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7
書迷正在閱讀:夜夜夜、星際天敵、愛的誘捕、覺醒(H)、男神男神你掉了一個男朋友、戀愛陷阱(H)、親親清寶貝、墮仙、和第二種人格的你戀愛、重生未來樂師
時下書坊大多雇傭抄書工、抄書匠抄寫書卷,費時費力,抄出來的書卷質量參差不齊,佛經典籍大部分集中在寺院廟宇,由僧侶學子們抄錄。 武皇后第一次主持修書時,曾命人試過雕版印刷,效果不盡如人意。 世家名門和鴻儒學子瞧不起印刷書卷,而且雕版印刷出來的成品確實低劣,遠不如手抄書卷。 武皇后繼續翻看書匣中的書本,每一本都清潔干凈,字跡一模一樣,紙張細膩勻凈,散發著新鮮的墨香,“這些都是雕版印刻出來的?” “是?!迸嵊⒛镱h首道。 武皇后沉默不語。 雕版印刷遲早會取代手抄書,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裴英娘不僅帶人改進了印刻技術,還將書卷交疊成紙頁,裝訂成冊,如此那些動輒幾十卷、幾百卷才能抄錄完的古籍佛經,只需要薄薄一本書就能錄入所有內容,便捷簡單,易于攜帶,字跡更方便辨認,看起來似乎只是改進了裝訂手法,其中的意義,遠遠不止于此! 她當初召集天下學子修撰、等書目,為的可不僅僅只是揚名而已。 武皇后的思緒越飄越遠,天下學子的稱頌,老百姓的敬仰,士林的推崇,都不算什么,科舉制度的創制和推行,動搖立國根基,冊裝書和雕版印刷的改進,將會推波助瀾,進一步撼動根深葉茂、盤踞千年的世家體系。 她不信裴英娘想不到其中的深遠影響,不然向來小氣的她不會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在這些事情上。 英娘把注定會改變千萬人命運的東西獻給她,是為了換取什么? “英娘想要什么賞賜?” 武皇后喜怒不形于色,很快掩下心中的震撼和錯愕,恢復平時的端莊沉靜,合上,淡笑道,“聽說前不久你在大宴上和外國使臣斗酒,贏了倭國人,找陛下討了五百兩黃金,這次姑母給你五千兩?” 裴英娘所獻,絕對不止五千兩,但是武皇后篤定,裴英娘想要的東西,和她想象中的應該不一樣。五千兩黃金只是打趣罷了。 五千兩黃金,用裴英娘的算術法來換算,約莫是四千萬錢,這可是筆大數目。 如今宮里的人都知道裴英娘喜歡金銀珠寶,李治、李旦和李令月送她禮物時,首選是真金白銀、寶石珠玉,其他人看圣人、相王和公主都這么大咧咧送了,上行下效,很快舍棄那些華而不實的珍品,也跟著送金銀。 一旁的武承嗣咬咬牙,姑母果然真心想把裴英娘納入武家,竟然特意找上官瓔珞和房瑤光打聽過她的喜好! 不管賞賜是多是少,姑母愿意為裴英娘費心思,光是這份厚愛,就足以令人側目了! 然而裴英娘并沒有露出歡欣雀躍的表情,含笑退后兩步,鄭重稽首,道:“姑母疼英娘的話,英娘確實想向姑母討一樣賞賜?!?/br> 線裝書本來是為李旦準備的,那一次裴英娘怕武皇后會生李旦的氣,想幫他在武皇后跟前賣好。 但是紙張的改進實在太費工夫,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其實每一個步驟需要反復試驗,光是漿水什么時候煮開,摻入什么材料,就讓紙匠們忙活了幾個月。更別提后來雕版的印刻了。 、佛經和歷書是最受歡迎的讀本,也是做出雕版后能最大限度反復利用的,所以她讓人印制了許多。 東西終于準備好了,然而武皇后和李旦早已經和好如初,不需要她費心思去調解。 不過她的辛苦并沒有白費,李旦用不上,這不是還有李令月嘛! 作者有話要說: 初唐就有雕版印刷技術,但是直到宋朝,雕版印刷書才得到認同,走入市井。 宋朝有活字印刷術,但是事實上一直到清末,活字印刷術都沒有發揮出什么作用,雕版印刷始終是主流,然后清末民國的時候,外國的機器來了…… 具體情況以后會貼出來的~ 第85章 八十五 武承嗣和武攸暨一前一后走出紫宸殿。 周圍奴仆環伺,宮婢跟隨。 武承嗣掃視一圈, 清清楚楚看到宮人們臉上的討好和畏懼, 心里覺得舒服了一點, 冷哼一聲, 徐徐吐出一口濁氣:每次看到裴英娘都要氣個半死, 下次一定要想辦法給她一個教訓, 以為改姓武就能高枕無憂了?她高興得太早了! 他瞇著眼睛, 盤算著怎么給裴英娘使絆子,余光看見從弟武攸暨停住腳步,立在臺階下, 站著不走了。 他回頭看武攸暨, “三郎,還有事?” 他這位從弟膽子實在太小了,不關己事不張口, 裝聾作啞充糊涂,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愿意得罪人, 但至少比武三思穩重聽話, 勉強是個好幫手。 武三思不能為官, 武承嗣急需找一個同族兄弟入朝,彼此扶持,互為臂膀,矮個子里挑高個,武攸暨是最合適的人選。他生得清秀俊美, 脾氣溫和,看著沒什么本事,卻擅長交際,很會籠絡人心,不到一個月就和同僚熱絡起來,幫武承嗣打探了不少消息,武承嗣雖然嫌他太軟弱了,但還是越來越倚重他。 武攸暨拱手道:“大兄,姑母讓我協助真師料理刻書之事,我雖是掌校理典籍的,但從來沒有經手過刊印之事,委實沒有頭緒,想等真師出來,向她討教一番?!?/br> 武承嗣臉色陰沉。 又讓裴英娘占了上風!姑母不僅應承她的請求,大方冊封薛紹的兩個嫂子蕭氏和成氏為鄉君,幫薛紹長臉,還把主持修撰佛經典籍的重任交托給她,下一步,姑母是不是打算讓裴英娘取代他? 武承嗣越想越覺得裴英娘可恨,握緊雙拳,陰測測道:“三郎,你還年輕,頭一次辦這樣的差事,免不了有很多想不到的地方,日后有什么煩難,不妨和兄長說說,兄長雖然才學不顯,到底比你經過的事多,或許可以替你解憂?!?/br> 武攸暨微笑道:“那就先謝過大兄了,愚弟若有拿不定主意之事,一定先和大兄商議?!?/br> 見從弟如此上道,武承嗣滿意地點點頭。有武攸暨這個內應在,正好方便他插手刻書之事。 他拍拍武攸暨的肩膀,笑瞇瞇道:“好好當差,過不了半年,兄長就能想辦法把你調到尚書省。你現在這個校書郎當得太沒趣了,一個月的俸祿還不夠去平康坊吃頓酒,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