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今年有蕭可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做飯,卻是過得格外滋潤。以至于拼完業績例行召開董事會時,股東們見他非但沒瘦,反而容光煥發,不禁懷疑他今年偷懶,開始擔心利潤。直到財務報表出來,增長率還是那么喜人,這才安心。做完收尾工作,韓熙林陪蕭可到S市住下,和周孚一起研究參賽菜品。這一次蕭可打算做烤魚,為了保證最好的口感,周孚除了在自家餐廳試驗之外,還聯系了好幾家開店的朋友,找了不同類型的烤箱來反復比較。決賽在1月27日。年底蕭可慶祝完二十二歲生日,又過了元旦,春節前夕準備動身之際,于家夫婦和鄧一博突然聯系蕭可,說也想一起跟去看熱鬧。韓熙林和兩位爸爸,以及早就預定要去的范春鳴,再加上這幾位好友,人似乎有點多,不過見周孚把小舅子和岳父一家都帶上了,蕭可也就釋然應允。但收拾行李時,他卻有些奇怪:明明這次比賽都有統一制服,韓熙林卻打包了一套按他尺寸新訂做的燕尾禮服,非要帶上。對于他的疑問,韓熙林是這么解釋的,“國際比賽嘛,說不定有用到的時候?!?/br>聽他說得有道理,蕭可便不再計較。完全沒注意到,他低頭將禮服收進箱子時,韓熙林眼中掠過一抹得逞的狡黠。蕭可和親友們飛抵里昂的同一天,御村兄弟也趕到了。辦完入關手續,御村凜買了杯咖啡,和哥哥一起到休息區坐下,緩解長途飛行帶來的不適感。正疲憊地捏著眉峰,忽然聽隨行人員說道:“那邊來的人似乎是中國隊的蕭可先生?!?/br>蕭可。聽到這個名字,兄弟二人不約而同抬起頭來,向前看去。迎面走來的一群中國人中,走在最前面的正是蕭可,正側身和同伴說話。經過大半年的苦訓,御村凜拿到復賽結果時的沮喪已然消失,重新樹立起一較高下的信心。但看到蕭可的瞬間,他卻不可避免地想到御村空交給他的那份錄像,隨即慌亂地移開了視線。剛拿到錄像時,哥哥再三向他強調這是正常行為,用中國人的話來講就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心想勝出的御村凜也認同了這個說法,刻意忽略了那幾分心虛。沒見到蕭可前,他可以自欺欺人。但此時看到對此一無所知的蕭可,之前的不安突然在心中發酵膨脹,讓自知理虧的御村凜心煩意亂。見他突然臉色蒼白,御村空關切地問道:“還是不舒服嗎?我帶你去醫院檢查一下。后天就要比賽了,你不能生病?!?/br>“不……”御村凜喃喃說道,“哥哥,我是不是做錯了?”“錯?”御村空一愣,旋即猜出他的真正想法,口氣驀然變得十分嚴厲,“凜,為什么你會有這種可笑的念頭?我早就和你說過,這種做法很正常,只是打聽下對手的消息罷了。就連知名企業也會關注競爭對手,設法刺探對方的新產品。而且,當時你不也已經同意了嗎?”御村凜不禁啞然。的確,看錄像的是他;知曉蕭可參賽菜式后,精心揣摩,苦思冥想考慮壓制辦法的也是他?,F在再說后悔,未免太過裝腔作勢。將他的動搖看在眼中,御村空故意又提起他最在意的事,“你不是一直希望林君能接受你的邀請么。一旦你拿到名次,像父親那樣成為飲食界的傳奇,屆時你再開口,他一定不會拒絕?!?/br>備戰的這段日子,御村凜仍舊不時給雙木林留言,但一如繼往地沒得到任何回復。對蕭可的不滿加上想要獲得肯定的渴望,最終壓倒了那幾分不定。把一口未動的咖啡扔進旁邊的垃圾桶,他說道:“我明白了,哥哥,我們走吧?!?/br>御村空也怕繼續留下去,弟弟又要開始糾結。點了點頭,向其他人使了個眼色,立即起身往外走。這里雖然是國際機場,來來往往的乘客膚色迥異,語言不同,但十幾名黃種人站在一起仍舊顯眼。剛才御村兄弟注意到了蕭可,蕭可這邊也同樣注意到了他們。鄧一博正不死心地試圖從蕭可口中套出參賽菜名,認出那群日本人后,立即轉移了注意力,奇怪地說道:“那兩個人我在新聞里見過,好像是和你一起比賽的,還拿了名次。怎么不過來打招呼,反而抬腳就走?瞧不起人???”因為復賽那天曾被故意針對,蕭可對御村家的人印象極差。而且范春鳴旁敲側擊問遍了朋友,也沒打聽出什么有用的消息,他至今仍不知道御村凜的敵意從何而來。心中也越發提防,不想理會他們。當下見鄧一博滿臉不快,蕭可岔開話題,說道:“別管這種人——韓熙林說去買東西,怎么一直沒回來?你幫我拿下行李箱,我去看看?!?/br>鄧一博伸出手去,接到的卻不是蕭可的行李,而是剛剛回來的韓熙林新買來的一袋飲料,示意他拿去分給其他人。自然而然地接過蕭可手里的拉桿,韓熙林把擰開的礦泉水遞給他,關切地問道:“現在有胃口了嗎?”這次飛行時間有點久,中途還轉了一次機,蕭可坐得頭疼,全無食欲,已經有兩頓沒吃東西了。“酒店應該可以點餐。我先去房間睡一覺,等餓了再吃?!闭f著,蕭可疑惑地回頭看了一眼分完飲料在和韓父竊竊私語的鄧一博,若有所思地說道:“韓熙林,你不覺得他們這一路上都很奇怪嗎?似乎在背著我們偷偷商量什么?!?/br>韓熙林輕輕咳嗽了一聲,“有嗎?我倒沒注意。與其說這個,不如盡快回酒店。早點休息,把狀態調整好?!?/br>說罷,不等蕭可回答,他便拖著行李箱率先往前走去。蕭可只好放下疑惑,跟在他后面。一行人在酒店休整了一天,待到比賽當日,浩浩蕩蕩地去了賽場。這里是比賽創辦者的大本營,又是決賽,規模與區域比賽都不可同日而語。比賽在當地最大的展覽館舉行,足有十一萬平方米的展區被劃分成若干區域。其中射燈最多、燈光最耀眼的那一列格間,自然是留給來自24個不同國家的大廚們一展身手的料理臺。在格間前方,則是評委席與觀眾席。比賽還沒開始,偌大的觀眾席已然座無虛席。就連協助比賽的工作人員上場就位,熱情的法國觀眾就會毫不吝嗇地報以掌聲。前面的掌聲傳到后面的臨時休息室,還在換衣服的蕭可以為提前開始入場了,不禁緊張地說道:“老周,不是還有半個小時才嗎,怎么其他隊先入席了?”周孚是第一次入圍決賽。雖然曾看過以前幾屆的比賽錄像,但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