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0
們想反對也無從說起。而就在其余宗室子弟收拾包袱準備離京時,去謝知禮家中調查的鷹衛回京,帶回了各種確鑿的證據,謝知禮家諸多惡行就足夠他們喝一壺的,更何況他們還隱瞞圣旨,犯了欺君之罪。墨遠當即下旨,將謝知禮一家從宗族中除名,剝去爵位,貶為平民,謝知禮的父親因隱瞞圣旨被下入大獄,同時宗族中其他人也因“不察”之罪,各獲懲罰。雖說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實際上以往真有皇室子弟犯罪時,只要不是謀逆這種動搖根基的大罪,一般都會從輕發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可這次墨遠給謝知禮一家定罪卻嚴格按照律例來,一時將朝中眾臣都震懾住了。墨遠掃視群臣,一只手輕輕搭在尚未顯懷的腹部,沉聲道:“祖訓如此,律例如此,他們犯了罪,便要受到應有的懲罰,倘若朕今日原諒了他們,來日其他人再心懷僥幸欺君罔上,朕要不要懲罰?若換成平民百姓犯了罪,官府抓不抓?”大臣們倒沒有為謝知禮一家求情的打算,甚至他們中有不少正直之士早就對歷任皇帝袒護犯罪皇室子弟而心生不滿,更對官官相護心生厭惡,此時見墨遠這么鐵面無私,震驚之余又心生激蕩,忙紛紛跪地,口中高呼:“皇上圣明!”墨遠緩和了神色,又道:“不過,拿辦他們的事不急,先緩一緩?!?/br>大臣們愣了愣,抬起頭,注意到他搭在腹部的手,面露恍然。墨遠慢慢道:“朕有孕在身,不宜見血,不宜殺生,為了給腹中的孩子積福,朕決定大赦天下,凡犯小罪者一律既往不咎,犯大罪者罪減一等,犯惡罪者死罪可免,犯國罪者不在赦免之列,但可延后一年追究刑處。眾卿可有異議?”大臣們自然沒有異議,忙跪地三呼“萬歲”,高喊“皇上仁慈”。皇上登基時沒有大赦天下,卻在此時為了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孩子下了這大赦天下的皇命,皇上對孩子看得不可謂不重??!墨遠又道:“另有一些犯人,不論大罪小罪,一律與國罪者同,延后一年處置?!?/br>大赦天下是有限度的,哪些犯人在赦免之列,哪些犯人排除在外,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準則,而國罪者就是謀反、欺君等與皇權相抗的欽犯國犯,這放在哪個皇帝手里都是不可能輕易赦免的,另外各個皇帝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對赦免的程度與范圍略作改動,只是不知當今皇上改動時所說的“與國罪者同”的究竟是哪些人。墨遠說完就讓太監宣讀名冊,大臣們凝神細聽,都是一陣心驚rou跳。這些人全都是不久前由鷹衛查辦、皇上下旨秋后問斬的朝廷命官、皇親國戚,說直白點,就是皇上的仇人,這些仇人的罪名有大有小,但不管是死罪還是活罪,一律不得赦免,等皇上生了孩子之后,他們該怎么處置還得怎么處置,一個都別想僥幸逃脫。大臣們抬眼偷覷龍椅上的墨遠,心驚之余又不免心生折服。天下誰不知皇上師從流云公子?就憑借那一身飛檐走壁、殺人于無形的高強武藝,還有救死扶傷的醫術與對各種藥材的精通,皇上想要報仇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可他在外隱姓埋名十幾年,卻從未對那些人動過手,而是選擇了最堂堂正正的途徑,也是最不容易的途徑。皇上實在是……心性堅韌、胸懷磊落!皇上將來必成一代明君??!大臣們心潮澎湃,還想再表一番忠心,墨遠卻忽然道:“朕枕邊人只有一個,將來也不會選妃,不過如此一來,的確子嗣單薄了些,為彌補這點遺憾,朕做了一個決定?!?/br>大臣們齊齊抬頭,就見墨遠頷首示意,旁邊的太監取出一道圣旨打開,高聲宣讀,旨意竟是——收謝知意為嗣子!大臣們驚得目瞪口呆。這……這……謝知意都十七歲了,竟然要做皇上的兒子?繼承香火的事,年紀倒不算大問題,但這種事落在皇帝頭上還是破天荒頭一回,更何況當今皇上已經有個嫡親皇子了,肚子里又懷著一個不知是皇子還是公主的,哪里還需要嗣子?只聽說子嗣單薄就納妾多生的,沒聽說過子嗣單薄就從族內過繼的??!人家絕后了不得已才從族內挑孩子承襲香火,皇上您這是湊什么熱鬧??!答案已經隱隱要浮出水面,卻仍有人不敢輕易相信。而就在眾人還沒回過神時,墨遠又下了第二道圣旨——立大皇子謝知意為太子。大臣們已然搖搖欲墜,卻愣是沒一個開口請求皇上收回成命,真正頑固的幾個人早已被墨遠氣得臥病在榻,剩下的人最多只是震驚得站立不穩,出言反對卻是不敢的。畢竟圣旨已經下了,他們反對可就是抗旨不遵,再說他們本就站在支持皇上的立場,謝知意又是皇上看中的,由謝知意當儲君對他們并沒有多大影響,他們犯不著為了儲君之位枉送性命。更何況,皇上比太子大不了幾歲,將來誰比誰活得久都說不準,太子有沒有當皇帝的命可不一定吶!墨遠看著下面呆若木雞的大臣,滿意點頭:“既然眾卿都沒有異議,此事就這么定下了,太子即日搬去東宮吧?!?/br>大臣們:“……”此事議定,墨遠再次開口,面上帶笑:“昨日有急報傳來,南疆戰亂已經平息,九溪族重回故土?!?/br>大臣們瞪直眼,心里都有些驚訝,南疆部族只是明面上歸順朝廷,其實并沒有將中原皇帝放在眼里,九溪族能在此戰中以少勝多,絕對不可能是借了皇上的勢,那就是說九溪族確實有這個實力,可他們都沒落那么多年了,怎么突然變得這么強大?不過皇上特地提起此事,想必還有什么說法,思及此,大臣們忙洗耳恭聽。墨遠長嘆一聲:“歷經當年的冤假錯案,九溪族已不復往日昌榮,朕有意給他們加封進爵,一來彌補當年的傷痛,二來告慰九泉之下的族人與父母,三來也是盼著他們早日恢復生機,諸卿以為如何?”大臣們哪里還有異議,自然是他說什么就是什么。墨遠似乎心情好些了,笑意加深幾分,又道:“朕流落在外十幾年,多虧師門照顧,師父待朕恩重如山,可惜外面至今還有人詆毀師父的聲譽,朕打算給師門送一塊匾額,為師父正名,諸卿以為如何?”大臣們:“……”不如何。實在不怎么樣。這也太小氣了吧?墨遠又補充一句:“題詞由朕親筆御書?!?/br>大臣們:“……”還是不怎么樣,都想替師門委屈。“皇上何不為他們加官晉爵,有了官身,想必……”“不必了?!蹦h笑著打斷大臣的話,“師門不愛這些虛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