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2
活讓我閨女嫁給他啊,我覺得我閨女的相貌就和狀元夫人似的。 文昌帝君:相信我,要是你閨女嫁給他,他這輩子也考不上狀元。 傅舅母:憑啥???說我閨女沒那個命嗎? 青青:因為那樣的話,他就不是我爹了! 徐狀元:…… 第36章 書畫鋪子 徐鴻達回家祭祖的事, 整個縣城的人都知道,因此徐鴻達一家人上完墳后, 才發現自家來了好多親戚, 連出了五服的族人都來了,拿著族譜說認親。徐家世世代代都是土里刨食的農民, 一百多年前遭遇大旱, 一家人都逃荒,別說族譜了, 人都找不全。如今這族譜還是徐鴻達的爺爺的爺爺那輩開始寫的,后來又斷了聯系, 徐鴻達這支, 寫到他爹的名字那就沒了。 徐鴻達的爺爺和親爹都是單傳, 基本沒什么親自走動。還是因無意間救了徐鴻文的親爹,兩家續起來,才算認了親, 逢年過節的也算有個來往的親戚了。其他的,打徐鴻達他爹那輩就沒見過。 徐鴻達看著那破破爛爛的族譜, 倒是起了個念頭,先請那些八竿子遠的親戚去吃流水席,自己則拿了族譜叫上大哥、徐鴻文進去商議。 徐家這些年也存了不少銀子, 加上手里的胭脂鋪的分紅,徐鴻飛每年的孝敬,徐婆子也有個一兩千兩銀子了。徐鴻達琢磨著自己也算走上仕途了,索性把祠堂、家譜、家規家訓都立起來。自家出銀子, 讓大哥當族長,再買些祭田之類的,產了出息讓族里聰明肯學的孩子去讀書,也將家族壯大起來;若是那些人不樂意,索性趁機就分出來單立一支。 徐婆子雖然平時將錢握的緊,但在兒子決定的事上,她向來不含糊,兒子是狀元,兒子說啥都是對的。當即,徐婆子把寧氏幫她兌換的一千五百兩銀票拿出來給了徐鴻達。另外還有還剩四百兩作為家用。雖說寧氏每個月有大把銀子進賬,京城買宅子的錢也用的寧氏的私房,但日?;ㄓ?,徐婆子堅決不肯用寧氏的私房,媳婦再有錢也是媳婦的,總不能讓她養自己徐家老小,在這方面,徐婆子十分有原則。 等親戚們吃完流水席,又換上鄉親們去吃,徐鴻達把這些徐家的人都叫在房后頭的空地上,說起建祠堂換族長買祭田的事。 先時拿著族譜那家,原就想和徐鴻達這一支恢復走動,家里出來一個狀元,說出去也風光。既然狀元想要建祠堂買祭田,這是造福宗族的好事,說不定自家也能沾光,自然沒什么不依的。至于族長一職,徐家這些人也同意讓徐鴻翼擔任。 既然這個事定下來,徐鴻達找了里正買了塊空地建祠堂,徐家這些子孫們雖然不出錢,但是不能不出力,都得留下干活。 莊稼人都是干活的好手,幾十個族人,加上雇的泥瓦匠一個月功夫就建起了一座氣派的祠堂。徐鴻達重新抄寫了家譜,由族長徐鴻翼領著舉行了儀式,鄭重的將族譜掛了上去,又將家里幾代的祖宗牌位擺了進去。 徐鴻翼又宣讀了家規家訓,無非是家族子弟要戒逸樂、戒賭博、戒酗酒、不得欺壓鄉鄰等十余項,又有遵孝道、友兄弟、睦宗族等幾條。立好了祠堂,徐鴻翼又在附近買了一百畝地,上等田中等田都有,雇傭族里貧困的人家耕種打理,每年田里出產的銀子用來修繕祠堂、贍養無子孫的貧困族人,以及資助祖里清貧又上進的子孫讀書。 今年第一批的孩子,是徐鴻達親自挑選的,既要品性好又要肯吃苦肯上進,再一個確實是讀書那塊料才行。讀書的銀子也不直接交到孩子家人手里,而且每年直接送到鎮上的一家學堂去,束俸、書本筆墨、讀書期間的飯費一概包含。 徐鴻達整日忙碌家族的事,朱朱和青青帶著沈雪峰、朱子裕兩個逛遍了附近的村鎮,沈雪峰來之前說考察民情倒真不是空話,他到每個村里都細細問了村民的家境、每畝地的產出,豐年如何災年如何。因平陰鎮盛產玫瑰,許多村子都以此為生,沈雪峰也都挨個轉了一圈,回來后詳細的寫了下來。 等每天忙完這些,幾個人就去了鎮上逛一逛。朱朱和青青打小也沒怎么逛過,對這個繁榮的小鎮也很好奇,四個人一路逛一路吃。朱朱的鼻子十分靈敏,無論的酒樓還是小攤,她總能找到最好吃的東西。 轉眼一個月時間過去了,徐鴻達一行人要返回京城,徐婆子因為連續兩次趕路,身子骨有些吃不消,準備在家里住上一年半載的,也幫著王氏照看照看家里。 徐鴻達等人回到京城已經是七月中旬了,沈雪峰風塵仆仆的回了家,沈夫人準備淚眼婆陀的迎接自己旅行勞累的黑瘦兒子,結果沈雪峰一進門,沈夫人的眼淚就憋回去了,沒黑沒瘦,還胖了! 沈夫人懷疑的睨著他:"真去體驗民情了?" 沈雪峰深受打擊,拿出自己寫的密密麻麻紙張給沈夫人看。沈夫人瞧了兩眼就放到了一邊,笑瞇瞇地看著兒子:“你也回來了,咱說說你成親的事?” 沈雪峰認真地看著沈夫人:“要笑起來爽朗的、吃飯看著香甜的、還得懂畫的姑娘!” 沈夫人覺得心好累:人家相個媳婦看家世人品相貌就好,到她這還要陪吃飯?都娶回來三個兒媳婦了,沒一個像他這么費勁的。 沈雪峰給親娘請了安,又蹦噠到沈太傅的書房,他一進門就見墻上掛了兩幅新的畫,不由地湊了過去:“好畫,只是這書香居士是哪里人士?以前沒聽說過?!?/br> 沈太傅喝著茶,說道:“上回筵席,徐鴻達家送的禮,你看這畫是不是徐家二姑娘畫的?” 沈雪峰只見過青青的那幅,因此一時也說不準,他站在畫前仔細研究了許久,發現一兩處線條的處理和畫道長的那幅壁畫有些相似,遂點頭道:“應該是徐家二姑娘作的畫。我去玫城縣時,見到了二姑娘師長做的一幅……” 沈雪峰一臉癡迷地回憶了那幅畫的點點滴滴,沈太傅聽了心神往之,感嘆自己無緣見到這樣的繪畫大家。又問兒子:“既然是空房子,可找人照看了?若是讓閑人破壞了豈不可惜?” 沈雪峰忙說:“徐大人走之前托了聚仙觀的道長們照應,聚仙觀的觀主也是愛畫之人,他說每幾日便叫人去打掃一回?!?/br> 沈太傅這才放了心,心里琢磨著什么時候找個借口請上幾個月假,也去玫城縣去看看那幅壁畫。 &&&&&& 徐鴻達回家休息了兩日,就到翰林院消了假期,正式入職了。翰林學士劉鵬仕見了進士及第的三人,勉勵了一番,把那個年齡略大些的榜眼調去纂修史書,讓徐鴻達和沈雪峰兩人起草一些不重要的誥敕。 沈雪峰先抱來一些翰林院之前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