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非常規戀愛、用身體說“我愛你”(H)、言靈師每天被跪求、世界上最溫柔的酷刑、我憑本事伺候的老祖/老祖的大腿有毒、末日相擁、眾人皆醒、嘰嘰復嘰嘰、[綜武俠]教主在下好大一盤棋、漩渦 測試
但是還有把廚房燒了的吶~ ——雖然我把廚房給燒了,但是還有中毒看大夫的吶~ ——雖然我中毒去看大夫了,但是大夫說是小事,所以也沒問題的吧~\(≧▽≦)/~ 于是一眾少年非但沒有被上午的“禮”考嚇到,反而更輕松了許多,反正還有狀況更夸張的呢! 嘿嘿,這國子監的考試也不是很變態??! 于是一眾小少年們就這樣雄赳赳氣昂昂的走進了下午的考場。 在監考老師來之前,小少年們還是很活潑的,臉上活潑的笑容十分具有青春氣息。 在監考老師來了之后,小少年們雖然收斂了一點點,但仍然能看出一個個那古靈精怪的樣子。 在考官來之前,小少年們還在暢想著自己一會兒如何在考場上大殺四方,爭取考個甲上出來。 然而在考官來了之后,小少年們一個個看著黑色的板子……呆若木雞。 等等,誰能告訴他們,是不是他們今天走進學舍的姿勢不對,這黑板上的題目是什么鬼? 最基本的雞兔同籠也就罷了,雖然有一點點繞彎,但還是蠻簡單的,對于這些高智兒童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但是之后是寶塔題又是打哪來的? 還有什么爬藤蔓、行船水速、斜線行走之類的…… 考官每寫一道題目,下面小少年們的臉色就白上一分,等到考官寫到最后,小少年們的臉色已經慘不忍睹了有木有? ……這真的是給他們新入學的人出的題目,而不是要考功名時的應試模擬題嗎? 他們今年才十歲,還是個寶寶,求放過啊啊??! 然而不管小少年們怎么崩潰,但是該做的題還是要做的,于是考官嚴肅的面容下,就是小少年們一個個奮筆疾書的場景。 只有小杏看著黑色板子上的題目,瞪圓的眼睛里滿是驚喜。 因為這些題目里面,居然沒有她最不擅長的歷法和天文! 是的,這些全部都是實際應用相關的題目,也就是說,全部都是計算題目,而小杏不擅長的歷法推演和星子排列等,都不在里面,小杏仔仔細細看了兩遍,都沒有。 這讓小杏高興極了,只要沒有這兩方面的題目,哪怕這種實際應用的題目再難,也難不倒小杏的! 于是一眾愁眉苦臉的小少年中突然出現個明媚歡快的小少女,即使考官再不怎么注意這些新進學的小少年們,小杏還是很顯眼的出現在考官的視線里。 這讓考官有些好奇,要知道,這些題目即使讓中學院的人來做,也算不上簡單,是學院用來給這些新進學的少年們一個下馬威的,好讓他們日后謙虛求學,萬不可因為考入國子監而心生驕矜之心。 只是就是這樣難度的題目,居然還有人對它們笑得出來? 這讓考官大人好奇極了,而看小杏奮筆疾書心無旁騖的樣子,考官心里動了動,動了動,最終還是忍不住輕輕走到小杏身邊,想看看這個小少女的題目答得怎么樣。 他才不相信真的有這么小的孩子能回答出他出的題目呢! 考官傲嬌的想到。 是的,這些題目就是考官大人親自出的。 作為”數”方面的權威,曾經的戶部尚書袁術袁大人在退休之后就選擇了在國子監這個培養大晉朝下一代的地方繼續發光發熱,而作為曾經的戶部尚書,沒有人比他更知道數之一道于國于民的益處了。 所以在袁大人接手”數”的教學后,國子監的學生們就驚訝的發現,平日里并不算困難的”數”學變得困難了好多啊。 從簡單的數例變成了需要實際思考的題目,從筆墨可書到親身體驗,每次在做題目時都要考慮方方面面,再不是平時只需要拿著數籌就能過過過的輕松時代了。 這讓許多學生苦不堪言,可是面對袁先生那一身金光閃閃的履歷權威——什么在位十三年國庫年年激增、江南水患僅用三年平定、丈量土地以致放土于民、連立商行成立銀號等等等等讓學生們既敬仰又憂桑的事跡,他們還能說什么呢? 只能苦逼的選擇接受了。 只是袁大人教的是很厲害啦,但是先生你還記得他們只是不過十一二歲的小豆丁嗎? 所以盡管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袁大人也是知道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的,還有人背后叫他黑無常什么的,這一切都是因為他那些讓人頭疼無比的實際題目,甚至袁大人都已經習慣了在面對自己的題目時所有學生的苦瓜臉—— 其實看久了之后,這些苦瓜臉也蠻可愛的。 但是沒想到就在袁大人以為這一天也會像每次考試時一樣,收獲很多很多的苦瓜臉,達成一屋苦瓜臉成就的時候,卻發現,有個小少女居然十分異常的笑的春光明媚,這怎讓袁大人不心生好奇吶? 所以袁大人頓時忍不住腳步,向著小杏悄然而來。 小杏此時正在做題。 作為曾經應試教育下大浪淘沙出來的佼佼者,小杏對于這種題目早已經熟悉無比,再加上之前宮廷三年的教育,不過是白話文與文言文之間轉化一下,小杏就能通過曾經熟悉的方式得到正確的答案。 當然,這只是驗證正確答案的一個保險罷了,真正做題時還是需要用這個時代的方法才可以,否則先生問起來的時候答不上來可怎么辦吶,而此時,小杏就在悄悄地驗證著答案。 不過即使驗證答案,小杏的方法也和許多人的方法都不太一樣——只見小小的桌案上,一個帶著許多珠子的木方塊放在上面,而小少女那略顯圓潤卻十分可愛的小胖手正在上面不停歇的撥弄著,木質的珠子十分光滑,表面上帶著一層圓潤的包漿,而在珠子相撞處,還帶著略軟的膠狀物——這也是珠子并不發聲的原因。 袁大人有些懵。 作為一個在”數”學方面十分厲害的佼佼者,袁大人這些年走南闖北什么沒見過吶,小到工部曾經制出的量天尺、大到異國他邦的奇異文字,只要是與”數”有關的,袁大人都會去瞧一瞧,看一看,有用的取其精髓加到自己的學術里,即使沒用,也能拓寬一下思路,觸類旁通。 然而袁大人走了這么久,從未見過這樣奇異的器具。 這是什么? 袁大人下意識的屏住呼吸,看著小少女胖胖的手指熟練的撥弄著這奇怪的珠架子,一邊撥弄,一邊還用紙筆寫著得來的數據,一下,兩下,三下 明明并沒有聲音,但是袁大人卻仿佛聽到了木質的珠子那清脆的相撞聲,一下下,直到將他所有的疑惑和不解全都撞開,只剩下內心近乎狂喜的激動。 是的,這是他出的題目,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每一步的數據。 所以即使這是一種全然陌生的器具,即使這種器具他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