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時隔16年,這名當年被媒體渲染為“食人魔鬼”的嫌疑人,終于又一次清清楚楚地出現在大眾眼中。 出乎意料地尋常。 頭發全白了不說,甚至還瘸了一條腿,據說是在服刑期間被獄友打折過。一雙眼睛看起來多少有些渾濁,面容也與媒體先前報道所用照片里非常有精氣神的青年完全不同,顯得死氣沉沉。 坐在前排的趙平章一下就垂首閉目,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同樣是下午兩點半。 上海某法院民事庭,唐駁坐在原告代理人的席位,將案卷的關鍵資料都放在桌上,一一整理妥當。 對面被告人席位上不斷有壓抑著的哭聲傳來。 他充耳不聞。 只在整理完了資料后才抬起頭來看了一眼。 這一場官司是名譽維權,告的是1年多之前3·28案輿論風波中曾損害程白名譽甚至造謠誹謗的一群人。 被告人名單有一串。 里面有很多微博粉絲數量數十萬上百萬的大v,膽子小慫一點知道自己斗不過的,早在開庭之前就談妥了和解,讓唐駁撤銷了訴訟,想把這次訴訟的影響降到最低;但也有一些被告頭鐵,覺得自己當年的發言沒有問題,也有幾家媒體認為他們只是在合理行使新聞監督權,半點也不怕,要來開庭打這一場官司。 不過對面那小姑娘看上去顯然二者都不是。 看模樣也是清清秀秀,只是現在眼睛都哭紅了。 她的律師就坐在她旁邊,十分無奈。 這是一名剛進大學還沒一年的學生,曾在網上用極其侮辱性的語言詆毀程白,連發十幾條微博,還在轉發之中造謠。 那時她才高三。 罵完了,爽完了,以為事情就這么過去了。哪里想到,一年多之后竟然收到了法院的傳票。 她家也就是普通的家境,連供養她上大學都有些捉襟見肘,小姑娘更沒見過什么大陣仗,剛拿到法院傳票的時候還以為是誰開玩笑,直到法院那邊的電話打過來了才知道事情是真的,嚇得在宿舍里哭了好幾夜,既不敢告訴同學又不敢告訴家里人。 還是她家里人有一次跟她通話聽出她聲音不對,多番逼問之下,她才說了實話。 大多數人一輩子也未必進法庭一次。 何況是她那老實巴交的父母? 知道這件事之后氣得直掉眼淚,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女兒竟然搞出這種事來。 一家人基本什么法律常識都沒有,也陸續錯過了和法官、和唐駁這方最佳的和解時機,以至于今天不得已坐到了庭上。 民事庭的法官要隨和一些,只提醒她不要再哭,又翻了翻案卷問:“根據第9頁這些已經過公證的證據看,類似于‘婊’‘一看就是那種出賣色相’‘為人渣打官司死全家’之類詆毀原告當事人程白的言語,的確都是由被告當事人的微博賬號發出。你當時為什么會發這些?” 那女聲強忍住了哭腔,頭幾乎要埋進胸口,哽咽著回答:“我那時候高三,學習壓力特別大,別人都那樣說。我說得更痛快,別人都來轉發我的微博。我當時真的不知道這是法律不允許的……” 法官無言。 有時候小孩子和年輕人因為放肆和不加節制而生的惡意,比起成人的惡意,更讓人有悚然之感。 唐駁的神情則沒有什么憐憫。 他十分隨意地將那一頁案卷翻過去,淡淡道:“你當時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無知并不是你犯錯的理由,更不是你拒絕承擔責任的借口?!?/br> 法院每天都在開庭。 庭上庭下人來人往,各自映照百態眾生。 人們總是說,“正義可能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可程白有時候經常會想,遲到的正義,還能算是正義嗎? “2018年7月16日,涉嫌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魏某被江蘇省公安機關抓獲后,自供曾在孫寶山一案發生時向巖洞中開槍。2018年9月9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指令,由本院復查此案?!?/br> 食人案重審依法不開庭,所以這一次是直接宣判。 站在庭上宣讀判決書的是江蘇省高院一名面容嚴肅的老法官,全程不茍言笑。 判決書的內容一般都比較冗長,尤其是再審案件馬虎不得,措辭相較于基層法院那些甚至還能挑出病句的判決書更為嚴謹。 整體上復述了一下當年的案件事實。 又回顧了一下河南省高院的判決結果。 關鍵點在江蘇省高級人民檢察院提交法院的書面意見,直接指出原審判決所采信的多項證據中,除了孫寶山的有罪口供以外,其他證據全部為間接證據。 嫌疑人有□□,只能證明他非法持有槍支; 死者尸體殘留的骨骼上有彈孔,致命一擊在顱骨,只能說明死者九成是因為這一槍而死; 山洞洞壁上有彈孔,而死者的□□已經不能再用,只能證明嫌疑人開過槍,但不能說嫌疑人開槍打死了死者。 而所謂的能為孫寶山定罪的直接證據,也就是他在03年春節過后向警方提供的口供,真實性存疑。 理由有三: 第一,存在刑訊或向嫌疑人精神施壓逼供的可能; 第二,以前一口咬定是自己先聽到了槍聲才開槍還擊,最終采信為直接證據的口供卻自認是饑餓之下做出極端選擇,殺人吃rou求生,二者存在極大的事實出入; 第三,再審過程中嫌疑人推翻供述,稱當年之所以修改口供是因為聽從了律師“坦白從寬”的建議,以主動認罪伏法換取檢察機關較輕的量刑建議。 再加上18年7月抓獲的另一名偷獵者向警方供述,當年因為害怕嫌疑人及受害者獲得營救后供出自己,于是向巖洞內開槍企圖殺人滅口,既能佐證被告人孫寶山最初供述的“第一聲槍響”,也為此案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即,導致被害者死亡的那關鍵一槍,來自巖洞之外。 “本院認為,原審認定被告人孫寶山非法持有槍支罪、非法獵捕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罪理由充足。但綜觀本案,缺乏能夠鎖定孫寶山故意殺人罪的客觀證據,是否另有他人作案存疑,原判采信的孫寶山口供真實性、合法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