成員復雜,且因為生活資源缺乏,所以人人好斗,因此西戎之人只服從強者,這也就意味著人人都認為自己有機會登上高位,所以應從內部下手。蕭寒細致地分析道,兩旁對西戎有所了解的官員越聽心中越是不住點頭,一些人已經開始在心中謀劃如何離間西戎各族,使其陷入內亂之中了。嚴慕辰思索著蕭寒的話,眼神越來越亮,連忙追問道?!澳潜钡夷??”“北狄的情況更復雜一些,北狄居無城郭,隨逐水草,勢利則南侵,勢失則北遁,長山廣磧,足以自衛,饑則捕獸飲乳,寒則寢皮服裘,奔走射獵,以殺為務,未可以道德懷之,未可以兵戎服之,昔日不戰者,原因有三。唐卒且耕且戰,故疲而怯;虜但牧獵,故逸而勇。以疲敵逸,以怯敵勇,不相當也,此不可戰一也。唐長于步,日馳百里;虜長于騎,日乃倍之。唐逐虜則赍糧負甲而隨之,虜逐唐則驅疾騎而運之,運負之勢已殊,走逐之形不等,此不可戰二也。唐戰多步,虜戰多騎,爭地形之勢,則騎疾于步,遲疾勢縣,此不可戰三也。若要破北狄,則莫若守邊。守邊之道,揀良將而任之,訓銳士而御之,廣營田而實之,設烽堠而待之,候其虛而乘之,因其衰而取之,所謂資不費而寇自除矣,人不疲而虜自寬矣?!?/br>北狄騎兵強大,唐兵則善于步戰,又兼之沒有地形之勢,所以以前的君主才一直沒有派兵攻打北狄,而現在若要打下北狄,應固守邊關,做好各種準備,趁虛而入,才有機會。殿內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經都集中在蕭寒身上,其余四位舉人早已經心服口服,退守一旁,聽著蕭寒的良策,識趣地沒有再開口。說完北狄,殿內陷入一片沉思之中,一些官員對北狄的認識其實比蕭寒還要深入,但是他們都沒有六號這個整合資料的專家,所以沒有總結出北狄的特點,也不知為何唐國兵強馬壯卻總是攻不下北狄一個小小的民族聚集區?,F在聽蕭寒這般分析,才知并非是唐國不強,而是在北狄作戰,北狄才是占盡了天時地利與人和,唐國又對其沒有足夠的認識,這才會屢攻不下。“如此說來,難不成便拿不下北狄了嗎?”蕭顯開口道,他一直在域鎮關作戰,對北方的情況了解有限,若是北狄真的如蕭寒所說,難道唐國便拿一個彈丸之地沒有辦法了嗎?“不會?!笔捄⑿Φ?,“我知諸位所想,只要唐國派出足夠的兵力,自然可以輕易消滅北狄,但一來,我唐國四邊并不平靜,不能輕易調動兵馬,二來一個小小的北狄,唐國出冰太多,反而顯得將帥無能,以勢壓人,最后,陛下所問的是處理北狄后,還要發兵燕奇兩國,所以在北狄我們自然不可浪費太多兵力?!?/br>“你可有良策?”蕭顯看著眼前輪廓熟悉的少年,再次開口問道。蕭寒這一次卻是搖搖頭“學生畢竟才疏學淺,對唐**務了解太少,只是斗膽稍作分析,出兵之事還需陛下與王爺幾人共同商討?!?/br>……你這還叫不了解,旁邊幾位舉人心道,對視苦笑一聲,若這般的分析還要不了解,他們四人豈不是比三歲孩童還無知。六號卻覺得蕭寒今日所說已經夠多了,蕭寒并非沒有良策,只是既然已經為眾人分析道這種程度,若還是沒有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他才會對唐國的文武百官感到失望,而且看圣上與幾位親王,王爺的表情,分明是心中已有初步的想法,蕭寒也不必太過鋒芒畢露,否則,困擾唐國朝廷幾個月的問題,被一個十五歲的新科解元破解,到時,蕭寒的處境就會很麻煩了。嚴慕辰聽得蕭寒的回答,心中微微一愣,旋即一笑,他太著急了,目光落在安靜沉穩的少年身上,嚴慕辰心中是萬分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