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書迷正在閱讀:這位小姐你好漂亮(H)、制定公館/rou欲定制公館Ⅰ+Ⅱ(H)、暗夜之族、辛德瑞拉與狂妄的我、[偽裝者]何以家為、【全職】前路漫漫〈ALL葉〉(H)、葬禮之后、我的異世之旅、同歸愿、凝眸深處
那,事情就不好說了。小徑還想不明白這其中的緣故,但他跟隨棠落瑾多日,聞言雖不懂,但卻聽話,立時點了頭,幫棠落瑾梳好了頭發,再轉身看一眼周遭還有沒有太子帶來的東西,就要跟著太子離開。“殿下,信國公來了……”小徑想到說這句話的時候,棠落瑾已然出了門,和正在門外等著的寧君遲碰了個面對面。棠落瑾腳步微微一滯,隨即只沖寧君遲微微頷首,接著就對跟來的侍衛道:“留下十個,送蔣少爺回城。其余人,快馬加鞭,回宮!”寧君遲一句話都沒來得及跟棠落瑾說,接著就跟在棠落瑾后面,策馬疾行。大清早的,長安城外和長安城里的街道上,人都不算多。還好人不算多,棠落瑾一路疾馳,終于在早朝前趕回了東宮,忙忙換了太子朝服,又令石媚想法子把他眼下的青黑遮掩住了,囫圇灌了小半碗的燕窩粥,就急匆匆的趕去了紫宸殿。不早不晚,恰好比天元帝早了一步,并未遲到。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大人微微驚訝的看了過來,精明的目光里還帶著審慎之色。棠落瑾毫不猶豫地回看了過去,雙目清澈而有威勢,直接把夏大人看得鼻尖生汗,低了頭,這才轉了頭。上朝的忠臣皆非尋常人物,驀地瞧見太子如此毫不客氣的釋放自己的氣勢,心中只覺奇怪,對這個年紀輕輕的太子,更加忌憚起來。——原來,這位少年太子,不單單是長得好,會打仗,仁愛百姓,也是會教訓大臣的啊。天元帝到來之后,不著痕跡的瞧了棠落瑾一眼,就開始正常上朝。朝堂之事,與平日并無不同。甚至如今年有六十歲的寧山寧元帥的辭官折子,都與往日并無不同。——寧山自從兩年前,就開始遞辭官折子。原因無他,一是為著向天元帝表忠心,表示他并不貪戀兵權,隨時可以離開;二來么,則是寧山自己的確是年紀大了,他將近二十年沒有回長安城,如今對長安城,如何又會不想?按照原先的例子,這樣的折子,是必然要被打回的。天元帝看重寧山,寧家又是太子的母家,寧山還是太子的親外祖父,有這等血緣關系在,誰也不能當真把寧山給擼下來。可是今日,寧山的折子被徐有為念完,天元帝正在沉思時,棠落瑾卻突然站了出來。“父皇,外祖父如今年事已高,又有將近二十年時間,一次都不曾回長安城。旁的不說,兒子的小姨,外祖父最年幼的女兒,自記事起,就從未曾見過外祖父一面。外祖父疼愛子女,二十年時光倏然而過,如何又不會想念在長安城的兒女?且,外祖父自十歲起,就常常往返于長安城和邊境,如今外祖父打仗超過四十載,身上大大小小的傷勢無數,兒子雖未見過外祖父,卻知兒女孫輩關心長輩之心,猶如長輩愛護兒女孫輩之心。兒子因此請父皇準許,讓外祖父得償所愿,得以回長安城安享晚年?!?/br>棠落瑾的話一出口,不少人都驚呆住了。眾人都以為,寧家是太子最大的靠山,而最會打仗、最有打仗經驗的寧山寧元帥,應當是太子最強有力的靠山。哪怕祖孫二人從不曾見過,但只要太子在,寧山這個外祖父,為了寧家的將來,就會屹立在邊境,為大棠守住邊境,為太子做最后的靠山。因此就算是寧山每每假惺惺的送來辭官折子,有些看不慣寧山的人,也只是在心里頭暗暗詛咒寧山一番,偷偷的拜佛求天元帝能一時糊涂,準了此事。可是誰也沒有料到,天元帝沒有“一時糊涂”,他們的太子殿下,卻“糊涂”了起來,竟當真為寧山說話,懇請天元帝允許了寧山的辭呈。九皇子的外祖父夏尚書當即站了出來:“太子英明。寧元帥為我大棠奮斗多年,這些年來,不但鮮少回家,連著祖父祖母喪、父母喪、妻喪等等,皆有皇上奪情,許其不必守孝。然而,縱使是如此,寧元帥孝順祖父母和父母,愛護妻子,不曾為其守孝,甚至都不曾回來見長輩妻子最后一面,寧元帥心中,豈有不遺憾的道理?且,寧元帥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沒有回長安,他不曾見到的,不只是寧元帥的幼女,還有寧元帥的七個孫子孫女,寧元帥都不曾見過?;噬暇退悴粶蕚鋵幵獛涋o官,也好歹要允許寧元帥回長安一次,讓寧元帥得以享得天倫之樂,如此才算不負寧元帥從前四十年前在戰場上的付出??!”天元帝沉吟不語。眾大臣接著就互相辯論起來。有的大臣支持夏尚書的話,有的大臣則極力反對。“如今大棠和突厥邊境雖暫時安穩,但,突厥虎視眈眈,一直在等著機會攻打大棠。一旦寧元帥回來,邊境將才青黃不接,無人能頂替寧元帥,守住邊境的位置,又當如何?難道大棠,還要像建國之初那般,難道皇上還要像武皇那般,被突厥打到長安城外,然后不得不再次對突厥俯首稱臣,納歲貢不成?”“正是如此,此事萬萬不可!”“這件事卻并非絕對。如今邊境之中,并非那么缺少良將。寧元帥和寧世子之下,尚且還有寒門出身的羅云、衛湯,太子的善堂出身的林四有、齊秋才,還有當年和寧山元帥齊名的左潛左將軍的兩個兒子左文睿和左思睿等等,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將才?若說青黃不接,這些將才,又作何解釋?”“正是如此。如今有寧山元帥在,寧山元帥的打仗本事,自是無人能敵??梢舱且驗橛袑幧皆獛浽?,其余年輕將才,才被寧山元帥壓制的無法發揮自己的本事,數將爭鳴,奪得元帥之位!臣亦贊同太子的觀點,既突厥暫時被大棠重創,不敢輕舉妄動,那倒不如挑選此刻,令寧元帥回長安,如此既能讓留守邊境的將才們各憑本事,爭奪元帥的位置。也因挑選的時機合適,哪怕他們做不到,大棠所受的災難也不會太大。寧山元帥再返回,亦無不可?!?/br>……眾人登時爭吵起來。天元帝和棠落瑾一直不語。寧君遲也不曾開口。直到眾人為此事爭執的口干舌燥,天元帝才道:“此事明日再議。眾卿有想法者,今日回去,便細細寫了奏折,明日呈上!退朝!”天元帝很快離開。棠落瑾接著往東宮走去。三皇子向來膽小,這次也不曾說過什么,只跟著棠落瑾后面,出了宮。四皇子微微發了會呆,才被身后的六皇子用手臂捅了一下,回過神來,離開了。眾成年皇子之后,就是眾有爵之臣。寧君遲也很快離開了紫宸殿。但他沒有出宮,而是去了東宮。棠落瑾這次走得極慢,似是原本就在路上等著他。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