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書迷正在閱讀:夜夜夜、星際天敵、愛的誘捕、覺醒(H)、男神男神你掉了一個男朋友、戀愛陷阱(H)、親親清寶貝、墮仙、和第二種人格的你戀愛、重生未來樂師
么有氣無力的,是不是朝食沒吃飽呀?我讓主膳蒸醍醐餅給你吃?!?/br> 裴英娘捏捏自己的臉頰,搖搖頭,在宮里短短一個月的工夫,她起碼胖了好幾斤。 李令月嘿嘿一笑,細長的眉眼彎成兩道月牙兒,“我先帶你去個好玩的地方!” 不由分說,拉起裴英娘就跑。 寢宮在北街之后,李令月一路橫沖直撞,直接穿過北街,走進一條幽深的回廊。 回廊一側是流水淙淙、芳草萋萋的園子,一側是一片開闊的場地,周圍有金吾衛把守。 裴英娘搖李令月的手,“阿姊,這是哪里?” 其實她想問李令月,這是她們能來的地方嗎? 李令月趴在彩繪廊柱背后,“你待會兒就知道了?!?/br> 裴英娘嘆口氣,只能陪著李令月胡鬧。 場中鼓聲陣陣,塵土飛揚,數十個裹幞頭、穿缺胯袍的少年郎列隊走到高臺下,聲勢雄壯。 朝陽初升,日光和煦,少年們個個俊朗挺拔,神采飛揚。 李令月激動得兩眼放光:“來了!來了!” 一人穿過回廊,緩步走到她身后,冷聲道:“誰來了?” 嗓音清冽。 李令月想也不想,脫口而出:“三表兄來了!” “哪個三表兄?” 李令月還沒覺察出不對,耐心道:“薛家三表兄,薛三郎,他是我姑母城陽長公主的兒子,你看到那群親衛沒有?三郎是里面最俊俏的那個!” 李旦冷笑一聲。 裴英娘扶額。 李旦淡淡瞥她一眼。 他沒有責怪的意思,但裴英娘還是忍不住小聲辯解:“我、我不認得薛三郎?!?/br> 李旦沒說話,神色柔和了一些,示意一旁的宮女提醒李令月。 宮女大著膽子扯扯李令月的袖子,“公主……” 李令月目不轉睛:“別煩我!我還沒找到三表兄呢!” 李旦淡笑一聲,“何必麻煩,我命人把薛三叫過來,豈不便宜?” “真的?!”李令月驚喜回頭。 李旦面無表情,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瞳,閃爍著冰冷的寒光。 李令月臉色一僵,笑容凝結在嘴角。 作者有話要說: 非常抱歉,大姨媽來了,明天得休息一天,后天接著十點更~ 謝謝 三十八度的灰 同學投喂的地雷~么么噠~ 第12章 十二 李令月和裴英娘灰溜溜去東亭上學。 麟德殿兩側有兩座亭子,一座叫西亭,一座叫東亭。 東亭環山抱水,環境清幽,和學士院離得很近。 裴英娘聽忍冬說過,教授她們學問的先生,除了掖庭的女官,還有學士院的儒學士。 李令月仍然對薛紹念念不忘,一路上都在抱怨李旦。 薛紹出身高貴,母親城陽公主是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之女,李治的同母meimei。 城陽公主身為嫡出公主,從小錦衣玉食,備受寵愛。先嫁杜如晦之子杜荷,杜荷卷入謀反案被殺后,改嫁饒州刺史之子薛瓘。 薛瓘是當時長安數一數二的美男子,城陽公主的第二段婚姻美滿順遂,夫妻感情和睦,先后生下三個兒子。 薛紹便是城陽公主和薛瓘的小兒子。 城陽公主寵幸優渥,地位尊貴,婚姻幸福,但卻沉迷于巫術,麟德元年,還鬧出一場震驚朝野的巫蠱事件。 武皇后十分震怒。 李治疼愛嫡親meimei,不忍心懲戒城陽公主,只將無辜的駙馬薛瓘貶為房州刺史,把事情掩蓋過去。 幾年前,城陽公主和薛瓘先后病逝于房州。李治傷感不已,因見年紀最小的外甥薛紹年幼,下令將他接入宮中撫養。 薛紹酷似其父薛瓘,眉清目秀,俊逸無雙,宮人們暗地里叫他“美三郎”。 李令月把兩條玫紅裙帶揉得皺巴巴的,氣惱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三表兄又不是外人,我喜歡和他一塊玩,礙著誰了?八王兄多管閑事!” 裴英娘眼觀鼻,鼻觀心,不多做評價。武皇后不喜歡薛紹,李旦阻止李令月和薛紹來往,也是為李令月著想。 可惜了李旦的用心良苦,他直覺敏銳,窺出武皇后對薛紹有心結,卻無法改變李令月對薛紹的愛慕之心。 十來歲的天真少女,正值春心萌動的懵懂年華,眼里只看得見表兄的俊秀風流,哪里聽得進親人苦口婆心的勸告呢? 眼看離東亭越來越近,裴英娘收回越飄越遠的思緒,低頭整理衣襟——頭一天上學,她有些緊張。 東亭正殿三面環水,回廊相接,和裴英娘住的東閣很像。 為兩人教授經書的是位頭發花白的儒學士。 裴英娘進殿后,鄭重向老學士行禮。 老學士有些受寵若驚,還禮不迭??梢韵胍?,李令月平時對老學士有多隨便。以至于老學士看到一個尊師重道的學生,竟然激動得語無倫次。 裴英娘退回自己的坐褥上,翻開書案上的卷冊,發現赫然是一卷手抄的。 她有些啼笑皆非,太子李弘和六王李賢都是天資聰穎之人,李旦是李治最小的兒子,也博覽群書、滿腹經綸,李令月有幾個好學的兄長做榜樣,怎么還在學? 側頭去看李令月,發現后者歪在憑幾上,以手支頤,目光呆滯,嘴角噙著一絲甜蜜的笑容,顯然還在想薛紹。 裴英娘搖搖頭,專心聽老學士講解文章。 墻角的蓮花滴漏開出兩片銅花瓣時,老學士告退。 宮女魚貫而入,送來茶水和點心。 李令月伸個懶腰,拈起一塊醍醐餅,呷一口茶湯,愜意地舒口氣:“上學真累?!?/br> 裴英娘無言以對:阿姊你一直在發呆好嘛? 歇息片刻,廊外傳來一陣環配叮當聲,宮女們簇擁著一位頭戴紗帽、穿烏褐色圓領男袍的年輕女子步入殿中。 女子面容清秀,神情孤傲,進入內殿后,目不斜視,向李令月和裴英娘行禮。 她行的竟是跪禮。 裴英娘連忙直起身。 李令月靠著憑幾,淡淡道:“上官女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