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5
一部分是程白經手過的案件, 另一部分是案件之外, 程白所接受的記者采訪和節目訪談。 后者大多在乘方時期。 至于乘方前后, 卻是少之又少。 邊斜的速度一向很快, 他先沒有去看那部分最枯燥的案卷資料, 而是點開了采訪和訪談的那個文件夾。 時間從13年年底到18年年初。 程白公開對媒體發表過的言論, 幾乎都在這里了。 在點開16年的一份的訪談錄時, 他點動鼠標翻頁的速度, 忽然就慢了下來,然后徹底停住。 嚴格來算, 這篇訪談的主角并不是程白。 而是方讓。 是他作為乘方律所的創世合伙人在獲得16年十佳青年律師后接受的采訪, 程白作為他的合伙人和朋友也在其中罷了,參與談話的內容也很少。 但邊斜的目光久久凝在那幾行字上, 無法移開。 記者:您在頒獎現場發言的時候說,在工作中最感謝的人是程律,據我所知您和程律從13年在國外認識之后便一同創辦了現在的乘方, 合作關系非常穩定。能跟我們講講當初是怎么認識的嗎? 方讓:啊,(笑)這沒什么好講的吧。 程白:嚴格說起來是因為另一個人認識的。 記者:另一個人? 程白:我曾跟他兄長打過官司,他對我有印象。那天開學第一堂課,他就坐我旁邊。好像是第三天才說上話吧?(笑)我記得那借口還挺蹩腳,借什么來著? 方讓:借筆。 程白:對,借筆,做筆記。我其實不認識他,但一聽見他名字,是真的印象很深。我一開始不知道方大律還有個弟弟。然后畢竟在美國,那邊比較亂,他下課還跟我后面,我誤會他有不軌企圖,好像是動了手吧?后來才知道他是想邀請我一起去聽一場庭審,慢慢才熟悉起來,決定要一起創辦律所。 記者:就是現在的乘方? 方讓:對。我和程兒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程白:嗯,單方面的。 記者:業內都說兩位是因為共同理想才走到如今的,乘方的存在在其他律所看來簡直不可思議。有人評價說,貴所其實是在用利潤豐厚的一般訴訟和非訴業務支撐著龐大的公益訴訟和法律援助團隊,而律協和司法部則因此給了乘方一些優厚的待遇。有人覺得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走后門。二位有什么想要回應的嗎? 方讓:清者自清。 程白:不服氣他們也做啊。如果有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到這個領域,乘方愿意牽線搭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記者:采訪時間好像差不多了,但我們的采訪簿上面還有一個所有人都很好奇的問題。那就是,方律和程律郎才女貌,又都事業有成,合作上親密無間,很多人都以為你們是男女朋友的關系,這一點是真的嗎? 方讓:不是。 程白:或者說,現在不是。 記者:現在? 方讓:我和程兒是非常好的朋友,不過都還沒怎么考慮感情方面的事。但我們聊過,如果大家將來找不到更合適的人,又有這個需要,會直接選擇跟對方結婚。 程白:(笑)這段還是刪了吧。 88、第088章 程白的賀卡 訪談錄采用的是簡單的對話模式, 除了個別括號里標注的神情和動作,基本只記錄下當時雙方的對話。 可莫名地,邊斜竟能構想出當時的場面。 在方讓被選為16年十佳青年律師的時候, 可能是剛從領獎臺上下來,跟程白一起坐著,接受采訪。 小小的白色鼠標停在頁面的末尾, 邊斜盯這那一片反光的屏幕, 心情莫名就陰郁了幾分。 醋壇子一倒扶不起來。 什么叫“更合適的人”? 真是越琢磨越不對味兒! “啪”一聲輕響,邊斜身子往后一仰, 靠進椅背里, 手里一松, 竟是直接把原本攥著的無線鼠標扔在了桌上。 周圍先前還竊竊私語的眾人一下都回頭看他。 但他誰也沒看。 一張臉上看著淡淡的, 好像與往常沒什么兩樣。 這位大作家自打來到律所后, 身價雖然高, 可從來沒擺過什么架子, 也沒給過誰壞臉色, 這會兒看起來好像沒事,可鼠標都扔了, 明擺著是心情不大好啊。 周圍人瞅著, 聲音下意識就小了。 就連過了幾分鐘看唐駁從程白辦公室出來了,也都莫名不敢再議論什么。 辦公室里, 程白幾乎是目送唐駁走出去的。 一個很有野心的律界新人—— 這是她從一開始就為唐駁貼上的標簽。而這個年輕人在這短短的兩次接觸中所表現出來的,也完全對得起她貼的這個標簽。 在這個圈子里,有幾個人敢走到程白的面前對她說, 想要幫她打官司? 更別說是這么簡單這么私人的官司。 實力不濟一點的,那簡直像是跳梁小丑,跑關公面前耍大刀來了。 可唐駁敢。 話說得極其漂亮。 第一說這種案子是小案,對她來說不值得花費時間;第二說自己缺錢,想盡快找到進入天志后的第一桶金。 但程白不是傻子。 稍微有點腦子的都明白,唐駁缺錢可能是真,但想打這個官司,必定不僅僅是為了錢。 任何行業,無非就是兩個字—— 名,利。 律師也不外如是。 有的律師悶聲發大財,做一單是一單,先利后名,或者干脆不求名;有的律師則反著來,先把名氣打出去,再慢慢以此聚攏案源,把名轉化成利。 只需要認真地想想“為業界知名大par程白打維權”這個名頭,就能知道這個官司真正的價值到底在哪里了。 程白一眼就能將唐駁的目的看個清清楚楚。 至于這點訴訟的賠償,對她來說也只是一點微不足道的小錢。 可…… “在程律的心中,這件事真的過去了嗎?” 唐駁起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