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2
書迷正在閱讀:夜夜夜、星際天敵、愛的誘捕、覺醒(H)、男神男神你掉了一個男朋友、戀愛陷阱(H)、親親清寶貝、墮仙、和第二種人格的你戀愛、重生未來樂師
給武家人保存,右券藏入宮中,將來需要啟用丹書鐵券時,只需將兩券合在一起,便可以檢驗真假。 李旦和武承嗣一起將鐵券送入紫微宮。 女皇滿意道:“記住今日誓言,以后你們或者你們的子孫,必須遵守誓約,不得違反,否則格殺勿論?!?/br> 李旦、武承嗣沒有猶豫,從容應是。 出了溫暖如春的紫微宮,北風裹著雪花拂在臉上,涼意透骨。 武承嗣站在廊前,任飛雪鼓滿袍袖,試探著問李旦,“等殿下您即位后,您……您會遵守諾言,放過武家人嗎?” 李旦沒說話,頭也不回地走了,護衛們簇擁著他步下臺階,雪中傳來馬嘶聲。他跨鞍上馬,至始至終沒有理會武承嗣。 馬蹄聲漸漸遠去,武承嗣閉上眼睛,愴然苦笑。 ☆、二百二十八 紅日西沉, 天光漸晚。 早春乍暖還寒時候, 天黑得奇快,裴英娘提筆給王浮寫信時, 晚霞漫天,鼓聲陣陣,宮婢剛剛點起燈燭。等她寫完信再抬起頭時, 燭火搖曳,窗前一勾弦月,萬點繁星,案幾香榻上灑滿清冷霜色。 阿鴻會翻身了, 乳娘送他到正房來, 看裴英娘在忙, 沒敢打擾, 把他放到一旁的榻床上,怕他摔著,周圍塞滿錦緞隱囊。 忍冬和半夏蹲坐在榻床邊逗阿鴻玩,宮婢們手里拿著撥浪鼓之類能發出響聲的玩具, 吸引他的注意力,鼓勵他往前爬。 阿鴻望望這個,看看那個,瞪著一雙亮閃閃的大眼睛,嘻嘻笑,然后低頭啃自己的腳丫子。 宮婢們笑成一團,阿鴻實在太懶了, 乳娘把他放在哪兒,他就乖乖坐在那兒一動不動,偶爾原地蹭幾下挪個位置,想讓他和其他小郎君一樣滿地亂爬是不可能的。 他太讓人省心了,乳娘根本不需要發愁怎么看住他,而是要想方設法逗他多活動。 忍冬逗了半天,最后不得不主動把撥浪鼓塞到阿鴻手心里,被他那雙眼睛盯著看一會兒,最鐵石心腸的人也會忍不住心軟的。 小家伙胖乎乎的,小手倒是挺有勁,抓起撥浪鼓就往嘴巴里塞。 乳娘連忙搶下撥浪鼓,阿鴻營養充足,已經開始長牙齒了,目前只有米粒大小。 裴英娘吹干紙上的墨跡,洗凈手,抱起阿鴻掂幾下,“大郎又變沉了?!?/br> 她頭梳垂髻,穿一身家常衣裳,眉目清秀,綠鬢朱顏,抱兒子時,動作還有點生疏,小心翼翼的,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新奇感覺,就像jiejie在哄弟弟玩。 半夏笑著道:“這是太孫在長身體?!?/br> 長身體的皇太孫緊貼著母親,似乎很高興,咧開嘴巴笑個不停。 裴英娘心里甜蜜,抓起兒子rou乎乎的小手親了又親。母子倆玩了一會兒,很快甜蜜變成負擔,半個時辰后,她不得放開兒子,手臂肩膀沒一處不酸疼。 她不由得慶幸,幸好阿鴻不鬧人,而且宮中有乳娘和一大堆宮婢幫她分擔照顧阿鴻的壓力。 夜色愈發深了。 李旦肩披如銀月色,踏進內殿,裴英娘捶捶手臂,迎上前,解下他的披風,“今天怎么這么晚?” “張宰相和其他幾位閣老聯名彈劾張易之,吏部四司的官員和臺院的侍御史、大理寺的大理少卿、大理評事尋我商量該怎么應對,要安撫住他們,免不了得費些口舌?!崩畹┖唵握f了一下朝堂上的事,拉起裴英娘的手,捏捏手心,“今天做什么了,很累?” 女皇登基后,為最大程度削弱李氏對朝堂的影響,改了很多東西,其中包括三省、六部的名稱和對應的官職,比如中書省改為鳳閣,門下省為鸞臺,鳳閣鸞臺平章事即宰相,下令百官遵從,如有違令者,輕則訓斥,重者貶謫。 女皇登基初期重用酷吏,律法極嚴,動輒流放罪臣滿門,朝野內外噤若寒蟬,莫敢不從。然而今年民間漸漸傳出女皇即將還政于太子的流言,越來越多的人明里暗里表達對李唐皇室的懷念期盼之情,官員們當眾仍然和李旦保持距離,實則私底下早就改回原來的稱呼。 裴英娘忙了一天,剛才又抱著阿鴻玩,累得全身酸疼,干脆整個人靠進李旦懷里,讓他抱著她往里走,“上午掌管繕造甲弩的軍器監過來找我,后來五監中的都水監、少府監也遞帖子求見?!彼┛┬?,仰起臉道,“我應付不過來,結果他們自己吵起來了?!?/br> 以前所有兵器鍛造之事都歸右尚署管,后來為了研發□□,李治下令設軍器監,專門負責供給武器。 營州之亂遲遲未能平定,朝廷準備往河北道運送一批□□和新式□□。裴英娘和軍器監打過很多次交道,□□和新式□□又是她名下的工巧奴發明的,軍器監頭一次親赴戰場,專門找她請教臨戰時怎么靈活使用□□。 都水監則是為修建井渠的事求見裴英娘。立春“鞭春”已過,各地官員舉行祭祀儀式,提醒老百姓準備春耕。馬上就要到農忙時節,西北諸州的當地官員陸陸續續稟報說商隊為沿途市鎮開鑿的井渠十分適合當地水土。正為灌溉農田之事頭疼的都水監大喜過望,想征得裴英娘的同意,借走商隊中的能工巧匠,指導老百姓修建更多的井渠。 和關心民生百姓的軍器監、都水監相比,少府監比較尷尬,他只想求一樣奇珍而已。 二張兄弟要求少府監趕在女皇下一次大壽前做出一件能夠讓洛陽所有權貴耳目一新的奇珍,否則會降罪于坊中匠人。少府監之下的五署諸監絞盡腦汁也沒法讓二張滿意。少府監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找裴英娘討主意——交換條件是少府監掌管的所有百工技巧。 裴英娘每年自掏腰包,刊印大批教授老百姓淺顯知識的書目,其中關于農業、天文歷法、手工技巧、醫學、算術、地理的書目最多,可惜這個時代的匠人們講究獨門絕技,認為手藝只能代代相傳,輕易不肯把自己的絕學貢獻出來。她早就眼饞少府監名下的匠人了,一口答應少府監的要求,雙方爽快定下合作細節。 少府監達到目的,得意洋洋。 軍器監和都水監被少府監暗諷了兩句,一股邪火沖上心頭,當著裴英娘的面,他們言笑晏晏,同僚和睦。等回到府衙,三人立刻扭打成一團,他們各自的下屬見狀,當即揎拳擼袖,參加混戰,亂成一團。 最后越鬧越大,除了自命清高的國子監,其他四監全打起來了。 打架的消息傳到甘露臺,裴英娘哭笑不得,請長史出面前去調停。 少府監、軍器監和都水監清醒過來以后,懊悔不已,自愿領罰。 他們盡忠職守,心系百姓,為各自的職責忙碌奔走,雖然少府監所求只是私事,但也是因為關心匠人才急于找到能令二張滿意的寶貝,裴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