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40
她捏著錢,傳虎給她的產業才不會拒絕啥的,反而多攢點錢想多買點產業在自己名下,將來留給兒女們的,誰知道將來分家會怎么鬧騰呢,她先把自己孩子的給預備上。 “我知道了,我會寫信說清楚的,以后都不會管他們的事了?!?/br> “嗯,熙哥我絕對不會多管閑事的,妮妮將來我做嬸子的會給一份壓妝錢,這就算盡到義務了?!鼻商m早就想好了,不可能和自己女兒一樣的待遇,我又不是你親娘,給你一份錢壓妝就可以了,當然我也不會委屈侄女,萬兩是有必要給的,現在我也不缺這點銀子,買個名聲還是可以的。 這事就算說到這了,有時候還是要哭一哭的,不能真個把所有委屈都咽了,沒那個道理我就該受委屈。 傳虎很快寫了信回去,措辭非常嚴厲,并且要求他們上繳妮妮的生活費等費用,然后帶著熙哥回京城去,并直截了當,我們只是熙哥的叔叔嬸嬸,不是親爹娘,這些事該是傳光這個親生父親負責的,和我們夫妻有什么關系,他爹又沒死,憑什么栓子有的熙哥都得有,我不欠傳光的。 信就這樣發了回去,同時巧蘭還寫了一封信給老太太告罪賠禮,并附上帶回去的禮物,還有一些上好時新的綾羅綢緞等布料,帶的足夠多,就是給親戚分也都夠了。 傳虎單獨給將軍寫了信,說了海船的事,帶了足夠的禮物回去了。 ☆、第973章:回去 等到他們再來信的時候已經入夏了,老爹來的信,二嬸哭鬧了兩天,最后沒法子,在京城他們睜眼瞎誰都不認識,只能帶著熙哥回去了,這次回去的還有傳光,二叔狠狠的用棍子抽了傳光一頓,對他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生氣失望無奈。 傳虎的信成了壓倒他們最后一絲希望的稻草,二叔知道,他們耗光了傳虎夫妻的最后一點耐心,不得已拿了二萬兩給李家算是妮妮的生活費,同時京城的院子留給妮妮名下,傳威給買了一個小莊子,也過戶給了妮妮,這事只有二叔知道,二嬸不知道,二叔還是心疼妮妮的,知道老伴有點偏心了,因此同意了把莊子留給妮妮了。 走的時候二叔偷偷又給了老爹一萬兩銀票,是大青山宅子的租金二叔慢慢各處截留的一點錢,預備著有點急事啥的,現在也給了老爹,做妮妮的生活費,或者是留著給她做嫁妝吧。二嬸偏心,不知道將來給多少呢,就想著讓傳威幫著給置辦點能多少賺點錢的產業給妮妮預備著吧。 二叔走的時候有些難過,老爹卻沒有去送,送他們一句話,自己做的孽不能讓別人替你承擔。我也老了,該幫你的也就到這算是到頭了,欠你們的情也就算還清了。 這話已經很重了,二叔那天有點失魂落魄,突然發現大哥也老了,兩鬢的白發比他還多了,傳威已經長成了大小伙,比他高很多了。才意識到大哥已經不能在成為他頭頂的天了,不能再事事都依著他了。這讓一輩子都仰望依靠大哥的二叔,有點蒙圈和無措。 二嬸在路上還一個勁的埋怨,說,“肯定是巧蘭說了什么了?他心里一直抖怨怪三娘怨怪咱們呢,要不是他背后鼓搗閑話,虎子不會不管我們的?!?/br> “夠了,人家怨怪難道不應該么?你看你都做了些什么,熙哥和她有什么關系啊,屁大點事你跟火上房了似得,找這個去罵,找那個去勸,逼著巧蘭養熙哥,里外里比栓子用的吃的都要好得多,人心里真的能沒有一點怨恨么?何況三娘當初做了那樣的事,也沒給人家一個公道,人沒把你我打出去,還給熙哥給了機會,已經是看在虎子的面子上了,你我把情分全都耗光了,從今以后你不許插手熙哥的教養,回大青山送去書院,你不許多嘴學業的事情,否則我就跟你和離!”二叔真的生氣了。 從那以后回到大青山,很長一段時間二叔都不跟二嬸說話,甚至帶著熙哥搬去了前院,緊靠著書房,有時候一天二嬸都看不見他人影,這才害怕了,再也不敢亂插手熙哥的教養問題了。 好在孩子小,慢慢的教著熙哥在學堂有了朋友對比,倒也開始改正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有二叔的監督和鼓勵,慢慢的也得了夫子的贊賞和褒獎,變得越來越好了,學的堅強勇敢了起來。 這都是后話了,等巧蘭拿到信的時候,二嬸他們已經回到大青山了,傳光也跟著回去了打理家里的土地幫著父母分擔一下。 這些年二叔和二嬸也沒少拿錢買土地,也給熙哥買了不少良田呢,但沒有妮妮的,所以二叔才截留一萬兩銀子,其實就是給妮妮預備的。 巧蘭接到信嘆口氣,“熙哥回大青山了,老太太沒有怪罪我,她早就知道熙哥留不下來的。熙哥被二嬸養的有點嬌氣,回去后要好好教養還能有希望,不然孩子就毀了。李家的學堂是出人才最多的地方,舉人進士都不是稀罕事,每日天不亮就要起來做早cao練習拳腳功夫強身健體,天亮了要朗誦讀書,下午還要騎馬學習君子六藝,課程十分繁忙辛苦,考試不合格要被當眾打板子還有懲罰,熙哥受不了其實也是預料中的事?!?/br> “提到咱兒子乖女了么?” “提了,說是去了第一天就回答不上來就被夫子打了手板,后來才提高了警覺用心學了,挨了幾次打才長了記性。我們把孩子送去是對的,李家夫子是退下來的進士,學問好不說,是李家自己的族人輩分也不低,這些孩子們不敢作妖鬧鬼,也沒有因為栓子是外來的區別對待,倒是一視同仁抓的很緊,栓子提高了不少,相爺親自寫的信?!鼻商m揚了信給傳虎看。 傳虎接過去仔細的看了幾遍,才笑道:“皮小子不打不長記性,老耍小聰明,是該打,呵呵!” 看到孩子越發長進知道刻苦努力,也懂事了,作為父親他心里真的很安慰,同時也為熙哥失去這個機會而惋惜,有些事就是這樣的,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李家不是你想進就進想出去就出去的地方,也不是你們家后院。 要知道多少人拿了銀子和禮物求著希望李家學堂能收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可以,但李家都拒絕了,頂多就是收了親戚的孩子,所以栓子才能進去,這也就算親戚家的孩子了。 十個李家去科考的學子,最少能有三個出頭,舉人在李家扒拉一下不老少呢,進士也有好些個,李家當官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基層官,但基數也不小了,這說明什么,說明李家后繼有人,教養是頂呱呱的,這才是巧蘭寧可舍棄和孩子相聚的時間,也一定要把孩子送進李家教養的最大原因。 “虎子哥,我的決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