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7
了...... 那個曾經真心愛她的人,徹底的離她而去了。她甚至還沒來得及讓他看她穿那些他送她的嫁妝,還沒來得及更多的被他叫做錦溪,她甚至一次都沒有對他做過承歡膝下。 蘇錦溪再也沒說話,李輕塵則一直抱著她,陪她沉寂。 第二日,蘇錦溪硬撐著憔悴,還是出現在暖陽出嫁的宮外。 這一天到底是到了。 司儀官的一聲后,一身華服,紅紗遮面的暖陽被兩個宮人扶了出來,后面散著長長的拖尾,拖尾的兩側則兩兩的跟著十六個宮人。 緊接著劉鈞也走了出來,替過宮人,親自扶暖陽上鳳攆。十多個宮人則改為隨車而行。 此刻的劉鈞一收往日的不良神色,盯向暖陽的眼神似乎還讓感覺深情,再加上他捧起暖陽手時那份小心翼翼,一時間,倒讓蘇錦溪對他產生了些“寄?!?。 難道他對暖陽動了心?若是能因此待暖陽無恙,她倒也不介意他是誰了。 南宮凝裳雖是貴妃,但到底是比皇貴妃地上一頭,而且就出身也沒有暖陽秦國大長公主的出身高貴,因而她只能隨漢國的車隊插在中間,根本沒資格靠近暖陽,還站在劉鈞的身邊。 蘇錦溪說的沒錯,依暖陽的性子她是定然不會和南宮凝裳爭寵,但有些威脅沖一開始就注定了。例如這身份。 暖陽雖不是皇后,但因劉鈞后宮暫時沒立皇后,不管她愿不愿意,她一去劉鈞的宮,只要沒有大錯,按規矩是需要執掌后宮的。單這就必然威脅到南宮凝裳,萬一日后劉鈞單方面喜歡上暖陽,就更不止了。 所以李輕塵說的對,與其讓南宮凝裳照顧暖陽,還不如讓她學會自保。如今再教已來不及了,一切就只能看暖陽自己了。 南宮凝裳應該是到現在都不知道昨晚的不是李輕塵,臨行前,除了對蘇錦溪親切,還暗暗甩給李輕塵一個媚笑。 蘇錦溪在心里越發的鄙夷她了,難怪南宮世家和南宮忘川都要和她決裂。也理解了南宮忘川從唐國偷放她走時說的那句,她只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卻不知那些可恨之處在哪。 引劉鈞對她動心思,為李灝寒獻計鏟除李輕塵和查羽生,構陷楚盈,借大夫人的手殺五爺,掉包她給大周帝柴榮的藥,甚至還設計了暖陽的和親...雖然一出出一件件都是她為害她而為,可要不是她那么傻傻的不疑她,也許結果就不會那么嚴重了,她身邊的人也不會那些受傷害。 雖然來不及了,但好歹讓她昨晚看了她的真面目,得以提前告知了暖陽,還有那些南宮忘川送來的,暖陽拿著也許可以用來自保的“藥”。 暖陽,自求多福了。 第四百六十章 親臨 當夜,王皇后正心口悶的不得睡,突然感到有人摸她的臉頰,猛然睜開眼睛。 “官家?” 最近太后病篤,趙匡胤日日陪護,再加上為暖陽做的和親準備,她已經連著幾日沒有見過他了。 看他顴骨微凸,王皇后下意識心疼。 “你瘦了?!?/br> “官家瘦了?!?/br> 二人異口同聲,暫時都沉默起來。 還是趙匡胤先開了口。 “官家剛剛來時看御花園的臘梅,有的已經懷抱粗了,記得那還是皇后冊封那日,宮人們種的?!?/br> 他也不知自己為什么會走到這里,他就是想見見她。 就像以往,只要自己心里煩悶了,看看她總能化解。 而且他,真的好想她。 王皇后的心猛被觸動,暗吸了一口,盡量讓自己平穩下來。 “是啊,好快已經三年了?!?/br> 他...他還記得。 這時,就聽到趙匡胤又開口言道。 “皇后?!?/br> “嗯?”聽到只有簡單的兩個字,王皇后微愣了一下。 再對上他專情的目光,心中再次被觸動。 他已經好久沒有這樣看她了,亦說他已經很久沒有功夫看她了。 心口顫顫的,沒想到,接下來聽到趙匡胤如此說道。 “官家自詡不差于其他帝王,但不是個好夫君?!?/br> 王皇后聽聞,立即掙扎著想要起身。 “官家何出此言,在臣妾心中官家一直無人能及的?!?/br> 趙匡胤趕忙扶住她,讓她能繼續的躺著。 目色未變,而心里暗暗嘆了口氣。 只是無人能及嗎?但作為夫君呢? 她是在...還是在回避? 他果真不是個好夫君。 又為急促咳嗽的王皇后,撫了撫胸口,突然再次開口。 “等到今年臘梅開了,一起去看吧?!?/br> 再等等他,如今四海既定,一旦統一了,他定然朝朝暮暮都陪伴她,他一定不會負她。 王皇后愣住神,沉默了片刻,朝他點了點頭。 “好。臣妾也好久沒有去過那片梅林了?!?/br> 他...他是想...似乎未來好美好,可惜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她大約沒有多少時日未來了。 不過那些時刻,哪怕再多一寸一時也好啊。 這個男人,一眼便一世,她一生能摯愛他一場,已經足以。 ...... 暖陽走后不久,趙普添樞密直學士一職。 又值半年多光景,唐國傳來消息,唐國國主崩,李從嘉改名李煜登基國主之位。 趙匡胤特別賜詔書吊悼,同時恭賀李煜登基。 又過了大約一月,杜太后終因病重不治,薨。 同年,趙普因獻趙匡胤親征之計,得以攻克李重進,遷以兵部侍郎、樞密副使之職。 建隆三年,蜀國皇帝孟昶想相約漢國劉鈞企圖阻撓趙匡胤統一,派去的人被大宋邊境官吏抓住。趙匡胤大怒,一面召伐蜀國的準備,一面命人開造孟昶投降后的房子。 這一日早朝。 一名章姓大臣突然站出來諫言。 “官家,距蜀國交界戍守的將官來報,孟昶帳下有一名名為王昭遠的大將,未曾交戰不知其深淺,但有傳聞稱,王昭遠堪比當年漢末的諸葛亮,一時很多將士人心惶惶,唯恐官家即將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