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6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非常規戀愛、用身體說“我愛你”(H)、言靈師每天被跪求、世界上最溫柔的酷刑、我憑本事伺候的老祖/老祖的大腿有毒、末日相擁、眾人皆醒、嘰嘰復嘰嘰、[綜武俠]教主在下好大一盤棋、漩渦 測試
人不想提起這個問題讓袁大人傷心,只好換話題,“話說,沒想到最近一些鄉人都回來了,不止袁大人你,你還記得當年那個寡婦的兒子嗎?就是叫狗蛋那個,他孫子也回來了!” “對對對,雖然幾十年沒見了,但是他孫子和他長得幾乎一模一樣,我一眼就認出來了?!?/br> “而且狗蛋不知道怎么樣,他孫子卻是極出息的,一看就和我們不一樣,像個大人物?!?/br> “可不是,前兩天村東頭的還想著賴他們家的地,結果喲嚯,那狗蛋孫子一出門,連劍鞘都沒打開,那村東頭的就跑了?!?/br> “就是就是,雖然狗蛋沒回來,但是狗蛋家的房子還是年年有人回來修的,他們家還想賴狗蛋的地,哼!” 村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話,袁大人原本溫和的表情卻有點凝固。 狗蛋…… 別人不知道狗蛋是誰,他還不知道嗎? 狗蛋,不就是先帝的小名嗎? 而狗蛋孫子……想想當今的十幾個皇子,小七在他身邊,其他的大多在京都,而出門了,又和先帝長得相像的,除了太子還有誰? 沒想到太子居然到了這里!不知道是皇帝告訴他的,還是太后告訴他的。 太子坐在修葺好的屋子里磨著墨,展開宣紙開始寫信。 至于寫給誰,當然是太后了! 皇祖母在他臨走前可是對著他一頓叮囑,“小二啊,皇奶奶有點想家了,你給奶奶看看村頭的柳樹還在不在,燕子回沒回來,我在村口看到你皇爺爺了?!?/br> 太子心里有點酸楚,酸楚的感覺將被奶奶叫小二的悲催感都壓了下去,要知道,他明明排行第三。 可是因著奶奶的吩咐,太子千里迢迢,還是來到了這個并不在路線之上的地方。 然后他打開宣紙,準備將這個欣欣向榮的村落,描繪下來。 就當是出門一次,送給奶奶的禮物吧。 第112章 迎柳村無疑是個美麗的地方。 即使已經幾十年過去, 這個美麗的村落仍然一如當初,甚至比當初更加美麗。 裊裊的炊煙,整齊的田埂, 隨風搖曳的柳枝, 枝頭如同剪刀一般的黑白相間的燕子…… 而這一切,都如同剪影一般印刻在眼前的畫卷上, 就連那微微搖動的風,在此刻的畫卷里, 都分外繾綣。 袁先生和小杏幾人進來的時候, 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景象。 如同熟悉當今皇上一樣, 袁先生對于太子也是很熟悉的。 在先帝故去后,最讓他放心不下的是當今圣上,叮囑了他一遍又一遍要好好看著他, 而最讓先帝放心的,卻是太子這個孩子。 因為太子最像先帝。 唯有自己最懂得自己,先帝重情,所以他知道太子會好好善待他的親人和百姓, 先帝自律,所以他知道太子會嚴于律己,努力做個最優秀的太子, 給自己的麻煩老爹收拾亂攤子。 而事實也正如先帝所料。 在最初的先帝教導,而后太傅教導后,太子就交與了他們這幾個老家伙教導,而無論太子學習什么, 都是刻苦努力,決不懈怠,甚至有些時候,還嫌棄折子太少不夠看。 他們也很無奈,因為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太子的學習量已經太多了,遠遠超出其他皇子,這樣雖然能學習更多東西,但是他們更希望太子能過的輕松一點。 因為他畢竟還只是個皇子,不是皇上,這天下的重擔,還輪不到這么小的他承擔,不用那么著急。 可是太子不肯聽。 也唯有太后時常叫錯名字將太子從他的宮里拐出來,陪她打打牌吃吃東西賞賞花,算是難得的消遣了。 所以相對于時常需要太子看顧的皇上,太后更像是一個合格的長輩,讓孩子張弛有道,勞逸結合。 說了這么多,主要意思就是,太子真的是個非常認真的娃呢! 皇祖母說了要看迎柳村的樣子,那就把迎柳村統統都畫下來,所以當袁先生走進房間的時候,太子已經足足畫了好幾天了。 小山坡上的夕陽、迎著朝陽的柳枝、欣欣向榮的田埂、潺潺流淌的小溪、草叢里的螢火蟲、無邊美麗的星空…… 每一幅畫,都仿佛活過來一樣,讓人身臨其境,美不勝收。 特別是其中幾幅,小杏看著,總覺得有種莫名的熟悉之感。 對了,這不就是皇宮里那個溫泉旁邊的景色嗎? 美麗的螢火蟲、漂亮的花朵、闌珊美麗的夜色、和那抹一樣碧藍的星空…… 原來,就是這里呀! 小杏認出來的,小七自然也認了出來,直到這一刻,他才真正意識到,這里是皇祖母的故鄉。 也是皇祖父恨不得整個搬給皇祖母的地方。 而除了這一幅夜色螢火蟲,還有那山坡上的野花,錯亂鵝卵石密布的小溪,乃至那原汁原味的青綠竹屋,都與皇宮里面的景色如出一撤。 皇祖父一定很愛皇祖母。 小七心里這樣想到。 如果不是這么愛,怎么會把這些景色都搬到皇宮里,又幾乎分毫不差呢? 想到這里,小七忽然對那個素未蒙面的皇祖父,產生了一種認同之情,如果是小杏的話……他想他也會竭盡所能,給她他所擁有的一切,不惜代價。 小七的心理除了小杏無人知曉,太子在袁先生進來之后就已經停了筆,“袁大人?!?/br> “哈哈,我已經是個退休的老頭子了,就別叫我袁大人了,叫我袁先生就好?!?/br> 太子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只是動作間的恭謹卻絲毫不變。 袁先生有些無奈這個學生嚴肅的性子,又有些生氣,要不是皇上這么扶不起來,太子也不至于這樣,要知道,先帝是個多么肆意的人呀。 太子的性子在小時候也是一樣的,可惜長大后為了沉穩硬是改了,讓袁先生扼腕。 “你這一路行來如何?”知道太子不是喜歡寒暄的人,袁先生開門就切入正題。 太子是代天巡狩的,其他人不知道,袁先生還是知道的,本來以為沒有機會見面,沒想到意外居然在這里碰到了,自然要詢問一番。 這種小時候幾乎必備的考較太子早就經歷過多次了,已經習慣,都不用稍稍組織語言,就已經簡明流暢的開始敘述,“我第一站到的是玉蘭縣,在歷年的報告里面,玉蘭縣是至今少有的幾個年年不功不過,沒有災害也沒有豐收的縣城,雖說江南風調雨順,但是像這樣近二十年里面收成繳稅年年平穩的卻是少有,所以我第一站先到了那里,打算查看一下是否真的如報告所言,若是真的如此,哪怕豐收時中飽私囊也無妨,若是災年卻硬要搜刮稅收和糧食,就需要問責了……” 袁先生一邊聽著一邊點頭,時而指點一下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