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1
書迷正在閱讀:美貌炮灰的自我修養、離域、切換屬性[快穿]、穿成大佬他老婆[穿書]、我只想掙個女朋友(快穿)、我拆官配,謝謝[穿書]、他欠了情人債、每天都要撩道長[命道行妖]、聽說你是個妹控、同室的他是男神
易塵抱起這個小男孩時,這小小的孩子依舊面無表情地重復著撞擊的動作,眼神空洞無神,連憎恨都沒有,僅剩一片死寂。 即便心大如易塵,看著這一幕都覺得心酸不已,她把男孩緊緊地抱在懷里,不停地撫摸著他的背脊:“好了孩子,你已經出來了,別怕?!?/br> 陌生的體溫似乎讓這個不曾感受到溫暖的孩童感到了困惑,但他下意識地伸出軟綿綿的手死死地纏住了易塵的脖頸,不愿意與溫暖分離。 “我要收養他?!币讐m抱著這個不愿意撒手的孩子,嗓音沙啞地道,“往昔一如昨日死,以后……你便喚作‘莫喑’吧?!?/br> 喑,小兒啼哭。 莫喑——愿這孩子以后的人生能幸福安康,再無苦痛與淚水。 至少,可以這樣期待的吧? 穆巫死后,晉國成了一個天大的爛攤子,好在道思源身為大派弟子亦懂權衡之術,很快便平定了晉國的動-亂,扶持了一位宗室皇親為帝。 穆月語遠嫁而來,用的身份是江國公主,為了這事,晉國險些和江國開戰,好在易塵勸解后,晉國這才以修生養息為主。 江國實際也無辜,本來穆月語頂替的這個公主身份也只是因為貌美而被皇室封為公主的義女而已,誰知道公主居然是個魔修?江國與慕男色的晉國不同,江國慕艾色,凡間女子若有皮相秀麗的皆可獲封,每年都要撥一筆阿堵物去供養那些美人出身的公主郡主鄉主。 只是經此一事,江國的優良傳統怕是要斷了。 晉國的動-蕩平息之后,那堆積如山的尸骨也成了晉國皇室的心頭大患,為了鎮壓陰骨,道思源被困于晉國,無法離開半步。 道家清正之氣倒也能超度亡魂,只是道思源是一名劍修,一時間也有些捉襟見肘。 就在易塵思考著身為天道要不要出手之時,一位風塵仆仆的光頭和尚來到了晉國,提出超度陰骨。 “貧僧芬陀利,愿擔此責?!?/br> 滿身風塵幾乎有些灰頭土臉的佛僧不負曾經光鮮亮麗的出塵之姿,唯有一雙明眸清澈如泉,一如當初。 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芬陀利 聽說有個和尚前來拜見時, 易塵還躲在房間里給那名為“莫喑”的孩子喂米粥, 并沒有將這段插曲放在心上。 聽說陰骨蔓延的陰氣被控制住時,易塵還抱著莫喑在屋檐下曬太陽,隨口問了一句這位能人的名姓。 然后被人告知,這一位超度了陰骨的和尚, 名為“芬陀利”。 佛子芬陀利,殊勝白蓮華。 他人或許想不明白, 為何高高在上的佛子會出現在凡間, 但易塵卻突然意識到,佛教或許勢頭將起。 在的故事中有提到,在極九仙魔大會之前, 佛門的道義不純, 理念尚未明晰,故而也未成氣候。 直到第九次仙魔大會之后, 魔道大興,于紅塵肆意弘揚自己的思想理念, 而佛門在與魔道對抗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整合了道教的經義并為了反駁魔道的思想, 也在這種對抗與磋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符合神州大陸百姓思想的佛門道義,至此,佛教大興。 人常言“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這實際上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成佛還是成魔, 都在世人的一念之間。 佛教的興盛, 是建立在魔道大興的基礎上的,若不是為了對抗魔道的傳道,佛門未必能在太平盛世中尋找到屬于自己的路途。 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佛門的經義,修佛者勢必也要了解魔道的經義,在這種過程中,是能在濁泥中打磨出自身一顆圓融的佛心,還是淪陷于魔道快意恩仇的桀驁不馴?這個,誰也說不清。 但是在易塵看來,先前的佛門,顯然是不夠純粹也難擔大任的。 畢竟如今神州大陸上的佛門勢力尚且處于摸索的階段,“佛祖”的概念都尚未明確,只有一個被強行捧上神壇的“佛子”芬陀利。對于自身的道,佛子自己都有些舉棋不定,更別提成為天下人之表率,勝任“佛祖”之尊位了。 但是當易塵聽說芬陀利超度凈化了陰骨之時,她便意識到,佛門大興的契機到來了。 試問,佛教與道教最大的區別在哪里呢? 很簡單——道教修今生,佛教修來世。 “輪回”是佛門道義中最基礎的概念之一,因為輪回道而衍生出加行、無間、解脫、勝進四道,因果業障的概念也因此而生。而對于凡人來說,修長生逍遙的道教要講究根骨機緣以及悟性,但佛教只需你行善積德,修來世善果,顯然比道教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簡單來說,道教太過高貴冷艷,佛教門檻稍微低點,六道輪回眾生平等,看得見希望的總比可望而不可即的更容易被世人所接受。 畢竟,能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人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人會習慣于認命,甘于平凡其實也并沒有什么不好。 易塵拿出手絹擦了擦莫喑嘴邊的粥漬,小小的孩子安安靜靜地窩在易塵的懷里,易塵喂一口粥他就抿一下勺子,木呆呆的臉蛋上依舊是揮之不去的空洞的神情,但是當易塵喂得慢了的時候,這還不到膝蓋高的小孩也已經會伸出手催促般地搭上易塵的手腕,木愣愣地拍兩下。 ——也算是有很大的進步了吧。 喂了粥水,易塵估摸著孩子已經有八分飽了,便將懷里的小娃娃抱起來朝外頭走去,準備圍觀一下佛子的風采。 莫喑離開那陰暗的地下宮殿之后就一直離不了人,易塵必須時時刻刻將他抱在懷里。 將他放開一時半會這孩子也不會鬧,但剛剛恢復了些許的神智會重新變得混沌,易塵有一次把他放床上離開了一小會,回來就看見這孩子一臉麻木地敲擊著床板,從那之后,她就再也不敢放莫喑一個人呆著了。 易塵抱著莫喑來到大殿上時,一踏入門檻就聞見了濃重的檀香味,殿宇中煙霧繚繞,頗有幾分仙氣渺渺的錯覺。 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青年正背對著殿門的方向盤腿坐在蒲團上,有規律一般地敲擊著木魚,全神貫注的模樣,連易塵進來了都沒有察覺。 易塵舉目四望,就看見大殿的另一頭,道思源正捧著道經一臉肅穆地坐在蒲團上,嗓音清正地念誦著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