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7
在搖搖欲墜。 這殘破,這頹廢,這簡陋,這……么多人! 她此時正叉腰對著圖書館的正門,這圖書館按照她的審美自然是簡陋的,可是在一路見到茅草屋和鐵皮房后就堪稱豪華壯麗了,她探頭往里看……滿滿都是人。 管理員是個中年漢子,坐在門邊看書,見她探頭進來,輕聲道:“沒人走!” “???”她輕聲回了一句,不大明白。 管理員也不明白了:“你不是等人走了來看書?” “……不是?!?/br> “哦,你原先有座兒?”管理員上下看看她,更疑惑了,“沒見過你啊?!?/br> “額,我就是來看看?!崩杓悟E有些明白了,她指指里頭,“先生,這里一直那么多人???” “什么叫那么多,天天滿!”管理員怨念死了,指著門檻,“第一年換了八個門檻,后來就不裝了?!?/br> 黎嘉駿看看外頭的圖書館介紹:“七點開門???” “你六點來看看門口差不多就知道自己今兒個能不能搶著座兒了?!惫芾韱T無奈的而“寵溺”的看看里頭頭也不抬那些學生,圖書館不大,長條桌上擠滿了學生,都低著頭,許久沒見一個抬頭的,偶爾有翻書的嘩嘩聲,還有一兩聲訝異的咳嗽。 想到自己以前自修的時候頭也不抬刷微博,黎嘉駿的臉部就有點熱辣的感覺,她回頭望望四周,現在看來人少的原因就在此了,不是上課那就是自習,競爭壓力那么大才沒人像她這么閑出來晃,她琢磨了一下,決定先去教務處。 問明了方向,她又望了一眼圖書館,看著里面濟濟的人頭,這才覺得這個簡陋得連集中營都不如的學校簡直沐浴著神光,僅僅這些清瘦的“低頭黨”就撐起了整個學校的氣質,讓它年輕的一生在百年后依然振聾發聵,比起她以前的東北大學,她刷過的北大和燕京還有清華……同樣的學生同樣的年紀,他們更成熟了,更刻苦了。 這是些真正感覺到責任感的人,從北方跋涉三千里到這兒,他們知道自己背負著什么,這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她覺得自己還是去做點正事吧,在這群人面前,感覺做個觀光客都是種罪惡,正當她轉身準備離開,她忽然產生了一種想法。 這個想法讓她全身雞皮疙瘩排排起立,血液一陣陣的涌動,呼吸都急促起來。甚至開始后悔沒有把二哥拖來,否則她也不至于被這個想法憋得捶胸頓足。 在管理員詭異的眼神中,她扶著墻走了出去,大聲喘息著,才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卻又忍不住輕聲的笑了起來。 黎嘉駿,你瞎激動啥? 就算未來共和國的兩彈元勛全坐在這兒,你也一個都不認得呀! 再說,不止兩彈一星,還有諾貝爾呢! 更別提什么航空之父,氫彈之父,反應堆之父了…… 這么多爸爸呢,你瞎激動啥呀! “哎喲不行,激動死了?!?/br> 她還是啪啪啪拍著胸脯。 第200章 汪逆投敵 黎嘉駿記得幾個兩彈元勛呢? 她看了很多遍,那是她少數能夠在無聊的時候自己點開的國產主旋律電影。 但是名字,除了主角的原型鄧稼先,她一個都不記得。 她是記得三錢啦……但是在聽到錢鐘書的名字的時候,她就懵逼了,三錢到底哪三錢? 好吧,記名字也是一種天賦,反正她是廢了。 那么問題來了,鄧稼先是不是西南聯大畢業的?好像是吧,但她也不確定,因為電影一開始人家就從國外回來了,那人家去美國之前的事她完全不知道啊。 所以說,她這么廢,老天讓她過來不是浪費嘛,隨便來個高三文科狗也比她好??! 這是她走在這個大學里,最大的感慨。 離開圖書館后她就去了教務處,聯大的教務長是樊際昌先生,這位也是一個一代宗師。黎嘉駿前兩年耳邊總聽到他的名字。 他是全國第一批進修心理學的人,也是中國心理學會的發起人之一,其實這種事情在學界也是挺冷僻的,可是耐不住她黎嘉駿曾經當了許久的“精神病”,要不是后來找到了“藥”,差點黎家人就考慮到昆明請這位大能了。 所以雖然只是耳聞,也是讓她如雷貫耳,甚至帶著點心虛和膽怯,那感覺好比帶著蛀牙找一個牙醫辦事,明明不是治病去的,但是還是很可怕。 教務處的辦公室也是茅草房,很簡陋,她敲門進去的時候,里面剛有人出來,手里拿著一份材料,見她眼生,多看了兩眼,兩人禮貌的點頭招呼了一下。 樊際昌是一個很帥氣的中年人,濃眉星目,瘦臉薄唇,雖然戴著哈利同款眼鏡,但是非常有范兒。她走進去的時候,他剛要去埋頭到那高三學生課桌一樣的材料中,此時只能再次抬起頭,抬了抬眼鏡,問:“這位同學,有事嗎?” 聲音倒很溫和,全然不是表面那么總裁。 黎嘉駿來找他也是有考量的,不管怎么說聯大主張教授治校,找理學院的主任基本可以肯定沒有結果,最有用的還是找負責實務的,教務處雖然主管教務,但到底帶了個“務”字,至少比教授們有用點。 她是絕對不會承認她怕理科的,雖然打小華羅庚金杯就是負責打擊她自信的玩意兒,別說參賽了,她連海選一樣的金杯輔導班都進不去,簡直喪心病狂!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她跟華羅庚一個時代,她不用怕他了!她不怕!她一點都不怕! “……所以樊先生,我覺得可能尋去理學院也無濟于事,華羅庚先生大概也很忙,我就不去打擾他了,想來您這兒看看有沒有什么辦法?!?/br> 樊先生一直靜靜的聽她廢話,聽完思索了一下,道:“前些日子你們是不是來信詢問過?” “是的,您還記得呀?” 樊先生沒應,繼續道:“我們是有查詢資料,你說的那位蔡同學確系華教授的門生,只是蔡同學是先行前往美國交流的,華教授三六年才出國,且去的是英國劍橋,是以他雖有心,卻幫不上忙,此事方不了了之?!?/br> 他說著,回頭看了一會山一樣堆疊在柜子的資料,從中間抽了一張出來,那是一堆表格,他拿過來,指了指其中一個豎行:“這是我們找到的僅有的有關他出國的資料,他去的哈佛,但是現在應該在另一個學校進修,至于是哪個,這資料可能真的遺失了,找不到?!?/br> 黎嘉駿接過資料看了一眼,上面是蔡廷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