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思。 黃嵐回到房間,聞曲樓的具體事務只要有他們在就足夠了。她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規劃。 唱歌、跳舞、喝茶、飲酒……都只是一個開端。 黃嵐捋了捋思路,看來已經到了推出培訓的時機了。只有這樣,才能擴大聞曲樓的影響力,同時提高聞曲樓的地位。 但是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能教學的卻只有她一個,萬事開頭難,也只有將如何學習教授出去,以后她才能真正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情,聞曲樓才不會變成一個少她不可的地方。 黃嵐抽出一張紙,思慮了片刻,還是決定先從歌曲入手?,F在聞曲樓中,精通這方面的人最多,也是目前最需要培訓的。 黃嵐對于樂理所知不多,她并沒有學習過專業的樂理知識,只是略通簡譜。不過,只要學習了簡譜,就能大概記錄現有的樂譜,不再需要口口相傳,能節省很多精力和時間,也便于樂譜的保存和流傳。 然而這個時代阿拉伯數字還尚未流傳過來,想要學簡譜還要先普及數字。 黃嵐擰緊了眉頭,仔細回想自己小時候是如何學習阿拉伯數字的。 第二日清晨,黃嵐天未亮就起身了。這段時間由于不適應孩子的身體,她很少早起,又沒有鬧鐘,每天睜開眼都已經天亮。 但是自從踩踏事件之后,她一直努力調整自己的生物鐘,近幾日總算能夠在天剛露白時就睜開眼。 深吸了一口氣,黃嵐換上特意定做的緊身衣物,來到院子中央。 稍事活動筋骨,做了熱身之后,黃嵐便小跑著出門了。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之后,她已經很久沒有跑步。以前練習空手道的時候,她最喜歡跑步,圍著孤兒院的小cao場她能一口氣跑一個小時。 后來工作以后,便只能去健身房在跑步機上跑,可她還是喜歡室外運動,空氣流動更好,景色也好。 黃嵐看了一眼晨曦中的盛城,街上只有零星幾個人,正收拾著自己的攤子準備賣早點,空氣中隱隱已經有甜甜的飯香。 黃嵐也不跑遠,只圍著聞曲樓周圍繞圈,這具身體從來沒有鍛煉過,剛開始根本承受不了太長時間的訓練。 只不過才跑了一圈,大概四百米,黃嵐已經開始喘不過氣,雙腿發酸,小腹處隱隱刺痛。 “這身體還真是差啊?!秉S嵐喘著粗氣,減慢了節奏,由跑變成快步行走。 又走了兩圈,她臉上的汗已經開始一滴一滴往下掉,身上的衣服也被打濕,最要命的是雙腿已經像灌了鉛似的,邁不動步子。 黃嵐只能返回聞曲樓,結束了短暫的跑步。 站在院子中央,等汗落了一些,黃嵐便雙腳分開,如樁柱一般穩穩的扎在了地上。 雖然身體力量不足,可昔日學習的基本功卻不會遺忘,黃嵐的馬步扎的極為標準,腳尖平行向前,兩膝外撐,這些基本的細節她當時糾正了很多次才練就了如此規范的馬步。 大約站了三分鐘,黃嵐雙腿就開始打顫,大腿已經酸疼的快要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只得嘆了口氣,直起身子。 雙腿的力量已經被黃嵐利用殆盡,可是時間尚早,只得開始練拳。 四指并攏,拇指緊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節,握緊左拳,拳背向上,拳向正前方沖出。感受著細小的拳風從耳邊擦過,額頭的汗水隨著這一出拳隨風灑落,黃嵐忍不住小吼了一聲:“爽!” “嵐兒今日怎么起的這樣早?”孟蕓剛進了飯堂就看到黃嵐已經端著碗在喝湯,忍不住驚異問道。 “嘻嘻,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呀!”黃嵐隨口笑道。 孟蕓一愣,“小嵐兒還是這般出口成詩!竟將時間比做黃金?!?/br> “當然了,黃金可以通過我們的雙手掙來,可是時間,每個人卻都是有限的?!秉S嵐解釋道,這種在現代社會三歲小孩都知道的名言警句,她不假思索就說了出來,忘了這里的人卻是第一次聽說。 “嵐兒說得對極了。寸金難買寸光陰,聽你這么一說,我覺得自己時間太寶貴了,一定要珍惜才是?!泵鲜|點點頭,盛了飯坐在黃嵐身旁。 “嗯,蕓jiejie一會吃過了把所有人都叫到大廳,我打算開一門數學課?!秉S嵐舔了舔黏在手指的米粒,說道。 “數學?”孟蕓不解的看著黃嵐。 “數學是最基本的課程,而且對于之后的樂譜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來學?!秉S嵐一本正經的說道。 “數學和曲子有關?這倒是頭一回聽說,不過嵐兒總是給我們帶來太多的第一次,有些見怪不怪了?!泵鲜|有些費解的想了一會,便笑著說道。 “蕓jiejie慢慢吃,我先回房收拾一下?!秉S嵐將碗筷收拾好,說道。 “去吧?!泵鲜|頓時覺得碗中的飯食寡然無味,只想快點吃完,好去聽黃嵐講課。 黃嵐回到房中,將昨晚上整理的數學入門重新翻看了一遍,確認思路清晰這才往客廳走去。 第四十四章 數學 回到大廳才發現,已經變了模樣。原本散亂在大廳的桌椅被整齊擺放,排成了三排,聞曲樓所有人早已端坐在一旁,靜待黃嵐。 “今天講的是數學。作為入門,我先介紹什么是數字?!?/br> “以前我們計數都是用最原始的方法,借助工具,用繩結,用籌碼來計數,很是不便?,F在我教給大家一種更方便的方法?!秉S嵐將寫好了數字的紙,從0到9依次排開。 黃嵐將數字按照這個時代的含義解釋了一番,又舉了幾個例子,眾人這才有些明白了。 為了鞏固教學成果,黃嵐吩咐搬出了一箱銅板,隨意抓出幾把,讓他們將查好的數寫在紙上。 “1個,2個……”林俏躍躍欲試,將桌子上的銅板一個一個撥拉開。 數數相對簡單,眾人很快就像幾堆銅板數清楚。 “那,我想知道這幾堆銅板一共有多少枚?”這是最基礎的加法,現在的小學生都可以毫無困難的口算出來。 可是對于他們而言,卻是巨大的難題。 “……有沒有算盤?”林大山試探著問道。以前他賣茶,都是用算盤來算賬的,現在沒了算盤,他也不知道該怎么算這些數字。 “不用算盤,我現在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