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
瞬間知道是誰,對于對方這種白眼狼的行為莫名覺得有點微妙。 ………… 連續兩天,事件不若澎湃科技想的那樣容易解決。既沒能讓民營醫院承擔全責,也沒能讓廣大網友轉移視線。 口水鋪天蓋地而且愈演愈烈,股價一瀉千里,短短兩天在紐交所大跌24%,市值縮水百億美元。因為此次事件,摩根士丹利等多家投行認為澎湃科技未來具有不確定性,下調評級。 接著,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和云京市的有關部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進駐澎湃科技調查本次事件,ceo被約談。 民眾、投行、政府,三方表示不滿,事態失控,澎湃科技終于“識時務”地認慫。 ceo接受采訪,表示自己“痛心疾首”,發誓吸取教訓、嚴厲整改,不讓悲劇再次發生。 可誰又會就此買賬??? 股價連跌四天以后,國家網信辦公布調查結果以及整改要求,認為澎湃需要負責。 醫療事業部一片大亂。 “澎湃醫生”app還有相關產品至少需要進行六項大的修改,包括全面審查推廣服務——索要權威數據,核對宣傳內容,還有確定內容、鏈接二者相符;推廣排序方式變為信譽為主價格為輔,取消以往“價高者得”的做法;對于商業廣告進行醒目標識、進行風險提示;聯合衛計委將醫療內容分級,等等。 ceo給全體員工發內部信,稱:天天事件已經超過澎湃歷史上的任何一次危機,希望大家齊心協力,相信公司、相信自己,共同度過難關。 言辭懇切,安撫軍心。 ………… 因為這件事情,整個澎湃科技的醫療事業部都是焦頭爛額。 原先一直主管醫療事業部的副總被撤職了,卻并沒有新的副總來上任。 阮思澄的“眼疾診斷”再無領導再來過問,本來說好要面談的幾個老板杳無音信。 某天,阮思澄再坐不住了,給兩個boss發郵件道:“您好,我是澎湃ai醫療‘眼疾診斷’的阮思澄,上個周五收到信說這一星期安排面試。能否冒昧問下具體時間?非常感謝您的耐心!澎湃科技,阮思澄?!币?,這一星期,還有不到一個小時就結束了。 她也就是試探試探,其實已經想跳槽了,離開澎湃,到愛未也好,揚清也好,哪兒都好。這并非是無法患難,而是道不同了。 再次,沒有回音。 本來雄心勃勃要擴張要招人的幾個老板沒動靜了、不想招了,這個事實讓阮思澄堅定疑惑:這件事情的影響遠遠沒完。 她所在的澎湃科技醫療事業部,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動。 所有老板都在觀望,她卻并不知道他們在觀望什么。 想破腦袋想不出來。 醫療事業部眾大佬究竟是在觀望什么、擔憂什么? 哎…… 雖然不喜澎湃科技企業文化,然而畢竟在這度過整整三年,說一點兒感情都沒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她也希望澎湃科技和醫療事業部越走越好,各種意義上的好——堅守價值、關心用戶,而后越來越強越做越大越賺越多。 眼見澎湃到這一步,阮思澄又感嘆又傷懷,又不安又擔心,打開微信,在朋友圈發了一條: 【澎湃科技,醫療事業部,未來究竟會怎么樣?】 誰都知道她是這個部門的人,大家紛紛安慰“穩住”“沒事”。 20分鐘后,也不知道出于一種什么心理,邵君理給阮思澄回了條評論: 【會作死?!?/br> 阮思澄:“……” 這么兇????。?! 因為澎湃狂潑臟水,這個家伙不僅刪了老總和副總,還在一切場合熱盼對方翹掉????! 討好大佬的原則一:不能由你結束對話。 懷著這個不良心思,阮思澄回邵君理道: 【哎……不知道。而且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究竟會怎么樣?!?/br> 又是20分鐘后,阮思澄的手機一響,收到新留言。 打開一看,還是邵君理的,六個小字: 【會越來越好的?!?/br> “……?。?!”阮思澄再繼續找話,這回邵君理沒回復她了。 第6章 丑聞(二) 整改開始半月以后,作為澎湃公司技術人員,阮思澄與銷售人員一起走訪各大醫院。經與醫院交流合作,“眼疾診斷”這一工具目前已經初步定型,計劃今年12月小批量生產,明年3月投入使用?,F在,澎湃科技得跟關系不錯的幾家大醫院商量進駐的事。 由于數據標準庫并不統一、難以明確責任主體等問題,幾乎沒有公司可以在cfda(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過審。前者是說,因為各地各院數據標準不同,比如同個腫瘤有的醫院量是4.2厘米有的醫院量是3.8厘米,那基于某地某院數據開發出的機器也許無法廣泛應用,后者是說,倘若出現醫療事故,診斷責任是在公司還是醫生,中國cfda、美國fda均感十分棘手。因此各大公司基本都是“無證駕駛”,繞過審核,把產品給醫院醫生免費試用,也不擔責,一方面搶占市場、為將來布局,另一方面在實踐中完善產品,這是法律所允許的。而醫生們,基本把ai當作輔助,用ai看一遍,自己再看一遍,提高準確率,減少誤診。 然而ai醫療已是大勢所趨,免費產品注定無法長久生存,拿證上市、獲取利潤是必需的,為此fda和二者cfda都在努力。 cfda在2017年新公布了。按照目錄,若診斷軟件通過算法提供建議、不給結論,就屬二類,但若自動識別病變部位并且明確給予診斷,則屬三類,風險級別相對較高。 基于分類,業內公司紛紛送審自家產品,其中兩家已經拿到二類證。至于更有意義的三類證,也正迅速推進——按照醫療器械注冊流程,三類想要最終過審,基本需要經過產品檢測、臨床試驗、技術審評、行政審批等等多個步驟,現在大多公司停在“檢測”這步。不過年初,cfda根據大量信息分析數據、統一標準,已定好了眼底圖像、肺部影像兩個部分的標準檢測數據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