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
理起了興趣,不在上書房讀書的閑暇時刻,也曾看過一兩本經書典籍。沒想到哲布尊丹巴卻搖搖頭拒絕了?!胺鹪谛闹?,不在物外?!?/br>胤禛愣了一下,只以為是自己年紀太小,哲布尊丹巴不想與他交流,心下有些怏怏。哲布尊丹巴看了他一眼,又轉向胤禩。“我有句話,不知閣下想聽不想聽?!?/br>“活佛請講?!必范T道。“中原人有句話,叫慧極必傷,情深不壽,你要好自為之?!闭懿甲鸬ぐ偷恼Z調很慢,及至說到“慧極必傷,情深不壽”,竟是用上了漢語,微帶了些口音,卻也算得端正。胤禩一震,萬料不到哲布尊丹巴對他說的,竟是這樣一句話。胤禛在旁邊聽了,微皺眉頭,只覺得活佛話中有話,透著一股不祥。回到帳篷,見胤禩猶自在出神,胤禛道:“活佛雖然是活佛,但說的話也不是神機妙算,不要放在心上?!?/br>胤禩強笑了一下,沒有出聲。他在琢磨哲布尊丹巴的那句話。慧極必傷,情深不壽。這句話是預言,還是勸誡?是說他前世步步算計,機關算盡,最終誤人誤己,還是讓他今生不要思慮過多,以免重蹈覆轍?或許兼而有之吧。那他如果不想重復前世的命運,又該怎么做?難道僅僅是絕了奪嫡的野心,其實并不夠?胤禩想不通。胤禛卻不喜看到他如此困惑煩惱的模樣,站在他跟前,手按在他的肩上,一字一頓道:“有四哥在的一天,有什么擔子,幫你挑了便是,何必想那些有的沒的,平白傷神?”這位四哥在他重生前后,簡直如同兩個人一般,讓他日漸軟化之余,心中也常有惶恐,生怕有一天自己醒過來,還是躺在宗人府那座高墻之內,形銷蝕骨,茍延殘喘。“四哥,你別對我太好……”現在對他越好,他越怕夢醒的時候越痛苦。胤禛聽在耳中,只覺得那語調帶著一絲蒼涼,讓人心口一抽。他忍不住將放在胤禩肩頭的手,移向對方臉頰,卻只是手指輕輕一碰,就隨即收了回來。“小八,我知道因著良嬪娘娘的出身,你受了不少委屈,從前我并不知道,但如今我既是知道了,便不會再放任不管,你若不信,我便發誓吧!”“四哥說哪去了?!必范T振作精神笑道,將方才因哲布尊丹巴的一席話而勾起的思緒都先拋到一邊?!拔抑皇桥履闳⒘讼眿D就忘了兄弟,到時候我天天去你府上蹭飯吃,可別嫌我礙眼?!?/br>見他終于展顏,胤禛稍稍放下心,笑罵道:“就知道趁火打劫!”第28章童言十阿哥胤俄與寶音格格的互毆事件,只不過被當成兩個小孩子的玩鬧,那位格格的父親博爾濟吉特氏烏爾錦噶喇普郡王,既不可能去找康熙問罪,康熙更不可能因此而加罪于他。只是沒想到,這段小插曲的兩位當事人,在康熙賜宴蒙古王公的場合下,又鬧了起來。起因是那位寶音格格在宴會途中,突然站出來,朝康熙跪下道:“偉大的博格達汗,我有一件請求,請您允許?!?/br>她父親烏爾錦噶喇普郡王大驚失色,忙低聲打著眼色喊她回來,寶音卻理都不理,烏爾錦噶喇普郡王無奈,只得離席跟著女兒一起跪下。“這孩子平日都讓我給寵壞了,請博格達汗恕罪?!?/br>康熙倒是沒有不悅之色,只見他微微一笑,問道:“你想求朕什么事情?”寶音在眾目睽睽之下,絲毫沒有局促的舉止,聞言先拜了一拜,又看了胤俄一眼,脆聲道:“我想請博格達汗讓他做我的丈夫?!?/br>說罷指了指十阿哥胤俄。在場眾人都被她的大膽言辭驚呆了,誰也料不到一個八歲的小姑娘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烏爾錦噶喇普郡王不及阻止,只能苦笑著,抹了抹額頭上的汗。胤俄瞪大了眼,起身想要嚷嚷,卻讓旁邊的胤禩硬給按了下去。康熙愣了一下,依舊和顏悅色:“哦?你是怎么看上朕的兒子的?”“草原上崇拜英雄,我跟他打賭,他射箭贏了我,騎馬也贏了我,阿爸說愿賭服輸,我要遵守諾言,我要嫁給他?!睂氁袈渎浯蠓?,前幾日被胤俄暴力對待的小臉上已經恢復原狀,此刻紅撲撲一片,如同蘋果一般。康熙笑了出來,看看胤俄,正想說話。那邊胤俄卻再也忍不住了,站起來便喊:“誰要娶你了,你也不照照鏡子,還福氣呢,我看你是烏煙瘴氣!”寶音在蒙古語中,是福氣的意思。眾皇子在康熙的要求下,從小就要學習滿漢蒙三語,胤俄自然也不例外。大阿哥看了看康熙的臉色,搶先斥道:“胤俄!”胤俄鼓起嘴巴,聲音小了些,但依舊全場可聞。“你沒八哥好看,也沒八哥溫柔,我就算娶八哥,也不娶你!”胤禩一口茶還沒下喉,悉數都噴了出來,嗆咳不已。胤禛忙幫他順氣,一邊橫了胤俄一眼。在場眾人皆都一臉古怪模樣,靜默片刻,哄堂大笑。康熙的嘴角抽動了下,過了一會兒,方道:“胤俄,不得無禮!”又對烏爾錦噶喇普郡王溫言道:“朕這兒子還小,性情頑劣,怕委屈了格格,等再過幾年,你女兒再大些,又還是覺得胤俄好,到時候朕也很樂意撮合他們這對小兒女!”烏爾錦噶喇普郡王被鬧了這么個笑話,恨不得挖個地縫鉆下去,又舍不得責備女兒,聞言哪里還敢反對,連忙拉著女兒跪拜道:“謝博格達汗不怪罪之恩!”寶音被胤俄嘲笑了一番,小臉漲得通紅,卻也沒有哭,只是恨恨地瞪了胤俄一眼,這才跟著父親跪下去。看了這一幕,胤禩倒覺得惟有這格格,也許才能治得住上躥下跳,皮得跟猴子沒有兩樣的胤俄。多倫諾爾會盟自然順利而圓滿,通過這次會盟,胤禩看到了康熙作為一個帝王的手腕和心術,對喀爾喀三大部連同哲布尊丹巴等人,雙管齊下,恩威并施,將喀爾喀蒙古收歸自己帳下,卻還讓他們感激涕零,說不出半點不是。這樣的手段,就算是前世自己活了四十多年,只怕也還有所不及,若不是君父晚年為了維持仁政的名聲,縱容貪污,吏治敗壞,給一生執政留下污點,不然縱觀前朝皇帝,能與之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