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9
的毒似乎跟六姑娘當時是一樣的!” 剛踏出屋門的林姝踉蹌了一下,若不是暗香扶著就要摔倒在地上。 她回過頭驚恐的看著安蘭:“你說什么?” 安蘭越想越對:“就是一樣!當初六姑娘您中毒不就是昏迷不醒,看著像睡著一樣?” 若不是當時安歌見屋子里還有人,進去一看六姑娘還在床上躺著,這才知道林嫣去護國寺的另有其人。 “那時候,奴婢怎么搖您都不醒?!卑哺枰蚕窨匆娏耸锕猓骸白詈笳埩舜蠓騺聿胖滥坪跏侵卸玖??!?/br> 這是什么毒藥這么厲害,若是沒人發現,是不是就讓人在睡夢中就無知無覺死過去了? 大夫都沒有法子,最后還是林嬈主動拿出了解藥來。 林姝一掙扎撲進屋子,幾步走到楊氏床邊,埋頭痛哭:“這是遭了誰的恨,竟這樣害我和母親!” 趙氏趁機道:“我就說了,是你們二房自己內訌!七丫頭,你趕緊給我松綁,回頭國公爺來了我就當記不得這一回事!” 林嫣若有若無瞟了袁氏一眼,走到楊氏床前看著林姝表演哭戲,根本不理會趙氏的叫囂。 袁氏此刻腦子空白一片,她剛回府,不知道怎么同林嫣打交道。 事情似乎有些鬧大了,林修茂的襲爵之夢怕是不可能實現了。 不對! 袁氏醒過神來,不是說林嫣的胞兄林修和失蹤了幾個月還沒找見人了嗎? 那個呆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興許就是死在外頭了。 她自小長在市井,自然知道外面世界的叵測。 袁氏環視了一下屋里所有的人,張嘴死咬趙氏:“大伯母,不要往我們二房潑臟水!就是你下的毒,別以為咱們都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 若是林修和真沒了,林嫣身后有六安侯府撐著,她此刻幫著林嫣,說不定能把她爭取過來。 再說了,一個姑娘家再強勢,最后依靠的還不是娘家。 六安侯畢竟是舅舅,以后有了自己的兒媳婦,怎么可能處處幫襯林嫣。 袁氏心里打定主意,有些得意的瞧著趙氏。 趙氏黑了臉,怒火中燒:“我毒她?我為什么毒她?以后分了家不過是個親戚,她是礙著我了還是得罪我了?” 她以為楊氏和林樂同的秘密,沒誰知道。 袁氏一噎,竟然說不出話來。 將林樂同換嬰兒的事情說出來,大家都不好看,到時候偷雞不成蝕把米再。 見袁氏不說話了,趙氏有了底氣:“快松開我!你們這幫狗東西,不知道我是這府里的掌家主母?” “噗?!币慌耘R摹過林姝哭戲,回過神來看兩人狗咬狗的林嫣突然被逗樂了。 “大伯母,以往您整日自稱國公府的掌家主母,我當聽不見也就算了?!彼f道:“您知道什么叫掌家主母您就這么說?” 趙氏一聽林嫣開口,心里咯噔一下。 這個妮子別看拳頭硬,嘴皮子也不輸人,沒見臨江侯夫人王氏那么精干的一個都被氣的拂袖而去嗎? 果然林嫣一開口,就剎不?。骸皣闹魅耸亲娓?,祖母若是在世那才是正兒八經的掌家主母!” “祖母不在了,后來不還有個小祖母嗎?”林嫣道:“若不是境遇可憐,她還是咱們府的主母?!?/br> “大伯母您呢?不過是代替管兩天家而已,大伯既不是國公爺又不是世子,您掌誰的家做誰的主?老姨娘都不敢說這話!” 趙氏的臉一會青一會白,只感覺被林嫣當著眾人的面扒了衣服示眾。 林姝的哭聲漸漸小了下去,豎著耳朵聽屋子里的動靜。 袁氏驚訝的看向林嫣,好歹是大家閨秀,怎么將朱氏那么丟人現眼的事情若無其事的丟在下人們面前。 她心里隱隱有些不妙的感覺。 林嫣不負眾望,繼續說道:“既然大伯母不是掌家主母,那就繼續這么呆著等國公爺回來處理?!?/br> 她搖搖頭,有些痛心:“說起你們長房和二房的事情來,那是爛到了骨子里,我一個姑娘也就不當著滿屋子的人下你們的臉了。留著給國公爺說去,到時候讓他來處置你們這些人!” 這還不叫下臉? 162亂麻 誰家里的長輩和嫂子,被一個小姑娘帶人綁了。 沒想到林嫣還有更讓人害怕的話出來:“至于二堂兄原來是二伯母親兒子的事情,也要國公爺來處理好了?!?/br> 楊氏和林樂同的齷蹉事,想一想還真不好意思說出口呢。 林嫣一句話出來,全屋子的人都驚呆了。 那些媳婦婆子自不必說,安歌和安蘭面面相覷。 安歌憤慨:“七姑娘不要血口噴人!” 林嫣樂了:“我血口噴人?待會國公爺來了我要是拿得出證據來,到時候你們自己扇自己嘴巴子哈!” 安歌和安蘭突然有些心虛,難道是真的。 趙氏兩眼一翻,索性也暈了過去。 她怎么知道的? 這不是大嫂和她悄悄查的嗎?沈卿卿都已經出京了!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林嫣一昂頭:“趕緊把大伯母掐醒,要不還以為也中毒了呢?!?/br> 趙氏身邊的一個婆子伸手就要掐她人中,趙氏“呃”一聲自己醒了過來,滿臉土灰的歪在椅子上不再說話。 林嫣又看袁氏,袁氏嚇得忙別過眼去。 這才乖,吵吵鬧鬧一點大戶人家的風范都沒有。 她吩咐道:“六姐,你留在這里照顧二伯母,其他人全帶到前院花廳去!” 林嫣趁著林禮沒回來,帶著那幾十個護衛,將國公府上下翻了個透徹。 趙氏哭喊:“這朝廷沒抄家呢,咱們家倒自己抄起來!七丫頭,你這個敗家敗祖宗的不孝子!” 沒人理會她。 林嫣命人將全府的下人全集合在前院,嗚嗚呀呀一百多號人。 賬房的冊子也全搬了來。 林嫣搬了自己的紅木搖椅坐在廊下,守著滿院子的下人一本一本的翻賬冊。 寧王府里,墨寧和風細雨的同林禮說了些各處的風土人情,又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