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書迷正在閱讀: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逆襲男神筆記[快穿]、瘋狂纏繞、我可能沒有演技、薔薇、對牛談情番外(H)、妲已、夏碩的秘密回憶錄(H)、大唐第一公主、夜夜夜
陳家可沒有這么大的手筆。 得知秀巧在婆家過得不錯,米朵的心里就對她少了些牽掛。原本她擔憂秀巧的性子有些外強中干,現在看來她依靠豐厚的嫁妝在夫家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這樣也挺好的。 老二一家忙著面館的生意,每年都是直到小年的時候才回家過年。 因為聚少離多,常年見不著幾回面,安哥對杏花這個親娘便不是很親近,寧可讓香蘭帶著玩耍,也不讓杏花跟著。杏花剛開始還有些失落,不過很快就又接受了這件事,兒子經常見不著她生疏也很正常,等兒子大了就好了。 在杏花心里是這樣想的,反正兒子還小,以后有的是時間培養感情,現在還是掙錢要緊。 一大家子十幾口團聚幾天以后,就又各奔東西。 吳青松現在在酒樓越來越受東家的器重,工錢也越來越高,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兒子。 三閨女出生以后,吳青松和程氏也曾努力過,可能是命中無子,直到三閨女滿五周歲,程氏的肚子再也沒有鼓起來,兩口子這才放棄了再生一個兒子的念頭。 吳青柏開的面館生意也越來越好,他們兩口子靠著番茄醬和rou醬的招牌打出名氣以后,就在鎮上租了一間更大的店面,因為生意好的三個人都忙不過來,就又多請了三個伙計幫忙。 本來兩口子因為生意忙,想等安哥大一點再要孩子的,哪知沒等安哥滿三周歲,杏花就又有了孩子,而且又生了一個兒子。 吳青柏看米朵又要帶自家的兩個兒子,又要忙手頭的絹花,有心想要把安哥接到身邊。 哪知安哥得知自己要被接到鎮上時扒著米朵不放,任由吳青柏好話說了一筐,他還是死活不愿意去鎮上,而且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吳青柏心軟,見不得兒子這副傷心難過的模樣,于是安哥最后便如愿留了下來。 其實米朵覺得安哥平時挺乖巧的,香蘭一人就能把他照顧的挺好。不過安哥究竟是老二兩口子的孩子,也不能一直跟在她身邊,所以吳青柏過來接安哥時,米朵雖然有些不舍,但也沒提出反對意見。 至于制絹花的事,她已經將大部分的活計都教給了銀鳳,日常只做一些精巧新穎的絹花,時間便比從前充裕的多,照看杏花后來生的平哥完全不是問題。 至于銀鳳生的香珠有陳氏幫忙照看,相比她這個婆婆,銀鳳更愿意讓陳氏這個親娘來帶孩子,米朵要做的就是在陳氏忙不過來的時候搭把手就行。 比起吳青松和吳青柏兩個哥哥,老三吳青槐看似混的并不體面,既沒有縣城的宅子也沒有鎮上的店面,可是吳青槐掙到的錢并不比兩個哥哥少。 米朵自他娶親以后,便不再管他要賣東西的錢。銀鳳雖然不像杏花表現的那么有野心,可是論精明能干并不比杏花差到哪去。有她這樣能干的兒媳幫著管吳青槐,米朵還是很放心的。起碼吳青槐絕不會走上前一世的老路。 這幾年,銀鳳接過米朵的活計,把絹花絨花做的越來越好,吳青槐每個月賣的錢也越來越多,鎮上的姑娘媳婦現在就只認他賣的絹花絨花,覺得款式新穎又大方簡潔。 銀鳳等手里的錢攢的多了以后,就跟吳青槐商量買幾畝田地,這樣即便將來子孫不成器,也可以守著幾畝田地過日子。 吳青槐一向都聽媳婦的,這次自然也不例外。銀鳳得到丈夫的同意以后,又去問了米朵的意見,米朵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買田地的確是個比較穩妥的投資方式。 這樣等銀鳳生下第二個兒子時,她和吳青槐名下已經有了一百多畝田地,光看收租子每年就是一大筆錢?,F在村里人再提起吳青槐時,都說他運氣好,上面有個能干的娘,娶的媳婦也不差。 銀鳳生的第二個兒子滿周時,米朵已經給香蘭相看好了一戶人家。吳青松原本是想在縣城里給香蘭說一戶人家的。秀巧也曾幫著打聽了兩戶人家,可是說來說去,不是對方不滿意香蘭,就是吳青松和程氏不滿意對方。 后來還是米朵托人尋了一戶人家,對方比香蘭大上兩歲,已經考取了童生,家里也有幾十畝田地。 這些年,香蘭跟著米朵學到了很多東西,幾乎把米朵當成了她最親的人。因此米朵問她意見的時候,她想也不想的點了點頭,她知道米朵不會害她,對方既然能得到米朵的認可,說明對方的品行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的。 吳青松對這門婚事也很滿意,不僅是因為對方有了童生的功名,而是他想的比程氏要長遠。他和程氏沒有留下子嗣,將來三個閨女若是嫁得好還好,若是嫁的不好,以后娘家連個替他們出頭的人都沒有,還不如就嫁到鄉下,有二弟和三弟生的幾個堂弟在,將來也有個照應。 香蘭出嫁之前,米朵跟她說了半夜的話,把自己幾輩子得出的經驗全都傳授給了香蘭。這幾年,祖孫兩個常在一起做陣線,已經培養出了很深的感情,又因為香蘭是米朵看著長大的,因此比對秀巧的感情要深的多。 而且香蘭比秀巧的性格要討喜的多,做刺繡上又有天賦,米朵幾乎把她當成了最得意的弟子來培養。這幾年,米朵把能教的都教給了她,不求她大富大貴,只要她有養活自己的能力就行。 香蘭出嫁以后就是香草,香草的婚事是程氏一手cao辦的,娘倆都愿意找個縣城的殷實人家,正好縣城的大戶顧家正給小兒子挑媳婦,一來二去就挑中了香草。 這門婚事,吳青松是有些不愿意的,顧家雖是大戶人家,可是他家的那個小兒子卻不怎么成器。要不然顧家也不會放著那么多人家不選,反而選了他們這樣一戶普通人家,還不是因為其他人家都不愿意把閨女嫁給顧家的小兒子。奈何香草看上了顧家的富庶,鐵了心的要嫁,程氏又在旁幫腔說話,吳青松這才妥協。 頭兩年,香蘭和香草兩個姐妹大年初三或是端午節回娘家時,香草總是有意無意顯擺顧家的殷實富有。后來過了兩年,香蘭在夫家過得越來越好,夫君又成功考上了舉人,而香草這時卻因為連著生了兩個女兒得了丈夫和婆婆的冷待,顧家都覺得她以后多半會和她娘一樣連生三個閨女,因此香草的境況越來越差,迫不得已要借助香蘭這個jiejie的勢才能在婆家勉強立住腳跟。 姐妹兩個走的近了,香草這才發現香蘭在夫家地位高是有原因的。她做得一手好刺繡,單單一件繡了一叢蘭花的帕子就能賣上好幾兩銀子,一件好一點的繡屏更是能賣上幾十兩銀子。而香蘭的夫家能考上舉人,香蘭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后來更用自己的積蓄在鎮上開了間繡鋪,專門出售繡品。 香草有感于香蘭的一手好繡技,不由羨慕的說了幾句感慨的話。香蘭卻道,當年你也是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