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2
,一處很簡樸的宅子大門被打開。 開門的是位女子,臉上帶著層薄紗,雖然遮著,但還是隱約看到她左臉頰上的一片半個手掌大的疤痕。 再看她穿著、佩戴樸素,蘇錦溪想著應該是趙普家的下人,正想想她詢問她家主人。 帶她來的中年男子再次先她一步開口道。 “趙夫人,這位是徐城縣主,是晉王讓帶她來找趙大人的?!?/br> 趙夫人?! 蘇錦溪愣住。 雖然她早知道趙普已娶妻,但沒想到他的妻子竟是這樣。 不由浮現起相貌端正,風度儒雅的趙普。 中年男子微碰了她胳膊一下,蘇錦溪立即也朝她施禮。 “趙夫人,小女蘇錦溪有些要事需要趙大人幫助?!比绾我彩勤w普的嫡妻,暖陽再是她的朋友,喜歡的也是人家夫君,而且自己來找趙普的幫助,實際就是想讓他向趙匡胤表明他的“情意”,娶了暖陽。 一時間,心虛的不敢看她的眼睛。 趙夫人趕忙扶住她,溫柔的回道。 “縣主如此真要折煞于妾身了,快里面請,爺今日沐休,剛好正在家里?!?/br> 說著就很親切的朝屋里引蘇錦溪。 抬頭見那個帶蘇錦溪的中年男子守在門口未動,急忙也朝他招呼道。 “言路大人也到里面歇歇吧,昨日爺剛好挖出一壇去年的雪水,煮您最喜歡的茶正好相配?!?/br> 言路這個名蘇錦溪聽說過,那不正是嬋衣的師父嗎?不由隨著回頭,又看了一眼他。 言路也不客氣,拱了下手,緊跟著往里走。 聽說話的內容,他們應該還是熟識的。 不過蘇錦溪此刻顧不得想這個,心思全撲到如何說動趙普聽她的法子救下暖陽。雖然這樣有些對不起趙夫人。 言路到院里就沒有再跟著他們,估計是煮他的茶去了吧。 趙夫人則引著她去了后院。 蘇錦溪邊走邊不自覺的打量。 整個宅子不大,總共就是里外兩進,但收羅的十分干凈、整齊。 除了兩個修剪枝丫的,和三個來回往進忙碌的下人,再沒有見過其他。 最讓她眼前一亮的是院當中的那株梅樹,占了原本就不大的院子大約五分之一的地,一根根枝丫上已經開始冒芽了。不由的讓她想起前世羽生院中的那一株,看模樣也是這么大的。 趙夫人看她看著出神,笑著說道。 “只因爺每年總有幾月好咳嗽,妾身便在來這住時為他種了一株,不想幾年下來竟長這么大了??h主可愛吃梅干、青梅酒之類,妾身每年都會做上不少,要是喜歡,一會兒帶些回去?!?/br> 雖然蘇錦溪和她之前是素未謀面,但她待她說話就像一個熟識多年的朋友一樣,一點生疏都不曾有,要不是有暖陽,她的確是一個讓人不自覺想靠近的人。 如果說暖陽是鄰家meimei般的讓人愛憐,那么她就像溫煦的日光一般讓人舒服。 想到暖陽,蘇錦溪直接回絕了。 “哦,我不太喜歡吃酸的?!?/br> 趙夫人聽了仍舊是笑呵呵的。 “那無妨,等再結了梅子,我為你做些糖漬梅煎,今年試做的少,都被他們搶著吃了?!闭f著,看了一眼院里的幾個,一個正修剪枝丫的丫環聽了,還對她調皮的擠弄了下眼睛。 蘇錦溪越見這個,越覺的今日此行越有負罪感。偏過頭,看到一間窗戶上顯露的影子像是趙普,立刻對趙夫人說道。 “那個是趙大人嗎?” “看我,怎么把你的正事給耽擱了,那個就是爺,妾身現在就帶你過去?!?/br> 說著,趕忙就往那間處走。 即便這樣,還是不忘回頭提醒丫環剛撒了水,讓她小心地滑。 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一 趙夫人越這樣,蘇錦溪負罪感越盛,點點頭,忍不住一而再的回避她的目光。 好在已到趙普門外,輕輕扣了兩下,趙夫人一推門走了進去。 “爺,徐城縣主前來找你了?!?/br> 趙普正拿著本書在看,見到趙夫人身后的蘇錦溪一點都不驚訝,似乎早就料到她回來。 起身,朝她拱手。 “縣主大駕,有失遠迎,失敬失敬?!?/br> 說著,趙夫人扶住正要回禮的蘇錦溪,將她引到靠椅那坐下。 “你們先說著,妾身去煮壺茶來?!?/br> 完了,笑著退到房外,怕他們打擾,并仔細的為他們半掩住了門。 見趙夫人一出去,蘇錦溪立刻又站了起來。 “趙大人,我今天來不為別的,正是為了暖陽。想必和親的事你比我清楚?!?/br> 本想繼續說他是官家上位的功臣,只要他肯開口,官家于情于理也一定會成全的。 誰料,還未說出口,當下就被趙普打斷回絕了。 “縣主不必說了,這個忙在下幫不了?!?/br> 蘇錦溪立即就有些急了。 “為什么?暖陽對你多年來的心意,你那么聰明肯定知道,你別說你對她什么情意都沒有!” 她曾想過趙普會拒絕,因為他已有嫡妻,因為暖陽身為公主是肯定不能做妾的,若娶暖陽過門,勢必嚴重影響趙夫人的地位,但暖陽生性良善,自不會以公主之威逼他休妻、壓制趙夫人,而且就趙夫人的性子,沒準兩人可以相處的很好。 他完全不必有什么后顧之憂。 可他還是拒絕了,還拒絕的這么“痛快”。她突然為暖陽的這么多年不值。 蘇錦溪說完,趙普沉默了好久,低著頭盯著桌面,似乎還有些落寞。她還是第一次見一向以智者模樣示人的他,露出這種表情。 “縣主說的不錯,在下是早看出公主對在下的情意,并自私的為了能保存這份情意而從未點破。 都道在下治理政務有方,但誰知道在下也有‘不如意’之時。在下家境貧寒,自幼讀的書并不多,初在趙府入幕官家的時候,常常因為才學淺薄受人嘲笑。 就在在下幾欲想放棄仕途回鄉的時候,是一個女子最純潔的笑給了在下安慰,并支撐著在下最終走下去。 在下忘不了那個時期,更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