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2
書迷正在閱讀:月亮湖泊、師尊(H)、末世之牽絆、不取經娶刀劍可好[主刀劍]、他好像一條狗啊、溯洄之舟、牢籠(H)、逃離無限密室、陰狠反派總在扮演小奶狗、留空
崔曄的房中。 他們不知阿弦想要如何,只當她是傷心到極至,舉止失當。 崔曄房中仍有幾位大夫跟些下人們守著,見他們急急而來,忙后退行禮。 阿弦渾然不理他人。 這一次,她在他的身邊緩緩坐定。 阿弦低頭望著面前緊閉雙眸的一張臉,過了會兒,慢慢道:“上次我性命垂危,是你拼一口心頭血救了我,現在,該是我了?!?/br> 阿弦說到這里,深深呼吸:“你們都出去?!?/br> 眾人面面相覷,最終不敢做聲,悄然退去,只有桓彥范跟陳基兩人立在門口,桓彥范看出不妥,忍不住道:“阿弦,你想怎么樣?” 陳基也憂心地看著她,只聽阿弦道:“別怕,明大夫說我,我跟阿叔的羈絆很深,這還不算完呢,我一定可以救他?!?/br> 桓彥范把那句“可是”咽下:“我們可以幫忙么?” 阿弦道:“勞煩你們守在門口,不許任何人進來,直到……” “直到怎么樣?”陳基問。 “直到聽見,聽見阿叔的聲音為止?!卑⑾夷曋迺系哪?,輕聲回答。 兩個人彼此互看一眼,皆看到對方眼里的駭然,但是這種情形下,要怎么去勸阿弦?桓彥范道:“阿弦,你、你要怎么做?” “出去吧,事不宜遲,”像是要解開他們心里的憂慮,阿弦回頭笑了笑,道:“如果阿叔活不了,我也會死,如果他起死回生,我才會活?!?/br> “同生共死”,這一句話已經說的再明白不過了。 兩個人各自垂頭,退了出來。 *** 桓彥范跟陳基雖然答應了阿弦守在門口,但是……直到聽見“崔曄的聲音”?他們兩人卻都半信半疑。 難道這世間真的會有一種神奇的法子,可以讓人起死回生么? 不過……兩個人想到阿弦本身有那樣一種常人難以想象的通靈之能,倘若她真的也會有一種叫人起死回生的能耐,或許……也不是不可能的。 兩人不敢離開門口,各自豎起耳朵聽著,期間,武承嗣等人又來探望,卻被兩個人以阿弦的吩咐擋住了。 這一等,從清晨到金烏西墜,月兔東升,過了子時。 竟是整整地一天一夜。 次日,城郭之中傳來雞鳴的聲響,日影越過院墻,顯然又是一個晴天。 陳基先前打了個盹,模模糊糊醒來,就聽到屋里有一點響動。 他心神一凜,看向桓彥范,屏息再聽,似乎是有人在啞聲低低地叫:“阿弦!” 兩個人大驚,忙將門推開,沖了進內!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還都在嗎?看看最近留言這個稀疏,讓我看到你們的手~~~(心情復雜)會力爭在三章內完結,試試看。 今晚上應該就這一更哈,么么噠。 第369章 完結篇 長安, 大理寺。 自從阿弦離開長安后,袁恕己的心情一直都不太好。 其一是因為阿弦匆忙離京,事先竟連他都不曾告訴,這去羈縻州, 路長道阻,戰事一旦綿延, 誰知結局如何, 但這樣緊要關頭,連陳基都能隨行, 他卻只能在長安坐等。 可是再多的恨怨不滿,也都無濟于事,而目前也有一件事正讓袁恕己無法撂手, 那自然就是先前的安定公主案。 在數日前,經過跟狄仁杰聯手推案, 兩人終于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向著朱伯伯傳達錯誤消息的那人,十有八/九是武后的親信,更多半是當年真正的兇手。 可是老朱頭已經死了, 不然的話倒是可以問問他到底是誰如此居心歹毒地誤導了他。 *** 在阿弦離京后,袁恕己同狄仁杰一并進宮,向武后稟明了這些日子追查所得。 其實在入宮之前, 他們兩人就商議過,到底要不要把“親信”這條線索跟武后稟報。 狄仁杰認為應該再繼續追查一陣子,等再有了新的線索、至少能夠佐證這種說法的時候再上奏。 袁恕己因知道武后的脾性是至為護短的——比如上次張公公失口說了那句“皇后所殺”, 還只是轉述,就差點性命不保,貿然將這推論上稟,武后不信還是其次,最怕她非但不信,反而因此遷怒。 如果武后因此而覺著袁恕己跟狄仁杰是故意這般、把臟水潑在她的“親信”身上,好撇清廢后……那就萬事皆休了。 但是在進宮的路上,袁恕己想著匆忙離京的阿弦,想到她從小到大的種種遭遇,他的心里突然為了阿弦生出一股不忿之氣。 進宮門的是偶,袁恕己對狄仁杰道:“我改變主意了,我們該把這件事上報?!?/br> 狄仁杰詫異:“先前不是說好了么?如果貿然稟奏皇后,很容易讓皇后誤以為我們是故意搪塞?!?/br> 袁恕己道:“狄兄,你我追查此案這么久了,當年宮里可用的人,死的死,遁的遁,再難找到可用之人,如果這案子真的這么容易翻過來,不系舟那些人手眼通天,這么多天為什么還只敢暗地里跟皇后較勁?” 狄仁杰微微挑眉,一笑沉吟。 袁恕己又道:“但是,如果真的動手的是皇后的親信,非但是我們被蒙在鼓里,不系舟的人被蒙在鼓里,連皇后也被蒙在鼓里,你覺著以皇后的心性,若給她知道了此事,她會放過那動手之人嗎?” 狄仁杰仍是不做聲,仿佛在沉思。 袁恕己道:“我主張向皇后稟明的另一個原因是,這件案子,皇后是當事之人,也是最接近案子的人,皇后身邊有多少親信,有哪些人最有可能接近當時的小公主,皇后應該是最知情的!” “你的意思……”狄仁杰道:“你難道是想讓皇后去找這個人?” 袁恕己點了點頭:“你我一直在找當年當事的所謂證人,甚至連阿弦都問到了,但阿弦當時還只是個襁褓中的嬰孩,她又知道什么?但皇后就不同了……其實,皇后才是你我最有力的證人?!?/br> 狄仁杰點點頭:“我承認少卿你說的有道理,可是以皇后護短的心性,她能不能真正做到‘主持公道’,將當年真相宣明,尚且未知,畢竟……如果動手的是皇后的‘親信’,這可是家丑……” 袁恕己道:“不錯,是家丑,但是我認為,若安定小公主已死,皇后或許不會公正處理此事,也許會暗中有所行動,但是現在,阿弦還活著!我……賭皇后她不會再負阿弦,這一次,該皇后親自給安定公主主持公道了!” 狄仁杰眉頭緊鎖,兩個人目光相對,半晌,狄仁杰終于嘆了口氣:“少卿,你這熱血沸騰的模樣,倒是有點兒像是十八弟了?!?/br> 袁恕己聽他如此說,知道他是答應了,便道:“這大概就是近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