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7
書迷正在閱讀: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逆襲男神筆記[快穿]、瘋狂纏繞、我可能沒有演技、薔薇、對牛談情番外(H)、妲已、夏碩的秘密回憶錄(H)、大唐第一公主、夜夜夜
端午節在古代又稱女兒節,出嫁的女兒會在那一日回娘家。 感謝小天使們給我灌溉了營養液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腐女 124瓶、mkuro 10瓶、Linda 5瓶、陌上初夏 5瓶、23461872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_^ ☆、惡婆婆 吳青柏和杏花所開的吳家面館位于鎮上最熱鬧的一條街道。 本來鎮上的人清早起來多愛吃包子稀粥或者油條配豆腐花之類的吃食, 但是自從吳家面館開起來以后, 鎮上好些人養成了早起吃一碗番茄醬面或是rou醬面的習慣,覺得一碗面下肚, 這一天都精神無比, 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勁。 因此與別家面館早上冷冷清清沒幾個客人不同, 吳家面館從辰時不到就坐滿了吃早飯的客人。 這些客人們大多是熟客, 點的最多的便是番茄醬面, 勁道的面條配上酸甜可口的醬汁,入口的時候還微帶點辣意, 在這炎炎夏日簡直讓人胃口大開。 米朵和吳青槐到時, 吳青柏和杏花正忙得渾身是汗。兩口子為了多攢一些錢,將來在鎮上買個好一點的宅子, 因此這幾個月生意雖好,但也沒舍得雇人。 吳青柏負責招待客人, 涮洗碗筷, 杏花則忙著燒火煮面澆湯。 米朵看老二兩口子忙的團團轉, 把東西放下以后就幫忙涮洗碗筷,又讓吳青槐幫著杏花燒火。 這樣忙活了半個多時辰, 眼看太陽升到老高,來面館吃早飯的客人才漸漸少了。 等最后一個客人離開,吳青柏和杏花這才顧得上吃早飯, 米朵剛打算趁這個空隙,跟他們說一說吳青槐的親事,就見面館又來了兩個客人。 米朵讓老二兩口子專心吃飯, 自己迎了上去招呼剛剛踏進店里來的母女倆。 “兩位是要吃素面還是rou面,素面一碗五文錢,有青菜雞蛋面,有番茄醬面,rou面一碗十文錢,有rou醬面有雞rou面?!?/br> 母女中的那個母親,也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就道:“那來兩碗青菜雞蛋面吧!” 青菜雞蛋面端上桌以后,母女兩個就慢條斯理吃起來。 有外人在場,米朵不好再提吳青槐的事,把后者叫去廚房一起收拾鍋碗瓢盆,打算等母女兩個走了再說。 那母女兩個吃完了面條,卻不急著走,反而向吳青柏兩口子打聽鎮上的一戶人家。 吳青柏兩口子搬到鎮上這幾個月,已經對周邊的一些人家了解的差不多了。如今聽他們打聽住在河岸上的秦家,杏花便道,“嬸子你來遲了,老秦頭一家已經搬到外地去了,聽說他家兒子在外做生意掙了不少錢,因此把一家人都接走了?!?/br> 那婦人聽到秦家已經搬走,面色就是一變,然后就露出張皇的神色,“鳳,這可怎么好?” 坐在她對面的女孩卻不像她母親那樣張皇失措,“娘,我早說了,那秦家既然這么多年都不肯跟我們家走動,肯定是不會認這門娃娃親了。偏你不信,非要來這一趟?!?/br> 婦人苦著臉道:“誰知道這秦家真是一點情分都不顧。那現在怎么辦?” 女孩道:“現在先想辦法安頓下來,我們母女兩個有手有腳,大不了就和在家時一樣靠賣繡品度日?!?/br> 杏花聽到這里忍不住插話道:“你們母女兩個是來投靠秦家的嗎?” 女孩知道自家娘親這時不想說話,就替她回道:“算是吧!可惜我們來遲一步,他們已經搬走了?!?/br> 女孩說完這句話又問杏花,“大嫂,我跟你打聽一件事。這鎮上可有什么宅子要出租,我們也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有一個容身之地就好?!?/br> 杏花道:“你這算是問對人了。我前幾日剛找牙行打聽過,鎮上現下只有兩家宅子要賣,至于出租的一個也沒有?!?/br> 女孩就失望的哦了一聲。 杏花看母女兩個風塵仆仆,知道是走了不少路過來的。她心里不由起了一絲憐憫之心,“要不這樣,你們要是不嫌棄,我去問問我婆婆,看能不能先到我家落腳。我家雖是鄉下人家,可還有兩間草房?!?/br> 女孩聽了就是一喜,“那就多謝嫂子了?!?/br> 杏花便往廚房走,婆婆的為人如何,經過這幾個月,她也看出來了,所以方才才會那么說。 果然,米朵一聽先前進店的那對母女要投的親戚已經搬走,一時沒有落腳的地方,便痛快的應了下來,“那就先讓她們住到家里吧!” 米朵答應杏花的這個懇求,同意這對母女住到家里,也無非是想起自己某一世的經歷,愿意幫她們一把。 不過經過這么一打岔,她想讓吳青柏兩口子幫著打聽合適的姑娘一事就沒說詳細,只是趁著吳青柏來廚房的一個空隙,簡單說了幾句,然后便領著那對母女回了家。至于吳青槐則挑著擔子繼續去鎮上賣貨去了。 路上,米朵聽那婦人說起,才知她姓陳,人稱小陳氏,婆家原本是青云鎮的一個殷實人家,哪知有一年走水,家里的房屋被燒了大半,自此便連年不順,沒幾年公婆和男人就都患病走了,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女兒銀鳳。 后來兩人便靠賣繡活度日,陳氏未出嫁時曾跟親娘學的一手好繡活,后來又教給了女兒,銀鳳心靈手巧,做出的繡活比陳氏還要出眾幾分。 米朵聽到這里,忽然心中一動,沒想到杏花發這一次善心,倒給她送來了兩個幫手。 她現在已經不滿于制作那些構思細巧、款式新穎但相比鑲金鑲玉的首飾卻還是顯得單調的絹花絨花了,而是打算在原來的基礎上,往絹花絨花上繡一些金線銀線或是綴上一些米珠和玉石之物,提高絹花絨花的檔次。 不過往上面繡金線銀線或是綴米珠需要耗費不少時間,米朵又不愿意耽誤雜貨鋪和陳家那邊的訂貨,因此才一直往后拖延,打算等手頭的存貨多了,才騰出手來鼓搗這件事。 如今發現陳氏和銀鳳母女兩個精通針線后,米朵就有了個主意,等把她們母女安頓在吳青柏原來住的西廂房后,就向她們拋出了橄欖枝,問她們可愿意幫忙制作絹花絨花。 陳氏母女只考慮了一會兒就同意了下來。 反正聽米朵的意思,這制作絨花絹花比繡花要簡單的多,而且米朵除了包住包她們一天的三餐外,還會給她們一定的工錢,所以母女兩個商量了一會兒就都同意了。 不過銀鳳卻比陳氏多了個心眼,借著吳家婆媳做飯的機會,往村里走了走,打聽了一下吳家的家風,沒聽到什么不好的傳言,方才徹底放下心來。 中午吃過午飯,米朵就把陳家母女領進了正屋。 最中間的堂屋已經被當成了工作間,秀巧和程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