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10
書迷正在閱讀:月亮湖泊、師尊(H)、末世之牽絆、不取經娶刀劍可好[主刀劍]、他好像一條狗啊、溯洄之舟、牢籠(H)、逃離無限密室、陰狠反派總在扮演小奶狗、留空
		
		    拉了出來,正要動手的時候,有個蒙面人從位子上站了起來,露在外頭的雙眼里是遮不住的驚駭,也許……還有一絲狂喜。    這個蒙面人將他從吐蕃贊普的手中買了出來。    當時他因受傷過重,忘了自己的身份,只記得那蒙面人跟看珍禽異獸似的打量他。    他們仍是束縛著他的手腳,似乎要押他去一個地方。    他雖然表面仍是沉默并不反抗,心里卻知道,絕不能坐以待斃。    暗中觀察跟謀劃了數天,終于,在一次夜宿的時候,他掙脫了木籠,擊倒守衛,一鼓作氣地逃了出來。    荒漠之中,溝谷之中,草地,雪山……他不知道奔逃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    也許最后的終點是死亡。但他已經別無選擇,義無反顧。    終于……    那天,他跌入一個深谷,周圍都是尸首,骷髏,他以為自己死了,已至黃泉,最后發現還有一絲力氣。    但他寧肯就這樣死在這里,一了百了。    隱隱地,仿佛有個聲音在喚他:“明王,明王……不要放棄……”    “抓住、抓住……”    他拼盡那最后一點兒微弱的氣力往上,終于,不知抓到了什么。    當時模模糊糊地覺著,大概是救命稻草。    誰知道……那不僅是救命稻草,是……救命的那個人。    當然,對那個人而言,他又何嘗不是她的救贖呢?    從此以后,所有的苦捱跟折磨,仿佛都因此而有了結果。    ***    可是現在,好像一切都終于走到了盡頭。    曾經在他最痛苦,想要速死了結的時候,天偏不讓他死。    但就在他想要好好活下去,跟那個人長長久久白頭到老的時候,天偏偏面無表情地告訴他,時間到了。    崔曄先前堅持要隨軍參戰,當然是因為有他自己的種種謀劃,但這些謀劃之外的一點不可告人是……    他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衰朽不堪,也許不知道哪一天,就會頹然倒下。    但他本能地害怕,他不想在那一天來臨的時候,會被阿弦看見。    他無法想象阿弦面對那樣的自己,會是怎么樣的反應。    所以……李賢舉薦他,對崔曄而言,也像是個借機而“逃”的不錯的選擇。    ***    桓彥范呆呆地看著床上的崔曄,斯人的臉就像是外頭的雪色一般,好幾次,他的鼻息全無,桓彥范都得把頭靠在他的胸口,拼命去聽,才能聽見一絲微弱的心跳。    不必說盧國公他們,連武承嗣都急得跳腳,大罵庸醫無用,不住地催促讓去遍尋名醫,快些救命,渾然忘了自己當初還曾幸災樂禍地覺著他不是第一個死在此地的人。    那一天晚上,鄯州城下了一場很大的雪,雪就像是冬日天地開出的花,用盡了所有的力氣,鋪蓋裝點出這樣素潔純粹的白。    桓彥范在崔曄房中守了一夜,天明的時候,照例握了握他的手。    當碰到那竹枝般的手的時候,那手上傳來的寒意跟那不同尋常的微僵,讓桓彥范的心也隨著冷且僵住了。    “天官?”他聽見自己的嗓音沙啞而顫抖。    “天官!”桓彥范嘶聲大叫,心頭震驚,憤怒,不信,卻又……    與此同時,身后門口,武承嗣追著一個人跑來,口中還討好般地說:“你慢點,千萬別著急……”    話未說完,兩個人看見失聲僵立的桓彥范,都呆住了。    桓彥范聽了動靜回過頭來,兩只通紅的眼睛里,淚毫無知覺地撲棱棱落下。    來人的目光從桓彥范身上轉開,望向他身后沉靜默然的崔曄。    然后她深吸一口氣,緩步走了進來。    作者有話要說:    一直不大忍心詳寫天官經歷了什么……呼    想想,盡量在兩三天之內完結吧    第368章 完結篇    那一夜在崔府, 得明崇儼托夢提醒,阿弦知道事情緊急,崔曄也許真的命在旦夕。    心痛如絞、五內俱焚之際,阿弦反而異常地冷靜下來。    首先她持令牌進宮, 向武后跟高宗陳情。    她并未隱瞞,直接說了明崇儼托夢, 自己必去羈縻州之事。    高宗當然大為不舍, 且又擔心她路途顛簸、到了那邊興許又會遇險等等,想她留在自己身邊才好。    但武后卻難得地沉默了。    自從上回阿弦在她面前剖白心跡, 武后已經明白,他們之間的感情之深,遠遠超乎自己所想, 除非她不在意阿弦這個失而復得的女兒,現在, 就算只是為了阿弦,她也只能壓下自己原本的圖謀。    讓武后心性轉變的,還有另一個理由,那就是……剛剛才逝去的明崇儼。    不管世人如何看法, 也不管自己曾經的心意有幾分真假,對武后來說,平心而論, 明崇儼是個極為特別的存在。    也許……她自以為是假的那些心意里面,反而是她自己都不敢承認的真。    明崇儼的離開讓她驚怒,與此同時她的心頭又有一種久違的痛楚, 難以言喻,更加無法向任何人傾訴。    她甚至連眼淚都不能多流一滴。    也許是被這種心情所感,也許又是因為聽說了阿弦提起——是明崇儼魂夢前去示警的,所以在高宗搖頭不肯答應的時候,武后反而整理自己復雜的心情,勸說高宗同意阿弦去羈縻州。    “讓她去吧,陛下,”武后抬頭,向著高宗微微一笑:“她這一次去,不僅僅是為了她自己,也是為了這一場戰事,為了大唐的重臣的安危。陛下若是擔心她,就多派些禁軍精銳,一路護衛,保證萬無一失就是了?!?/br>    高宗很意外武后竟會答應阿弦:“但……”    武后看向阿弦,眼眶微紅:“你難道看不出么,現在對這個孩子來說,最無法缺失的人是誰么?”    雖然是他們生了阿弦,但是真正撫養阿弦長大,接手守護阿弦的,是老朱頭跟崔曄。    武后道:“倘若崔曄當真的有什么三長兩短,您覺著這個孩子,難道會……”    就像是阿弦先前跟武后陳明的:她難道會獨活嗎?    武后并沒有說下去,高宗卻早明白了,他忍驚看向阿弦,這才后知后覺的發現,這會兒的阿弦,并沒有哭天搶地,也并沒有驚慌失措,甚至沒什么擔憂跟恐懼等等多余的神情,她只是很安靜地向自己跟皇后訴說、請求。    其實,對阿弦來說,如果不是為了整個崔府著想,只怕她都不會進宮來稟明二圣,按照她一貫的脾氣,這會兒已經飛馬出城直奔羈縻州去了。    她只是擔心自己一走了之,對二圣毫無交代、或再有個萬一的話,崔府會因而被遷怒,所以才特意進宮一趟,但不