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1
他又不愛讓人在跟前侍候,能在他身邊說話湊趣的,都只有旺財一個……胤禛心里一抽一抽的疼。他這個弟弟,雖然看似從小就風光無限,可除了面上好看,真沒過過什么好日子,太子視他為眼中釘,康熙對他可有可無……好容易過了幾天好日子,卻又被自個兒的親哥哥算計……胤禛沉著臉,將人安置在床上,宮女進來送了熱水毛巾、醒酒湯之類的,就被他打發出去了,親自給胤祚擦了臉,脫了鞋子和外衣,蓋上被子,也不急著走,就坐在床邊看起書來。——第二天,胤祚睡到日上三更才醒,溫水洗了臉,坐在凳子上讓旺財給他梳辮子,前后兩世,胤祚各種技能點滿,可就這梳辮子,無論如何也學不會。“等哪天爺煩了,”胤祚翻著書,道:“爺就去當和尚,一不用梳辮子,二不用娶老婆,各種方便?!?/br>旺財問道:“主子,您去當和尚,那奴才怎么辦?”胤祚道:“爺當和尚,你也跟著當和尚不就得了?難道你還想娶老婆???”旺財哭喪著臉道:“奴才是不能娶老婆,可是奴才愛吃rou??!”“這容易,”胤祚道:“打獵爺熟啊,回頭你再找廚娘去學幾手,饞了就自己做,爺親自給你望風?!?/br>旺財嘀咕:“打獵吃rou的和尚,那還叫和尚嗎?”胤祚白了他一眼,道:“這是不想跟著爺呢?”旺財忙陪笑道:“爺您可別冤枉奴才!甭管爺是做皇子、庶民、郡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奴才跟著爺,從來都是吃飽穿暖,一沒吃過苦,二沒受過欺負,這些的好差事到哪兒找去?別說您去當和尚,你就算去當尼姑,奴才也跟著!”胤祚怒道:“呸呸,你才做尼姑!”旺財嘻嘻笑道:“奴才是中人,做和尚做尼姑都一樣?!?/br>真是,好有道理……胤祚懶得理他了,和旺財胡扯,弄得他的書到現在還沒翻到地方,倒是旺財干活聊天兩不耽誤,一條辮子都快梳好了。“你動過我的書了?”他明明記得昨兒夾了書簽的。“沒有?!蓖數溃骸笆怯嚎ね跄弥讼??!?/br>“四哥???”“您忘了?昨兒是雍郡王殿下送您回來的,”旺財道:“您醉醺醺的,奴才又不在,雍郡王就在這兒親自照看,后來奴才回來,天又晚了,索性就在客房歇了一宿,早上直接從這兒上的朝?!?/br>提起早朝,胤祚想起還欠康熙一封折子呢,道:“吩咐廚房別折騰了,爺一會去宮里蹭飯去?!?/br>旺財見了昨兒那陣仗,一直擔心他家主子和康熙真個鬧僵了,聞言大喜:“那敢情好?!?/br>胤祚翻了個白眼:跟你有一毛錢關系沒有,樂得什么勁兒呢!——難得一個大晴天,陽光燦爛的簡直要亮瞎人的眼,索額圖死了,胤礽圈了,陵普這些幫兇處決也就是這兩天的事……心里沒壓著這些血案,胤祚覺得天都藍了幾分。胤祚挑的時間好,到的時候康熙剛下了朝,正在用點心,胤祚老實不客氣給自個兒也盛了碗湯,又吩咐再上點稀飯醬菜。康熙見他跟餓死鬼投胎似得,沒好氣道:“一來就只惦記吃的,這是專門來蹭飯來了呢?”“皇阿瑪您這就不懂了,飯就是要蹭來的才香……”胤祚對康熙眨一下右眼:“不花錢??!”康熙搖頭失笑,點點他的頭,道:“這大清有幾個比你有錢的呢?到朕這兒哭窮來了!”“瞧皇阿瑪您說的,兒子要是不知道節儉,能這么有錢嗎?”見胤祚那張嘴,終于又開始胡說八道,康熙也心情大好——圈了胤礽,他也是有些舍不得的,但看胤祚這般輕松開懷的模樣,又覺得什么都值了。雖然胤祚只說要稀飯醬菜,但御膳房的人哪敢真這么打發他,又加了好幾樣精致的小菜。冬天這些小菜反而是稀罕東西,胤祚嚼著脆生生的小蘿卜,又想起新玩意兒。“玻璃廠那邊已經攢了不少東西,玻璃鏡子老九已經在賣了,還存了好些普通玻璃,”胤祚道:“等過了年,先不急著裝修房子,兒子在郊外修幾個蔬菜大棚,明年冬天,皇阿瑪想吃啥都有了……”又笑道:“皇阿瑪您別看咱們給那些當官的漲薪水了,等大棚的菜出來,光這一樣兒,就讓他們老老實實再掏出來!”康熙撇了他一眼,道:“你讓他們掏銀子,還用的著出新招???就那個瓷磚、水泥、暖氣管,就把他們一年的薪水掏空了?!?/br>胤祚冷哼:“誰逼他們裝了?”何止是一年的薪水,五年的都不夠,可還不是搶破頭的掏銀子?人家有錢著呢!又嘆道:“如果哪一天,沒人搶著當官了,這官場大約就徹底清明了?!?/br>沒人搶著當官,那他還當的哪門子皇上?康熙喝著茶,道:“明兒你上個折子上來,胤褆、胤禛幾個的爵位,也可以提一提了,還有老九、老十都辦差了,也不能還是個光頭阿哥?!?/br>胤祚愕然:“我寫???”隨即反應過來,康熙這是給機會讓他施恩呢,想到自個兒連金豆子都掉了,康熙還是鐵石心腸,一點都沒有廢了他的打算,胤祚不由有點兒泄氣,怏怏道:“我寫就我寫唄!”又道:“皇阿瑪,兒子封了太子,也算一件喜事兒,要不也來個大赦天下什么的?”康熙嘖嘖道:“先前朕說大赦天下,是誰說將那些作jian犯科的放出去,禍害良民,算什么大赦?怎么這會兒又改了主意了?”胤祚道:“那些人不能赦,可以赦別的???”“嗯?”胤祚道:“兒子聽四哥說,咱們大清在士、農、工、商之外,還存在賤籍。浙江有惰民、陜西有樂戶、廣東有疍戶、江蘇有丐戶還有安徽的伴當、世仆……這些人,都是前朝的時候,祖先犯了事兒,才累及子孫萬代。要兒子說,他們先祖犯事兒,還是前朝犯的事兒,和咱們有什么關系?赦了他們,編入正籍,既能收攏人心,又能增加勞動力,不然這么多人只能以乞討、賣身、唱戲為生,對民生半點幫助都沒有,白費米糧?!?/br>康熙道:“老四說的?”“嗯,”胤祚答道:“兒子不是要在沿海那邊修一些紡織廠,還有各地的水泥廠、玻璃廠嗎?這可要大量的人手??墒侨藦哪膬簛??若讓百姓不種地了,都跑來做工,那豈不是本末倒置?總不能指望多來幾個流民吧?就算有流民,也最好是能回鄉安置……畢竟咱們大清產的糧食,真說不上寬裕。我跟四哥說了,四哥就告訴我這個,皇阿瑪,您說,這些不是現成的人手嗎?”康熙點頭,這事兒簡單,道:“回頭寫個章程上來?!?/br>胤祚笑嘻嘻遞上一個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