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4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非常規戀愛、用身體說“我愛你”(H)、言靈師每天被跪求、世界上最溫柔的酷刑、我憑本事伺候的老祖/老祖的大腿有毒、末日相擁、眾人皆醒、嘰嘰復嘰嘰、[綜武俠]教主在下好大一盤棋、漩渦 測試
雖然大晉如今海上繁盛,各個國家在陸路通了之后也積極地開拓水路, 導致大晉有無數的碼頭,海上貿易乃至海軍建設極為繁榮,但是在大晉的海邊,仍然有許多漁村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無法發展。 石魚村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石魚山的存在, 石魚村與外界幾乎隔絕,還是多年前石魚村唯一的地下水源枯竭,這才使得幾位年輕人一起翻越了石魚山來到外界, 這個漁村才為人所知。 雖然來到了外面,然而石魚村的水質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因為靠海的原因,地下水與海水相連, 這才導致淡水無法飲用,這種問題就算是專研水質的官員也無法解決,唯一的辦法就是開鑿另一處淡水。 可惜石魚村下的地下水網似乎是相連的,來解決問題的官員連找了許多處的地方也仍然一如既往,最終還是只能靠挑水進山的笨辦法。 當地的官員也曾經想過開鑿隧道,只是隧道剛開鑿就坍塌,最終官員也只能表示對此無能為力了。 哪怕石魚村里盛產石蚌,是少有的能產出多彩珍珠的奇珍異地,在現實的面前也仍然要低頭。 “我就是那個前來計算隧道地點的官員?!痹壬嗣?,看著面前的石魚山說道,“只是我當年學藝不精,計算出現誤差,導致隧道坍塌,更因為采用了火霹靂,導致山體裂隙,無法再開鑿另一條,讓石魚村只能偏居一隅,與世隔絕?!?/br> “我當年就是沒有考慮到山的土質問題,才造成這么嚴重的后果,我們身居高位,也許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影響無數的百姓,所以做什么事都要三思后行,慎之又慎,萬不可如我一般,慮事不細,讓百姓吃苦果?!?/br> 小杏他們都表情嚴肅的點點頭,表示聽進去了。 袁先生欣慰的笑笑,“如今幾十年過去了,這件事還放在我的心里,而幾十年的時間,也足夠山體的裂隙愈合,所以,我想重新開鑿隧道,彌補當年的錯誤?!?/br> 其實山體衡量很是復雜,在沒有現代計算機建模計算的情況下,想要開鑿隧道,誤差在所難免,只是當年漁村的困難歷歷在目,袁先生又是負責的性子,這才念念不忘了幾十年。 而恩師有事,弟子當然服其勞,在知道袁先生許多的數據后,小杏小七黎家阿哥和凌蘇就一起出發,準備丈量山體了。 一個負責土質,一個負責水層,一個負責丈量,一個負責統籌,如果放在之前,幾個從未出過家門的小孩子,雖說能寫上兩筆字,但是對這種問題肯定束手無策。 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之后,無論是小杏還是小七,無論是黎家阿哥還是凌蘇,在這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如何尋找干凈的水源,如何分析土質給糧食增產,都是袁先生曾經給小杏他們講過的課題哩。 小杏這幫學生四散而開,開始了開鑿隧道最初的調研,而袁先生也沒有閑著,時不時觀察一下植物,或者寫寫畫畫,尋找著最適宜的開鑿地點和方法。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足足一個月,等到小杏和小七他們出山的時候,所有人都瘦了一圈,就連袁先生雖然眼睛明亮,但臉龐看上去也有些憔悴了。 小杏心里一緊,不禁有些責備找來的侍從沒有照顧好老師,可是看著袁先生明亮的目光,小杏嘆口氣,她知道,侍從是無法阻止袁先生的。 畢竟袁先生可是知府的座上賓,侍從怎么敢拘束。 出山之后,袁先生還想幫忙測算數據,可是感覺到老師的身體狀況,小杏和小七他們一致的拒絕了老師,最多是有什么地方不解才會尋找袁先生詢問解決的方法。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測算出的數據經過幾次實驗逐漸趨于完美,袁先生的眉頭越來越松,小杏也很高興,只是當轉過頭看向袁先生的時候,小杏的心里卻是猛地一突。 “身體越來越不好了,胸口悶就罷了,現在連頭都開始暈了……” “袁先生!” 而就在小杏出聲的那一瞬間,袁先生的身體晃了晃。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袁先生身上,自然看出這一瞬間的異常,小杏就不說了,連凌蘇都是心中一凜,眾人心中再也沒有測算成功的喜悅,反而充滿了無盡的擔憂。 袁先生可千萬不要有事呀! “沒事,我沒事,都是老毛病了,我的身體我還不知道嗎?沒問題的?!?/br> 袁先生老jian巨猾的推脫著,只是這一次沒有人再去相信了,所有人都虎著臉盯著他寸步不離,直到醫生來了之后才稍稍讓開。 袁先生見大夫來了,反抗不了,只好嘟囔著弟子不孝伸出手,讓大夫扣住自己的手腕。 醫生的表情逐漸凝重,“病人年紀大了,這段時間又過于cao勞,受了寒,有衰竭之癥,需仔細將養,藥也不能吃,是藥三分毒,病人身體受不住,這樣,我開幾個方子,先養上一個月,一個月之后若是身體有起色,才能再用藥?!?/br> “這段時間萬不可讓病人cao勞,身體也不能受寒了,一定要注意,寒涼之物萬不可吃?!?/br> 醫生在小杏他們的感謝下開了方子,隨后又吩咐藥童取了藥,這才離開,醫生離開之后,小杏他們的目光就對準了床上的袁先生。 “怎么會受寒?” 他們明明吩咐了不許袁先生進山的,山腳氣候很好,也足夠溫暖,這時候怎么還會受寒? 袁先生訥訥不語,侍從也低著頭,七殿下抿著嘴,以往也就罷了,可是現在……“你走吧?!?/br> 眾人當然知道小七說的是誰。 侍從滿臉的哀求,可是就算是知府此時也留不下這個侍從,也因此,小杏他們再進山之后,總要留一個人在袁先生身邊,督促他吃東西修養,不讓他再cao心,整個房間連紙都沒有一張。 “你放心先生,我們一定會成功的?!?/br> 袁先生有些欣慰,又有些酸酸的,可是感受著身體的不適,也知道這次是把弟子嚇壞了,不敢再任性。 而在南郡的第四十三天,隧道終于開鑿了。 這一次選擇的地方經過仔細的反復試驗,無論是走向還是地勢,都是再適宜不過,就連山泉的走向脈絡都被勘探出來,而后避開。 隧道開辟絕非一時半刻,少則半年,如石魚山一般的,多需要一到兩年。 而他們并沒有很多時間待在這里。 所以在開辟開始,一切順利后,小杏他們就準備回京的行程了。 袁先生還有很多地方想要帶他們去看,比如長江,譬如黃河,黃河的積沙問題是大患,河床的升高計算,以及決堤的預防都是必修的課程,可是相對于這些,他們更擔心袁先生的身體。 所以袁先生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這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